“是,大王!”李靖听话的站起身,对着杨松抱拳一礼,谨慎的坐下后,想了想回道:“启禀大王,本国现依照《火器训典》所组建之军队太过笨重,虽配备众多战马以改善其弊,但却对后勤、军官的要求甚高,若不是本国之国力强大,单一旅战马之五千余骑,也难以担负。”
杨松对李靖的回答轻轻的点了点头,以表赞同。是啊,一个旅一万一千两百人就有五千二百五十名骑兵,就这还没有算其余步兵军官、近卫、通信等部队,这么多的战马,要不是以前杨松为了预防万一而大肆圈养战马,也不会有现在的这几个旅了。
更不要说一个标准旅那高达一百五十门的野战火炮和三十门的攻城火炮了,还有那每人一支的火枪,这完全考验的就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多少。
要不是夏国的国力经过蒸汽机、工业化之后足够强大,单是现有的几支军队都会让杨松足够头疼的了。
杨松在暗自感叹的时候,李靖还在接着讲道:“大王明鉴,一国之戎在敌亦在己!赎臣斗胆,依臣之见,本国之军强则强矣,却有些过剩。”
“过剩?你是说本国的军队强的太过了?”杨松见到李靖点头确认后,内心顿时感到一阵好笑,他还是第一次听见有人嫌弃自己的力量强得太过头了。
只有君主会嫌弃自己的力量太小,怎么还会有君主嫌弃太过强大呢?杨松表示反正他永远不会这么想。
李靖不知道杨松的内心到底是怎么感觉的,但他大概能猜到,便解释道:“还望大王明鉴,臣之意,乃是单独一旅之力太过,并非是指本国之军力太强。反之,依臣之见,本国军力太弱,需扩充军力。”
说完这话顿了顿,李靖见到杨松有所明悟,便接着讲道:“纵观本国四方,蛮夷之旅皆不堪一击,但为数众多。从往昔至今,就属本国之患,从未改变。”
听到这,杨松总算是听明白李靖想要说什么了,他想要听听对方接下来的话,毕竟李靖这个时候提出了这个问题,他想看看李靖对此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是啊,从一开始来到这个世界开始,杨松就因为自身的势单力薄而不得不进行全民皆兵,但就算这样他为了未来而训练了一支人数不多的精锐。
后来,当他在这个世界站稳脚跟后,为了应对众多的土著威胁,杨松维持了以前的制度,只不过精锐的专业军队数量更多了一些而已。
到了现在,夏国强大了起来,以往的全民皆兵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是一部分用于后勤保障的民兵,但是正规军就算是经过多次整编、扩编,相对于快速增长的夏国人数,是非常少的了。
“大王,经过上次战争,臣经过总结之后,发现本国军力过少,因此提议整编本国军队。”李靖这句话就是在告诉杨松,他不是有意隐瞒的,他是要花时间来研究的。
没等杨松表态,李靖说完这话后,马上讲到他这段时间来想到的解决办法:“臣建议改编本国现有的军队,变旅为师!”
杨松听到这重要的一句话,马上好奇的问道:“变旅为师?如何变?”
“回大王。”李靖抱拳回答道:“臣建议把军队的编制从‘排、连、营、团、旅’五级改为‘班、排、连、营、团、师’六级。在原来的‘排’之下新设‘班’一级,并改‘旅’为‘师’。”
“哦?详细说说。”杨松感兴趣的前倾着身体,他想听听李靖这么改的原因。
“是,大王。”李靖领命之后,开始把他思考多时的建议从头讲起:“上次战事之后,臣有感本国军队数量过少,而可用将领又不足,后又仔细分析本国军队与本国内外之详情,得出此结论——本国与敌之战不在骑兵,而在人数与火炮!”
“大王,军师。”李靖说到这,对着杨松和一旁安静听着的刘基各先后抱拳一礼后,才接着道:“从往至今,本国之战事,无论是防守关隘还是进军破城,少有用到骑兵之处;再则,《火器训典》所记之军制虽战力强大,却不符本国之现状。”
“接着说。”杨松听到这,脸色早已经不知道在何时已经变得异常严肃。
“遵命,大王。”李靖说到现在,已经没有什么不可以说的了,他继续讲道:“臣改编之军制,‘师’一级与《火器训典》所记之军制有所出入,人数只有四万人整,而《火器训典》中‘师’是‘旅’之上的一级,人数足有六万两千人。”
“臣之军制,分‘标准师’、‘骑兵师’。”李靖对杨松交代完了前因后果,这才详细的说明他对军队改编之后的详细编制:“标准师由一名中将军军衔的将领统率,一名少将军军衔的参谋长协助…”(具体详细请看最新作品相关)
等李靖详细的说完新编制的具体内容后,时间已经过去了许久。
没等杨松有什么反应,一旁一直安静听着的刘基听完李靖的说明后,就马上拍手称赞道:“妙啊,李将军这么一改还真是妙啊。”
“经过李将军这么一改,一来解决了军队人数不足的问题,二则符合着本国内外的实际需求,更是为大王解决了长期以来奋战将士的军衔晋升问题。此乃还真是一举多得啊!”正当杨松还在疑惑刘基所说的妙在何处时,刘基就已经把他的“妙处”讲得明明白白了。
听完刘基所言的三条好处,杨松恍然大悟,没想到李靖的这个建议竟然还有这么多好处。特别是将士的军衔晋升问题,可是困扰了他好久,却一直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
这么多年来,夏国经过多场战争,军队也经过多次改、扩编,虽然杨松对其各种功劳都有其奖赏,但几位主要将领的军衔还是一开始的“少将军”,一直都没有变化,这对于立志要当一名“明君”的杨松而言是一个不小的困扰,毕竟有功就得有表示才行啊。
这下子好了,通过刘基这么一说,杨松才发现李靖对军制的这么一改,竟然还为他解决了这个困扰,还真是有功无过了。
“伯温,你既然觉得如此改这么妙,那你说说这么做还有什么坏处?”杨松内心虽然高兴了起来,但他还是想要听听这位“罪魁祸首”还有什么想要说的。
“回大王。李将军如此改是有其实战因果的,想必是合理的。”刘基收敛脸上笑容,严肃的回答道:“不过一定要臣言其缺陷,那就是经过李将军如此一改,军队的机动性将会严重下降。不过关于这点,李将军刚才已经禀明厉害了,臣也就不再多言。”
“那伯温你在说说还有什么好处?”其实杨松现在内心已经赞同李靖的建议,不过对于刘基的这句废话,杨松突然升起了考究之心,他还想听听刘基还有其他的什么特有的见地。
刘基听到杨松对他的这个问题,也不知道自己的这位大王怎么就对他突然来了这么一招,让他还真有些措手不及。
不过刘基就是刘基,在他拱手回礼称是的这短短几秒时间内,他已经想好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