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三章 八五年的十月一(1 / 1)

由于李达一个小组技术力量的加入,柴油机厂那条改进的生产线进度大增,仅仅二十天就被改造完毕,从翻砂到加工装配整改完毕。

外购件也按照要求进入,因此柴油机厂第一台1125发动机在江宏国接手柴油机厂的第二十八天上也就是九月二十八号正式下线。

这期间,南山机械厂已经把四不像那些滴漏当啷的部件安装完毕,一台像模像样非常像小型汽车一样的车就天天在将威的大道上跑来跑去。

载重量一点五吨,前进四档变速,最高时速三十八公里,分普通和自卸两款。

预计售价普通款六千元,自卸款七千元上下。

但这要审验过关才能正式上市。

送交审验是个非常耗时繁琐的事情,没一个月两个月根本完成不了。

只要审验过关,这种四轮农用车就会推向市场,至于销量如何就算不火爆但也差不哪里去。

万峰再次改变了自己的计划,他决定不回去了。

偷偷地给张旋写了封信,告诉他自己年底回去,让她去跟于国老师打个招呼,并叮嘱她千万不要给自己回信。

万一回信让栾凤看见这日子就没法过了。

信发出的一刹那,万峰的情绪有点低落,从心底里感觉对不起栾凤。

欺骗一个心底单纯的女子他觉得自己是个非常卑鄙无耻的人。

长叹一声,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经过市场五十多天的检验,陈天赐的产品终于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透明胶带用于包装方便快捷而且造价极低,深受一些企业的喜爱,除了工厂应用以外,民间的应用也大幅度增加,外地的一些五金百货商贩也开始进货回去零售。

陈天赐尽管产能现在达到了设计要求,但是新的烦恼也接踵而来。

他两千盘的日产量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了。

这种小产品是薄利多销的玩意儿,成箱滚的批发价一盘是四角钱,除去成本和乱七八糟的各种费用,最后陈天赐能剩下七分钱的利润。

两千盘的产量,陈天赐一天能赚一百几十块钱。

这显然不能满足他被君子兰撑大的胃口。

“让你老子再给你做条线出来,不过得给我钱,材料可都是我的,咦,你这条线给钱了没有?”

陈天赐一撇嘴:“我像占人家便宜的人吗?”

“像!”

“我老子现在都在公关你的摩托车,哪有功夫给我造线呀。”

“你特么脑袋被驴啃了,把图纸从你老子手里拿出来,找谁还不生产出来,又不是不花钱。”

陈天赐摇头:“那不行,这要是让有心人记住了图纸再造出设备卖给别人,我的买卖不就有竞争对手了吗。”

“呵呵,想得挺远,就这种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商品你想在市场上独占鳌头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我估计不超过明年三月市场上一定会出现同类产品的,不信走着瞧。”

一听这话陈天赐当时就急眼了,急三火四地去找他老子,一口气要订做两条生产线。

已经正式成为南湾机械厂生产厂长的陈道公事公办地给车间分配了生产任务,现在样车送去审验,车间里的生产任务并不重,因此生产两条小生产线也算是给老板创造额外的收益了。

十月一号,共和国的生日,国庆节。

这一天几乎全国都是喜气洋洋的,既然喜气洋洋那喜事自然就少不了。

选择在这一天喜结连理的青年在全国估计能有几十万对到几百万对之间。

这绝不是万峰信口开河,单单将威大队在今天就最少有三对结婚的新人。

小树屯今天也有一对结婚的新人,当然是韩喜国和凌月娥了。

韩喜国家这几年也搞副业,再加上种地一年的收入大概在两千元左右,他本身在大队冲压元件厂干活,一年也有六七百的工资,他妹妹在服装厂上班,一年的收入比他还多,因此他家的日子在将威来说算是平均水平,但和其它地区比已经是相当富裕的存在了。

凌月娥家在平山大队小刘屯住,离小树屯没超过十里地。

当时在农村结婚还是用马车拉媳妇或者骑自行车的时代,到八十年代末期才开始雇佣客车,进入九十年代轿车开始出现在婚娶的行列里。

不过对于将威人来说,娶媳妇已经很多年没有马车出现了,几乎都用三轮车。

韩喜国结婚更是把万峰的那辆四不像当成了头车。

南湾机械厂样车一共造了三辆,另外两辆送过审验了,家里就剩下最早造的那辆。

这辆四不像被重新喷漆弄得像新的一样,披红挂绿地带着五辆雇来的三轮车组成一个车队也算是晃晃荡荡地出发了。

作为未来小树屯人,万峰既然没走当然要赶人情了。

十月一将威所有的企业都放假了,因此韩喜国家聚满了小树屯的红男绿女,叽叽喳喳热闹非凡。

韩喜国家是去年翻新的房子,原来的四间草房翻新成了五间瓦房,自然原来房子两头的厦子全被挤占了。

大门上贴着在天愿为比翼鸟,落地化作连理枝的对联,大门口聚集着小树屯的青年男女们。

小树屯的姑娘有很多也在服装厂里上班,因此万峰来的时候叫厂长的叫老板的什么称呼都有。

在其它地区随礼还是两块钱的时候,将威已经先一步进入了随礼五元钱时代,亲戚之间的随礼已经是十元了。

万峰就不能随五元的礼了,那面子上就太不好看了,怎么说他也是将威的首富不是。

但也不能太多,因此万峰就随了一个亲戚等级的份子钱:十元。

随完礼就和小树屯队长也是今天的帮忙头李泉东扯葫芦西扯瓢。

十点半左右,去迎亲的车队在西边大道上出现了。

“来了来了。”有人喊了一声。

“接媳妇的给我准备好了,都精神点!”李泉嗷地喊了一嗓子。

负责放鞭炮的青年们立刻瞪圆了眼睛,在迎亲车队拐进韩喜国家这条街的时候,鞭炮就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