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有美一人(1 / 1)

双生锦 天际舟 2436 字 3个月前

“尚书大人过誉了,”司岚笙谦逊道:“二叔救过我公公的命,于情于理,我们也不能弃他们于不顾。”

“升米恩斗米仇,你这么说可是见外了。”巩太太笑道:“都是当家理事的人,你也无须瞒我,这其中定然少不了许多委屈。”

听她这么说,许多年的委屈袭上心头,司岚笙眼眶一红,道:“难得你如此懂我。”

“哪家没有点糟心事,难得的是,你能做得如此好。”见她真情流露,巩太太越发觉得她不虚情造作,温言道:“往后我们成了亲家,多说道说道,你心里也就好受了。”

她亲眼见过了方锦晖,巩尚书又亲口认可方家的家风。对她来说,儿子迟早是要娶媳妇的,能娶个他自己喜欢的,后宅里和睦对他的前途也有利。

作为男方自然要主动些,诸事合适,她便主动开口了。

司岚笙用丝帕按了按眼角,不好意思的笑道:“让你看笑话了。这件事,我回去跟她父亲商议一下,再给你回话。”

“那是自然。”巩太太笑道:“两姓结亲是大事。眼看快过年了,若能在年前定下来最好。”

正事议定,两人也就放开了心怀,聊一些旁的闲事,又请了高僧来讲经。

另外一方,方锦晖任由巧画扶着,一路向前,后殿的屋宇已经逐渐呈现在她的眼前。她心头知道,今日上香所为何事,更知道所谓来后殿采梅只是个借口,俏脸红得似乎要滴下血来,心口怦怦乱跳。

巩文觉看着眼前婀娜的身影,心头同样紧张。憋了一肚子的腹稿在心中来回翻滚,却一句话也说不出口。

两人一路默默无言,方锦晖来到了一株高大的白梅树下,驻足往上看去。采梅虽然是个借口,但她全无和男子打交道的经验,尤其是,这名男子极有可能是自己的未来夫婿。借口,也就被她当做了正事来做。

还未到季节,白梅只在打了花骨朵,尚未开放。梅花树皮漆黑而多糙纹,其枝虬曲苍劲的朝向天空,有一种刚劲不屈的美。

方锦晖站在树下,斗篷领口的白色兔毛被寒风吹拂着,愈发显得她面颊俏丽无双。少女特有的楚楚动人,瞧在巩文觉的眼中,就是最美的风景。

他右手握拳,放在嘴边清咳两声,踏步向前。跟着他的小厮见状,便躬身止步。

“你也下去。”方锦晖按下心头羞怯,轻声吩咐。巧画屈膝施礼,退到一丈地之外,和巩文觉的小厮一块站着。

“小生见过方大小姐。”巩文觉站着两步开外,拱手作揖。

和外男单独相处,方锦晖心头一阵狂跳,端庄的还了一个福礼,道:“小女子见过巩大少爷。”

两人见礼之后,气氛愈发微妙难言。

方锦晖微微低头,红晕从她的面颊一直蔓延到了她的耳后,用眼角余光悄悄打量着眼前这个男子。

论相貌,他算不得俊美出众,比不上方家的男子相貌清俊,但也五官端正英朗。他的面相中正宽和,额头平广鼻梁高挺,有一种读书之人的浩然正气。目光柔和、嘴唇微厚,看上去是个可靠的人。

嫁给他,好像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个念头刚刚在方锦晖心头闪过,只觉不止面颊滚烫,身子都开始发烫起来,心慌意乱。暗暗啐着自己:这才刚刚见面,自己怎么就想这个?不由在心中暗自诵背《女则》来平心静气。

在方锦晖暗暗打量巩文觉的同时,他也目不转睛地看着她。

当日在洛水诗会上,他只是远远的望了她一眼,便被她深深吸引。后来特意让人打听她的情形,知道的越多,一颗心便越发爱慕。

这还是头一次,和她站得这样近。他的目光近乎贪婪,恨不得将她整个人都映在自己心底带走。

“你…”

“你…”

两人几乎同时开口。方锦晖羞窘,巩文觉一怔,又同时止住了话头。

“你先说。”

“你先说。”

停了一瞬,两人又再次开口,再次顿住。

一抹红晕,极快的掠过巩文觉的脸,却被方锦晖瞧了个正着。原来,紧张的不止是我一人而已。她忽然放松下来,觉得两人刚才的对话实在有些好笑,掩口轻笑起来。

她这一笑,犹如清丽的牡丹绽放了身姿,又如同一道阳光晃花了巩文觉的眼,令他不知不觉道:“我对你一见倾心…”

刚说了半句,他便知不妥。两人婚事未定,他怎能如此孟浪?心虚的抬眼看去,果然见到她已经侧过身去,以手中丝帕遮脸。

定了定神,他连忙道歉:“小生轻浮无状,还望小姐原谅则个。小生在洛水诗会远远见着你的风姿,今日一见,立时死了也是值得。”

他这道歉的话,却比之前更加露骨。巩文觉在心头暗骂自己,在同窗面前也算是个辨士,怎么到了她的跟前,却连连说错话?

巩文觉无奈的摊摊手,道:“我错了,请小姐责罚。”他打定主意不再开口。

方锦晖又羞又恼,却听他如此坦荡,又觉得他心意可嘉。抚着一颗扑扑乱跳的心,她轻声道:“不是巩少爷的本经是什么?”

听见她揭过了话题,反而谈起本经,巩文觉面上浮起微笑,暗赞她的聪慧:不愧是自己亲手挑中的娘子,聪慧的绕过了这场尴尬,还可一同谈经论道。

“小姐容禀,恩师在《诗经》上颇有建树,小生也选了《诗经》作为本经。”

说到这里,他福至心灵,道:“‘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这句话我一直很喜欢,但时至今日,才知道其中含义。”

他往侧前踏出一步,再次作揖,问道:“小姐以为然否?”

这句话,原是《诗经》中的句子。正是形容男子与一位美人不期而遇,觉得她无一不美无一不好,都跟他想象中最美好的女子相吻合。

巩文觉借此句,来形容他此刻的心情,赞美方锦晖的容貌举止,正是合适不过。

方锦晖嗔了他一眼,方才还觉得他是坦荡君子,怎么转眼间便如此滑头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