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筹备江陵水师(1 / 1)

救命之恩,外加知遇之恩,却无法以身相许,金招娣只觉无以为报。

至于赠金之恩,她也算在乔亦雪头上。虽然那十两金元宝是沈胖子给的,可是,没有乔亦雪在,那家伙怎么会赔偿她?

金招娣思来想去,只能把精力全部投入账房工作中,将乔家上上下下的财货收支一丝不苟的整理分明。

忙了这么多天,乔家的账目都被她理清了。温氏出去后,她将账簿呈给乔亦雪查看。

那细致的程度让乔亦雪感觉惊讶,“招娣,你这记得也太详细了,其实没必要嘛。宅中就你一人,哪里忙得过来?”

金招娣得到肯定,心中很是满足,“姑娘,方姐姐也帮我整理了些,还有之前的旧账,秀儿姐姐、小灵妹妹都指点过我。我不是一个人在忙。”

乔亦雪知道她会错了意,却是摇头笑道:“不不不,我的意思是,水至清则无鱼。比如我嫂子这里,铺子和家里的收支她有些混淆。”

“但是,这个一来是家中之前没有账房,二来她也是刚开始做掌柜,有些事情并不太懂。你可以与她说明下,之前的便不作数,以后的公私分明就好。”

“还有这里,牛婶子虽然有月银,但她照顾家里这么多小孩子,偶尔上街买些小食、小玩意儿是她垫付的银钱再报销,以后干脆拨付固定数量银子给她。”

“外院中,杜家父子和马老大等人属于船队,那边的账目由宋先生负责,他是船队总账房。还有如槐哥虽然客居,在我看来与如冰、如竹无异,是我的家人。”

“大处要明确无误,一些小节却不需要苛刻。虽然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却也不能让大伙太受拘束了。”

“你也不必心急。你是第一次做账房,家里也是第一次请账房。大伙相互适应,慢慢熟悉了就好。”

乔亦雪顿了顿,“这样,以后你只管账簿,银钱支取由我娘统一掌管,若她不在家,就找如冰。这样你也轻松些。”

金招娣听得连连点头应是,又去精简账簿,调整些细节。

她虽然懂账房之事,但毕竟没有实际执掌过,有些地方不懂得变通。乔亦雪觉得她已经做得很好,只是需要些经验。

以前收支数额小,乔亦雪脑中一过也就大差不差。

随着宅院里的人多了起来,几处铺子、庄田等等也会越做越大,又全权交给各人主事,自然得以账簿为准。

只是开始她没细想,今日金招娣来找她看账便想起,应该将账目和现银分开。一则省着她忙不过来,二则一人为私二人为公,会计和出纳还是分开的好。

乔亦雪又叫来林秀儿和洪氏,内院衣食、月银、补贴、红封等由林秀儿管理,外院则让洪氏管理。每月固定时间到赵氏那支取签字。

倒不是乔亦雪偷懒,她不想将精力浪费在这些家宅小事上。她要花更多精力研究怎么搞钱!

毕竟,除了她自己要用银子,千户所养兵同样需要大量银子。

宁明旭那边同样忙得不可开交。

年前吴象已经招募到两千士卒,连同愿意来的家眷都带到白马镇。多数同行的家眷都是士卒妻儿,倒是少有老人。

老一辈更重故土,但凡日子过得下去,就不会愿意搬迁。三分之一的士卒还是单身,这就导致两千士卒加上家小,也不过三千七百五十二人。

千户所可不仅管理士卒,士卒家眷也同样需要安置管理。幸好祖安给力,宁明旭不在,他这两个月已经安排妥当。

总体上遵从各人意愿,有喜欢种田的,便由祖安出面协调地方接收,落户大石村、大杨村等江陵境内各处。

有喜欢做些小买卖,有些手艺的便安置到白马镇。乔亦雪的四家铺子,新招的人手中,就有不少是这些士卒家眷。

因为招募的士卒多是水手出身,他们的家眷有不少擅长打鱼,这部分人便安置到石子渊附近的胡家村。

那里本只有十余户人家,自打千户所家眷落户,瞬间增加百户,成了大村!这就导致胡家村脱离大石村,独自建里,又新推了里正。

原来的大石村、大杨村也新增了不少人家,增设了乡里。

当然了,这些都是与地方协调的事务。

宁明旭倒不用操心。

练兵之事自有副千户郝杰负责,原本手中的两百士卒,可都是与海盗争战,真正见过血的狠人。

郝杰将他们打散,担任基层的小旗、总旗等小军官,带领新来的士卒训练。

军纪军法方面有辛项、石诚辅佐。吴象与其他九名武进士担任百户,也是人人敬服。虽然只有两个月,这两千士卒却已经颇有番气象。

不过,有宗大事却非要宁明旭去办。

那就是筹备江陵水师。

白马千户所,哪怕弄得不好也无所谓。江陵水师才是宁明旭真正的职责所在。若他做得好,将来当然前途无量。

若是他克服不了各种困难,带不出一支像样的水师,怕是以后就终老在千户任上了。

两千士卒,本就是为了挑选水师精兵所用,经过这两个月训练熟悉,郝杰已经挑出一千两百人备用。

粮饷方面暂时也不用发愁。

乔亦雪带去北宿岛售卖的财货,已经卖出了三万两银子,其他没卖出的放到范修铺子里代卖。

另外乔亦雪自己的四家铺子中,也混杂了些千户所的财货。

当初那批贼赃当中,很多都是颇具收藏价值的物品,虽然值银子,却不是辽东参这等抢手货。只能慢慢售卖。

宁明旭如今只忙一件事,那便是去龙江造船厂,洽谈购买战船,以及在江陵建分厂之事。

战船才是水师的根本,乔亦雪忙着开铺子这段时间,宁明旭带着旗牌官王清律、百户吴象已经去了应天府。随行另带了两个百人队。

张阁老四子张嗣武,在军中历练了月余,觉得有些枯燥,便求着宁明旭跟去凑热闹。还带了张静姝、王清韵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