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不了了之(1 / 1)

程咬金被这一通抢白打击的张口结舌,讷讷的说不出话来,李靖自见到群相反对,便当起了聋子瞎子,两位亲王则是从不发表看法,不过只要李世民下令,他们就是最好的打手,英国公李绩,则是以瞧热闹的姿态,作壁上观。

李世民眉头一皱,欲要替程咬金说话,却瞥见房玄龄的正对着自己使眼色,不过他心头窝火,正在气头上,便假装看不见。

“如此,以诸位的意思,那便是放任不管了么?”李世民沉声道,群臣这般态度,是他早先万万没想到的,白瞎了他听到消息后的震惊惊骇了!

封德彝摇晃着身子出列,“敢问陛下,可是下定了决心要针对南海郡?突厥不管了么?西域问题也不顾了么?

若是如此,我等倒可齐心协力,想法子先解决岭南的问题,纵然挑起内战,陷入内耗也在所不惜!”

“朕……”

李世民被这老梆子噎得不轻,你说你半个身子都埋土里的人了,你还说话这么刻薄干吗,朕不要面子的?

不过沉下心想想,人家说的也没错,不管南海郡再强大,它现在名义上总还是大唐的。

与之比起来,突厥之患才是李世民的心头之恨,另外西域闭塞的商路也需要重新打开,而且李世民心中还有个想法,杨广没做成的事,他想给办了。

这些事,论起优先级来,都要比南海问题更为重要,那自己的无名火是从何而来?

李世民想起来了,还是建国的事,以前是没想着南海郡那么一个荒芜之地能有冼由口中那般发展,如果南海郡真的比之长安都还要繁华,那他怎么可能舍得扔?

可是冼由拿话堵他,又拿军武威胁他,这才是他忍受不了急吼吼的把众文臣武将叫来商量的原因。

不过这事,程咬金肯定不会和众臣说,这就让他们不能体会到自己的难处,想到这李世民也不打算要面子了,与其等到林尘亲自问他要诺言,还不如自己先说出来,想想办法。

“咳咳嗯,那个上次冼刺史来时,朕一时高兴,便随口说了句「若是能覆灭突厥,便许林尘南海立国」的话,现在对方旧话重提,朕很苦恼——”

“什么?立国?陛下糊涂啊!”

“陛下怎可许下这等诺言,简直骇人听闻!”

“自古英才伟略之主,无不以开疆拓土为荣光,未有听过割地赠人的!”

“陛下此例一开,怕是遗祸无穷啊!”

纵然早有准备,李世民还是被喷的挂不住脸,「砰」伸手往御案一拍,“朕不是要听你们来向朕问责的,朕想知道的是这事该怎么解决?”

众文武立时收声,噤若寒蝉,大家都说的时候,跟着一起找找存在感没问题,要是独自面对,当面骂皇上的事还是少干的好。

李世民见又没人出声,便准备开始点名了,一眼便看到一旁老神在在的李绩,这老道好像自进了紫宸殿就没说过话。

“茂功你说!”

李绩原名徐世绩,字茂功,李渊彰其功赐姓李,李世民登基又避讳其「世」字,遂改名李绩。

此时的李绩正神游物外,在三十三天外听道祖讲经呢,闻言猛的回神。

“陛下你要我说啥?”

李世民气的差点三尸神跳,不过眼前这个人功劳不小,又忠于李氏,不好寒了心。

只好压下怒火,将事情又重新说了一遍,满朝文武估计也只有李绩有这个待遇了。

听完李世民叙述,李绩略一沉思答道:

“敢问陛下,是舍不得现在的南海郡还是后悔许诺南海郡王立国?”

“这……其实朕知道,林初元远走海外便是不想再回来了,以他之能,若是有心,在海外打下一个国家,根本就不是问题,朕也不过送他个名正言顺,顺水人情罢了!”李世民沉思一阵后,回答道。

“如此臣便明白了!”李绩点点头,“陛下是舍不得这一块富庶之地!”

李世民尴尬不言,等待李绩的下文。

“恕臣直言,陛下心忧者不过是南海郡王有此殷实之地做根基,又有强力军武护航,担心其尾大不掉,最终对大唐遗祸无穷!”

“对对对!爱卿所言甚是,如此何解?”可总算有人能说出自己心声了,李世民甚是舒爽。

“无解!”李绩一抚胡须,摇摇头道。

“若要如陛下所愿,要么不认,可君无戏言,南海郡王又能自己打下领土,此乃交恶之举,且无任何好处。

另外就是干脆不灭突厥,这样就不用履行诺言,可如此一来,多半也是自欺欺人,南海郡王若是有心,根本就不会在意陛下的态度。”李绩继续解释道。

这可真是个糟心的答案,可李绩的分析显然没问题,李世民无奈只得认可。

一场仓促的君臣奏对就这样草草结束,文臣这边李世民留下了房玄龄、杜如晦,武将这边则是李绩程咬金。

“陛下,您今日操之过急了些,您纵然对南海郡心有所虑,也该与臣等商量一下,再决定是否再召集文武梁柱!”等所有人退去,房玄龄第一个开口道。

“朕也是心急,想着多一个人,多一分想法,可不想……”李世民郁闷的道。

“陛下,正如臣之前所说,今日奏对你的出发点就不对,纵然群臣有想法也不敢说,而且必须得反对,是您自己将各位宰辅推到了南海郡王一方!”

“这是为何?”李世民倏然一惊,急急追问道。

“唉!”杜如晦起身,“陛下,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史记有句话叫「狡兔死,良狗烹」,您可听过?”

“岂有此理,他们把朕当成什么了,朕要做兔死狗烹的事早做了,还轮得到现在?”李世民怒而大骂,这是怀疑他的人品怀疑他的气量,这是他最自豪的东西,岂容玷污。

“陛下羞恼!”杜如晦劝道,“陛下自不是这样的人,可陛下今日做的事却不免让众臣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