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方明华正在审核一篇。
王安依的中篇《小鲍庄》。
虽然王安依并没有和《延河》杂志社签署“大神约”但表示对方明华的支持和两人的友情,毅然寄来了刚刚修改完工的。
《小鲍庄》讲述的是一个小村庄小鲍庄几户人家的生存状态和生活命运。
其中,小鲍庄遭到洪水的灭顶之灾,一个孩子捞渣为了救孤寡老人鲍五爷而牺牲。通过对神话的借用和置换形成了它宏大的书写视阈与审美气象,运用反讽艺术在显性和隐性的双重话语对峙中发现了失根的历史真相,通过多重象征意蕴探讨了人类命运、人类苦难、人类文化等宏大命题。
这可是王安依的代表作之一啊。
给力!
安依姐!
由于内容较长,方明华决定将分两期在7、8月份杂志“主编推荐栏目”刊登。
每次“主编推荐”栏目刊登的,方明华都要以主编的名义进行点评:
“作者叙述冷峻客观,将个人情感隐于幕后,通过对淮北土地的虚拟描绘,构建了一个复杂的人物关系网。她通过这些人物关系,展现了仁义精神,以及对整個民族精神和历史长河中现实的深刻反思。”
方明华看完,琢磨着写下这么一段话,感觉比较满意。
再给王安依写一封私信表示感谢。
方明华拿出信纸,刚准备动笔,办公桌上的电话就响了,拿起话筒对面就出来赵红军的声音,噼里啪啦吐槽一阵,最后还埋怨了一句:“明华,都是你,提倡什么先锋,结果陆遥的那本真的卖不出去了!”
“我早就给你说过,别急,别急,还没到时候,结果匆匆忙忙就出版,这事能怪我吗?”方明华无奈说道。
“那也不能怪我吧?《花城》那边磨磨唧唧的,现在才发表,我实在等不及了。”
“《花城》就是发表也不行,这本书要火,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方明华慢悠悠说道。
“瞧你说的,整的像诸葛亮似的,能掐会算?”
“好了,不和你贫了,红军,陆遥他第二部写的怎么样了?你问过没?”
“前几天打电话问过这事,陆遥回答说还要一段时间,估计彻底完工最快要等到九月份。”
“红军,以公司的名义给他送点营养品过去,对了,还有咖啡!”方明华在电话里叮嘱道。
“放心,已经邮寄过去了。”电话那边,赵红军懒洋洋说道:“只是我担心。”
“担心什么?”
“如果陆遥知道第一部销售情况这么差,还有没有信心完成第二部、第三部?”
听了赵红军的话,方明华沉默了下说道:“放心,他会完成的。不过红军,你别给他说这事啊。”
“当然不会。”
其实,在铜川煤矿医院招待所里的陆遥,已经知道自己这部公开发表后的情况。
当然不是赵红军说的,而是从《花城》编辑部得到的信息。
虽然陆遥现在一心一意扑在第二部创作上,但对于第一部的发行情况他还是非常关心的。
他想知道的是,读者们对自己这本书的评价到底如何,是不是真像某些编辑们说的那么差?
今天下午,房间特别闷热,落地式风扇吹出来的是热风,陆遥穿着汗衫大裤衩满脸是汗,心情也有些烦躁,于是放下手中的钢笔,找到招待所孙所长,想在他办公室打一个长途电话询问自己的发表情况。
孙所长当然知道陆遥猫在这里是为了创作,而且煤矿领导早就吩咐他要给他提供一切便利,于是就满口答应,用钥匙打开长途锁——平时这个是锁着的。
陆遥是准备打给粤省《花城》编辑部副主编谢望新,自己写的《平凡的世界》第一部主要是由他审稿发表。
电话很快接通,相互问候几句,陆遥就迫不及待进入正题。
谢望新回答的很含糊,但聪明的陆遥怎么没听出他的意思?
读者反应也比较冷淡。
陆遥顿时像掉入冰库,浑身感到发冷。
“陆遥,不过你也别灰心,我们准备在燕京召开一个《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座谈会,邀请部分在京和你们秦省的部分评论家参加,听听他们的意见,到时候伱也来参加。”
“秦省的谁去?什么时候?”
“《延河》主编方明华,《评论》主编王宇,时间我们准备定在6月20号召开,你准备一下。”
“好,我先回一趟西京,再见。”
看到陆遥挂掉电话,孙所长急忙问道:“陆作家,你写的那本发表情况怎么样?”
“还可以吧.”陆遥脸上挤出一点笑容:“孙所长,《花城》的副主编邀我去燕京开我写的那本座谈会,所以要离开一段时间。”
“开座谈会?那说明你写的好啊,我听人家说好书才开座谈会。”孙所长也很高兴。
“陆作家,你尽管去,房子给你留下,我绝对不让人随便进去。”
“谢谢.”
也希望如此吧。
陆遥也有点幻想。
孙所长说的没错,许多好的作品发表后才会开座谈会,这本来就是一种对作品的肯定。
方明华见到陆遥已经是两天以后的晚上,他和宋棠棠刚回父母家吃过晚饭,开车回家后没过多久,就听到有人敲门声。
方明华过去开门,就看到是陆遥站在门口。
“陆大哥,你从铜川回来了?快请进。”
方明华把陆遥招呼坐在沙发上,宋棠棠招呼了声就给他削苹果。
陆遥接过她削过皮的苹果,说了声谢谢又对方明华说道:“明华,我听《花城》的副主编谢望新打电话说他们杂志社准备在燕京召开我写的那本《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座谈会,也邀请你参加?”
“对,我也是前天接到谢主编的电话。”方明华回答道:“如果别人的,我真不想去一趟燕京,这么热的天一动一身汗,不过是你写的,我肯定要去。”
“好,除了你还有王宇,不过他今天已经走了,咱们明天一块走。”
“行,一块。”方明华答应了。
“哎,明华,真的想去听听,这些评论家到底如何评价我写的这本书?是不是真的很差?”
是的,他们认为你写的很差,比你想象中写的还差。
但方明华现在不好说出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