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穆陵没有关(1 / 1)

大明之后 青史尽成灰 13307 字 6个月前

很多时候,最紧要的战斗,必须是带头人亲自上的。

因为只有你冲上去了,才能代表万众一心,代表赌上一切,下面的人才能跟你拼命……乌巢劫粮,曹老板手下不是没有能打的将领,但是对不起,在这个决定生死的时候,他必须冲上去。

面对张家的家丁,谭德玉带队冲锋,他有把握。

面对马得功的部下,赵应元上去,他能拿捏得住.

可面对的是清军,就必须朱颐垣上,不是他多厉害,而是只有他上去了,所有人才会玩命,以弱对强,要的就是这口气!

事实证明,朱颐垣赌对了,他奋力冲杀,义军紧紧跟在他身边,奋力保护着,他们不断向前,朱颐垣一次又一次挥动长刀,砍杀清军。

义军的士气也随之不断提升。

反观清军,他们是很悍勇,但不要忘了,这些人在沂州待了一年多,富贵温柔乡已经消磨掉了很多锐气。

偏偏他们自己还不知道,尤其是当义军不顾一切,冲到近前,以白刃搏杀的时候,那些只简单披甲的弓手,最先崩溃了。

他们扛不住义军的攻击,阵型大乱。

紧跟着那些甲士也乱了起来,朱颐垣果断将他们分割开,赵应元狠狠冲进来,每个人都玩命了。

狭小的县城,又没有逃跑的路,只能拼死一战。

战斗持续了两个多时辰,最后一名清兵倒下去,义军又扑上来,把他大卸八块。环顾四周,终于结束了。

朱颐垣并不知道自己杀了几个人,他只是很疲劳,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大口大口喘气。

这一战之后,那些士兵,包括毛阳镇的百姓,都不再怀疑,这个年轻的书生可不光是言语和气,下手也真狠。

赵应元匆忙过来,询问道:“佥事,你受伤没有?”

朱颐垣摇了摇头,“赵将军,你按照规矩,收拾战场吧。我要去休息一会儿。”

赵应元一愣,打赢了一场苦战,消灭了几百名真正的清兵,正是收拢人心,论功行赏的时候,似乎不该是自己在前面。

“朱佥事……”

没等他说完,朱颐垣又道:“告诉将士们,也赶快休息,稍后我要带着人去穆陵关。”

穆陵关?

赵应元陡然明白了朱颐垣的意思……朱公子好胃口!

穆陵关是个什么地方?

这处关隘位于号称齐南天险的大岘山上,在春秋战国年间,是齐鲁两国之间的天险,曾经是天下第一雄关。

齐国为了防备鲁国,还修了长城。

朱颐垣打算进入沂蒙山区,穆陵关就是一扇门户,可以阻挡青州方向的兵马。

也就是说,堵住了穆陵关,义军就能放手经略沂水、莒州、诸城这一片。

一个区区蒙阴,还是太小了,根本不够施展。

还是一样的道理,这一战关乎生死,朱颐垣必须亲自带队。而且必须要快,一定要抢在青州兵马南下之前,堵死穆陵关。

赵应元作为沙场老将,面对朱颐垣的判断,也不由得伸出大拇指。

“快,把这些鞑子的盔甲都给扒了!”

赵应元亲自指挥,扒下盔甲,把完好的集中在一起,能修的抓紧时间修复,另外强弓,重箭,砍刀、利斧……所有最好的兵器,全都集中起来。

赵应元又火速搜刮清军的物资,什么粮食、药品、骡马,总而言之,能用得着的,全都捡最好的,集中起来。

大约两个时辰之后,朱颐垣爬了起来,战斗的疲惫消失不见。

“朱佥事,我现在就去叫醒大家伙。”

“别!”

朱颐垣拦住了赵应元,“让将士们再睡一会儿,我检查一下东西。”

果然,朱颐垣亲自到了这些物品前面,一样一样,仔细查验,铠甲、弓箭、粮食、马匹……“对了,赵将军,有布条吗?”

“布条?”

“对,就是用来缠住小腿的,方便长途行军。”

赵应元连忙道:“这个容易,我这就让人在城里找到布匹,裁剪出来。”

半个时辰之后,布条送来。

那些将士也都爬了起来,朱颐垣招呼大家伙,教他们如何使用绑腿,随后率领着将士,果断出发。

他带来八百人,在战斗中损失了一百多,赵应元又给补了二百多人。

朱颐垣就带着这一支不足千人的队伍,迅速出动。

他们翻越长山,涉过蒙水,一路前行,依旧秉持着传统习惯,绝不扰民。

遇到了老乡,也要和善对待。

正因为如此,他们进军不但速度快,还没有惊动清廷。

不得不说,简直是个奇迹。

临朐距离穆陵关不足百里,而且是开发了两千多年的官道,派兵到穆陵关,不到两天时间就到了。

即便算上传递消息的时间,三天之内,也是可能做到的。

一旦穆陵关落到了清军手里,那朱颐垣经营沂蒙山区的构想,还没实施,就先失败了一半。

不过清军的迟缓,让朱颐垣大吃一惊,他们翻山越岭,渡河涉水,足足花了五天时间,终于赶到了穆陵关。

站在大岘山上,眺望齐鲁,豁然开朗。

一个清军都没有,朱颐垣大喜过望。

可探查之后,朱颐垣的心又下坠了。

穆陵关这个天下第一雄关,那是春秋年间的,等天下一统之后,地位直线坠落,由于年久失修,关城残破不堪,长城也不复存在,只有一些堪称遗址的东西。

朱颐垣和将士们寻找,黄英眼尖,发现了一块嘉靖年间重修穆陵关的石碑。

但是很可惜,这次修葺穆陵关,不是当做关隘修筑,而是作为南北通商的咽喉建的,还能找到税卡的遗迹,刚刚荒废没有多久。

就这么个四面漏风的玩意,还能受得住吗?

正在这时候,黄英突然又喊道:“朱佥事,你看看这个,是盐巴吗?”

朱颐垣匆匆过来,面前是一段齐长城的遗迹,上面有类似食盐的晶体,朱颐垣又看了看,这座长城是用三合土垒起来的,而凝结在一起的大盐块,和石头也差不多。

确实在一些食盐资源丰富的地方,用盐块垒墙,甚至建房子。

这个齐长城居然建造的时候,也用到了盐,真是让人吃了一惊。

“佥事,这个盐能吃吗?”

朱颐垣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城墙里的盐块太脏了,直接吃会坏肚子,需要用水溶解,过滤杂质,然后暴晒,或者用火蒸干水份,就跟煮海制盐一样。”

听到这话,黄英立刻大喜过望,“盐!这里有盐!弟兄们,快来看啊!”

其他士兵果然闻讯而来,兴奋询问朱颐垣,是不是真的。

朱颐垣这时候才恍然,原来食盐对于当下的百姓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放眼看去,长长的齐长城遗址,如果真的能弄到几十万斤食盐,不光将士们能用得到,甚至能和周围百姓交换物资。

这下子格局就打开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会损坏这个两千多年的古长城……不过要是驱逐了胡虏,避免了文字狱的悲剧,能保住的文明,又何止一截齐长城!

朱颐垣微微点头,缓缓道:“如今穆陵关没有关,我们到了,也就有了关!将士们,让我们做庇护百姓的万古雄关吧!”

将士们立刻答应,振臂高呼……随后就投入了紧张的忙碌中,大家伙就地取材,填补破损的城墙,在交通要道上,挖掘壕沟,又在山头囤积石块滚木。

就在大家伙忙碌的时候,从南方来了一骑,正是送信的。

义军果断把他拿下。

“不要杀我,我全都招了……小的是沂水知县派来的,他听闻蒙阴失守,立刻向青州求救,不成想好汉们先到了这里。”

朱颐垣神色淡定道:“沂水求援,现在城中虚实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