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惹怒了皇上(1 / 1)

大盛贤商 大唐头牌 7990 字 7个月前

听到惠亲王抱怨,杨轩纳闷地问道:“不是事情都安排得差不多了嘛,盛报每日刊登禅位大典的消息,并且全国各地的盛报,都派出人手到乡村之中去宣讲,等到禅位的时候,必然是全民皆知。”

惠亲王道:“你说得轻巧,各地州府还好,但是下到县府,多数盛报之中都掺杂了当地士族的人,表面上是刊登了禅位的消息,但是下到乡村之中,那些人宣讲的内容之中,可就会夹带不少私货了,根据东缉事司报上来的情况来看,这种情况可是不少。”

“如今已经有不少的言论在说,皇上禅位于太子,是受了太子的胁迫。”

“嘶……”

杨轩吃了一惊:“这种大逆不道的话他们也敢乱传?盛报乃是朝廷的喉舌,岂能任由当地士族把持,别的不说,这盛报可是切切实实的要掌握在朝廷手中啊,有胆敢歪曲朝廷旨意者,杀无赦。”

“正好我那阿日陶勒缺人,都拉到我那儿去干苦力。”

“事情若是这么简单就好了,把人抓了,换上来的人,还是他们的人,自古皇权不下乡,要是剥夺了士族掌控乡村的权利,岂不是逼着士族造反。”

“既然盛报上面刊发的消息无误,那乡村百姓自己不会看吗,岂能任由那些人胡说?”

“乡村之中,能有几人识字,但凡识字的,都被士族拉拢了,自然是向着士族说话。”

“都拉拢了?”杨轩皱眉:“当初不是推广过义务教育的吗?士族总不能把识字的人全都拉拢了吧。”

“义务教育,也要那些乡野村夫愿意去才行啊,对于乡野村夫来说,有那个功夫,还不如多陇两亩地,何况那些士族,岂能愿意看着村夫们去认字,必然是百般阻挠。”

杨轩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开口道:“还是我把事情想得简单了,这些事情也不是三五年就能见成效的。”

“这各地的盛报,还是需要有宫中直属的衙门派人驻扎,还有那义务教育,必须立法,凡是五岁的幼童,不论男女,都必须接受至少一年的义务教育,千字文百家姓等全都要能背诵下来,若是不遵此令,可按罪论处幼童父母。”

惠亲王道:“现在不是追究此事的时候,而是事情已经发生,该如何解决。”

“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手段。”杨轩毫不犹豫地说道:“以雷霆手段,彻查此事。”

“可是下个月就是禅位大典,时间上怕是来不及了。”

“便是震慑一番也行,阻止流言继续扩大,百姓善忘,待太子继位之后,要不了多久,便不再记得此事了。”

本来杨轩还想说待宁王伏法之后,还要大肆宣传,以震慑宵小之而立的,不过在座的还有好些大臣,这话他就不好说出口了。

“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法子了?”

杨轩一耸肩:“此事实在非我擅长,我能想到的,也只有这些了。”

这时候,皇上摆了摆手:“罢了罢了,如此难题,千百年来多少个王朝更替都无法根治,杨轩才不过二十出头,如何能解。”

惠亲王也叹了口气:“本以为杨轩你鬼点子多,能有奇招,看来此事实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

杨轩道:“王爷这话说到点子上了,千百年流传下来的陋习,自然不是短时间能够解决的,其实我之前所说的义务教育以及舆论监管,还是有作用的,虽然耗时较长,但却是最为温和的方法,只有开启民智,方能使大盛愈加强盛。”

此番言论一出,在座的诸位大臣纷纷露出惊讶神色,不过皇上都没吱声,他们也就没有发表意见。

这毕竟是封建时代,按照他们的想法,其实也不希望老百姓太聪明,天下士族以愚民的方式控制百姓,而皇族,又何曾不是如此,说到底,这皇族也不过是最大的一个士族罢了。

杨轩其实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以他的身份,好像不太适合说这个话。

不过想来想去,杨轩还是咬着牙,起身朝皇上拱了拱手:“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皇上一挑眉:“你不妨说说看。”

杨轩道:“臣此言或许有忤逆之嫌,臣先请皇上恕罪。”

见杨轩如此郑重其事,甚至说到了忤逆,皇上也严肃起来:“既然是谏言,朕恕你无罪,你只管说来。”

“谢皇上。”

杨轩略微整理了一下思绪说道:“开民智为强国之策,或许此举会触及皇权,但是只要朝廷始终能走在民众之前,便能杜绝此事发生,好比元宵节舞龙,皇权便是龙头,天下百姓便是龙身,只要龙头始终能够带好头,百姓也能跟得上,那咱们大盛便能龙腾九天之上,可若是民智不开,那便成了拖累,即便龙头再强,也难以腾空……”

杨轩说到这里,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民富则国强,这个民富并不只是说财富的富,而是从里到外都富。

皇上和惠亲王都皱眉沉思起来,看似杨轩没有说什么忤逆之言,但实际上就是在说皇权作为龙头有些懈怠了,并未起到龙头的作用,反而是与那些士族一般,靠着百姓的供养,坐享其成。

好一会儿之后,皇上忽然一拍桌案:“大胆,杨轩你竟敢非议皇权,真以为你成了朕的女婿,就可以胡作非为了吗?滚,你给朕滚出去,滚回你那个阿日陶勒去。”

杨轩当即一愣,刚才他察言观色,分明看到皇上眼神之中露出赞赏的神色,怎么忽然之间,说翻脸就翻脸了呢?

不过皇上震怒,他哪里还敢多说,只得口称皇上息怒,然后告退而出了。

其实不光是杨轩懵逼,就连一旁的惠亲王也有些懵逼,以他对皇上的了解,应该挺赞同杨轩的这个谏言才对啊,怎么忽然就发火了呢?

“皇上息怒,杨轩这番话,也不过是谏言,少年人不知深浅罢了,皇上不必动怒。”

皇上依然没有消气:“太可气了,朕看这杨轩,这几年也是太过顺畅了,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什么事都敢置喙。”

此时养心殿里的几位大臣们,见皇上如此动怒,针对的又是当朝红人杨轩,一时间也不知道该不该劝,只能附和几声之后告退了。

直到这些大臣们全都走光了,皇上才叹了口气:“这杨轩也该敲打敲打了,说话也不看看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