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庐中会谈(1 / 1)

两人离开水渠,走了半个时辰左右的路程,便踏上了石桥,前方不远处已露出茅庐的一角。

黄二扶着石桥上的栏杆,定了定神:“不听亮兄言,吃亏在眼前,我感觉头有些眩晕。”

诸葛亮在前面停住脚步,回头亲切的问道:“二弟,还能走么,我家就在前方。”

“尚能坚持,不过现在觉得脸颊发烫,想下去洗把脸。”

黄二指了指石桥下清澈的流水,便往桥下走去。

“好,你小心些。”诸葛亮说完不放心,跟了下去。

黄二把一捧接一捧凉爽的溪水泼在自己的脸上,瞬间感觉舒服很多,喊了一声“真过瘾”,准备起身,却因为捧起的溪水都散落在脚边,黄二脚底打滑,几乎要摔倒。

“啊!”黄二身体失去平衡,吓得尖叫。

诸葛亮说时迟那时快,连忙上前把黄二拦腰搂住,拽了回来。

诸葛亮看着黄二惊魂未定的样子,安慰着说道:“二弟没事吧,不过……你的腰……可真细。”

“我,我没事,我是个早产儿,我妈还难产死了,我从小营养不良。”黄二若无其事,不管诸葛亮,先走上了岸边。

“对不起,二弟,我,不该提起你的伤心事。”诸葛亮连忙道歉。

“没关系,我早就习惯了,没猜错的话,前面那个茅庐就是你家吧。”黄二踮着脚尖,指了指前面竹林露出的茅庐一角。

“正是,正是,二弟我们走吧。”

诸葛亮一边说,一边爬上了岸,在前面带路。

c瑞在田间看诸葛亮和黄二聊得火热,已早一步回到茅庐,带诸葛均出去放风筝了。

此时的茅庐安静的像尘封多年的往事。

诸葛亮看着敞开的柴门,大声喊道:“均儿,c瑞!”

没有人回应,微凉的春风卷起几片落叶,在院子中无精打采的飘着,显得更加冷清。

“都不在家,c瑞这家伙这么快跑回来,把均儿带哪里去了……”

诸葛亮自言自语,小声嘀咕。

诸葛亮把黄二径直带到了书房歇息。

黄二打量着书房,角落里堆满了竹简,用手轻轻一抹,布满了灰尘。

黄二眉头微皱,“亮兄,这些书堆在这里,怕是没有看过吧?有些暴殄天物了。”

“哦,哪些书都out了,我已经不看了。”

诸葛亮此时正在给黄二倒水,听到二弟在问他,便大声答道。

“何为out?”

“就是过时的意思。”

“哦,那亮兄你都看什么书?”

“你再往前走,有一排高高的书架,二弟可以随意翻看。”

书架?

黄二早已看到眼前这个架子,但他怎么也会没有想到,架子上摆放的整整齐齐的东西竟然可以和书联系起来。

黄二随手抽出一本,看着书的封面上印着《史记》二字,十分好奇,便打开扉页,里面的内容让他惊呆了。

只见纸张清楚的印着密密麻麻的文字,黄二跟着读了起来“史记序:见善不喜,见恶不怒,此人主也,文章亦然。易喜易怒文之下也……”

“给,二弟,把这杯蜂蜜热水喝了,可以解酒。”

诸葛亮递过竹制的茶杯,轻轻打断了正在读书的黄二。

“谢,亮兄,你怎么知道蜂蜜可以解酒?我好像第一次听说,连我爹爹都不知,他每次喝醉都让我给他沏茶,好像没有什么用。”

黄二接过水杯,没有先喝,而是好奇的问道。

诸葛亮感慨,看来喝茶解酒从东汉就有了啊,多年以后大家竟然还信以为真,真是奇妙。

诸葛亮摇了摇头,笑着说:“水能够加速酒的代谢,同时蜂蜜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可以促进酒精的吸收分解,蜂蜜水可以在胃内形成保护膜,从而减轻酒精对胃黏膜的损伤。”

“哇!亮兄,好像很厉害的样子,虽然我听不懂。”

黄二一脸崇拜,信了诸葛亮的话,把蜂蜜水一饮而尽。

“真好喝,回去我也要做蜂蜜水。”黄二意犹未尽。

“二弟喜欢就好,我这还有很多蜂蜜,你可以带回去。”

“那我就不客气了,对了亮兄,你这些书都是怎么做到的?这纸张上的字不是写上去的吧?”黄二就像十万个为什么,总喜欢发问。

“这个不是写的,这叫活字印刷术,简单的讲就是把需要的字挑出来,然后排版,涂上墨,轻轻一压,字就可以印到纸上来了。”诸葛亮耐心的解释。

“哇塞,这也太神奇了吧!亮兄,你是怎么想到的?你费这么大力气肯定不止印了一套吧,要不也太浪费了,能不能……”黄二不再说下去,朝诸葛亮挤了挤眼。

诸葛亮突然觉得眼前这个二弟既聪明又可爱,还十分好学。

诸葛亮开怀大笑:“哈哈哈,二弟啊,你可真是个大聪明,没有问题,我这书架上的书你可以随便拿,我都可以送。”

“亮兄,这可是你说的,答应别人的事情不许后悔!”

“不后悔。”

“我不信,送我这么多东西你就不心疼,来,我们拉钩。”黄二说完把右手伸出,中间的三个手指蜷住,只留着大拇指和小拇指。

“好,拉钩。”

诸葛亮极其配合,两个人的小拇指勾在了一起,大拇指像盖章一样紧紧摁住。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黄二说完,咯咯地笑着。

诸葛亮也被这个调皮的二弟逗得哈哈大笑:“好,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二弟,你看我都答应你这么多了,你的机械图何时画呀?”诸葛亮继续说道。

黄二一拍脑门儿,“亮兄,你瞧我我这记性,哎,喝酒就是误事,现在就画,现在就画,可是,我画哪儿呢,你家有帛吗?”

“无需用帛,画在纸上即可。”

“画在纸上?”黄二诧异的看着诸葛亮。

“二弟,你试想,纸上既然可以印字,为何就不能作画?跟我来。”诸葛亮说罢把黄二带到书桌前。

此时书桌上还摊着诸葛亮写的一幅字,诸葛亮连忙去收。

“亮兄且慢,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境上等,字体也不错,亮哥,这是你写的吗?”黄二紧紧盯着诸葛亮,眼神中有一丝异样。

诸葛亮突然觉得这种眼神非常的熟悉,连忙低下了头,说道:“让二弟见笑了。”

“这个可以送给我吗?其它的我都不要了。亮兄的意境让我佩服,我想挂在房间,好好品读。”黄二诚恳的看着诸葛亮。

诸葛亮抬头看了一眼,便去收了起来,递到黄二手中,谦虚说道:“只要二弟不嫌弃,尽可收下。”

“亮兄,你可真好!”黄二有些激动。

“写字容易,做起来难啊,简简单单的十四个字,恐怕需要一生去践行。”

黄二却轻轻一笑:“难,也不难;难在中道而废,不难在一以贯之。处暗室,居明堂,唯一心耳;行周道,旅正途,唯一志耳。有所不为而不为,有所为而为之。”

黄二的这番话让诸葛亮为之一振,他本以为黄二只是个对事事好奇的弟弟,没想到年纪轻轻也有这么深得造诣。

诸葛亮凝视着黄二绯红的面庞,心神不禁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