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过去亦将来,将来本过去(1 / 1)

天启1626 青虫月二 15420 字 7个月前

第一百三十二章过去亦将来,将来本过去

王穿经历一晚上的自醒与禅修似乎整个人都更进一步,早上起床的时候竟然有些迷迷糊糊的。

昨夜睡觉之前他一直试图把自己的“精”与万物之精相连,当然睡在卧室之内,自然只能与身边的枕头被褥相通了。

他知道既然玄静传了他此法门,自然是有道理的,虽然说身边的一桌一椅,甚至于一个枕头一条被褥于世人而言似乎觉得只是死物,可万物皆有灵,不论是人造的桌椅还是天地间自然生长的花草树木,其实都有精含于其中。

所以明道之理其实非要行天下知天下万物才行,而是知一物即可,有若关尹子有言,若想知水之性不必去寻千山万水,其实人身体之内的一滴眼泪,一口唾液就含着水之性在其中,若无视乎身边之物,徒穷于其它万物,只会误入歪道。

王穿起床之后之所以迷糊,是因为自己觉得自己与床铺无异,与枕头无异,与自己卧房的桌椅无异。

在洗漱之后王穿才有些清醒过来,见玄静已然换好衣服走了进来,也是十分兴奋的奔了过去,吓得玄静反而一个闪身,就怕王穿会做出什么失态的举止,继儿呆呆的看着王穿,脸上泛着桃花却又疑虑重重。

王穿一看只是嘿嘿一笑道:“静儿,看把你吓得,我是有好消息要告诉你,所以这才有些失态。”

“宠辱不惊,你这一惊一乍的,难道平时与你说的都忘了吗,要做到心静,就得控制心意,若意有兴动,必引精神魂魄兴动而不宁,心之不宁,纵然是欣喜亦会让人心潮澎湃,失了静态,有什么事就说吧。

昨夜接皇上之召,今日召你进宫面圣,魏虎他们都已经准备好了,有什么事你坐下来说吧。”

玄静知道自己刚才其实心里也失了平静,王穿必然是有所收获才会如此兴奋,就如同她当年第一次感悟到天地大道之时那一种欣喜,而当年她的师傅也是这样跟她讲的,此时不仅是在跟王穿说着宠辱不惊的道理,同时也是提醒自己,不可因为入世之后而犯了世人会犯的错误反而失了修行的静心。

“是是是,心静如水,若心能水,自可静无波浪,任风吹雨打,依然平静如镜。”

王穿此时也是想表现一番,可玄静一听却是摇了摇头,苦笑道:“公子聪慧,但不可执迷于自己的小聪明,心静如水,心静如花,心静如世间万物,其实此静非你刚才所说的静。

心静如水非是水不动,大海依然会有波涛,湖面也会有涟漪,静非是静止不动,而是自然之态。

自然之态自然而为,风起波兴才是真正的静,若风起而波不兴,就与道相背了,是动而非静。

譬如花开花落,你说是静是动,你若心静如花自可领悟开花开落之理,若心静若水自可领悟水之变化,若心静若万物,自可知万物之变化。

若天地之间只有静而无动则万物不可生,反者道之动,花开花落,花不自知为静,你若见花开花落自然为动,守静知动。

日月星辰万千变化,又何动何静呢?”

王穿此时有些尴尬,原本以为自己懂得越来越多了,可却发现自己原来所想其实险些误入歧途,幸得玄静及时提醒,此时也是心有余悸。

“静儿所说十分有理,是本公子自作聪明了,听你一言到是毛遂顿开。

我记得六祖惠能曾说过,风吹旗动,非是风动,亦非是旗动,而是心动。

若心不动,此世间万物于心皆是静的,比如说水,心中有江湖河海,只要意不动则纵是波涛汹涌变可知其变化,如同静止一样。

春去秋来,花开花落,日行月幻,若心意不动,自是守静,守静则可以观天下自然之道。

所以说心静非是心中万物守静,而是本心不动的守静。

若依此修行,心静之下纵然岁月流逝,又能耐我何呢?”

王穿也是一点就通,说得头头是道。

玄静一听,此时也是满脸的欣慰,王穿最后所言连她都未曾想过。

心若不动,自可永恒,或许这就是明道修仙的最终归途。

“你说得不错,我可以为你师,你自然也可以为我师了,难得你与道有缘,悟性极高,仙翁之元灵之所以选择于你,也必然是有些原因的。”

王穿一听却不敢骄傲,反而正色道:“静儿你可不能夸我,我还没有你这般静心,以其说是因为我有悟性仙翁之元灵选上我,不若说是我得仙翁之灵才有此悟性。

昨夜我依你之法进入一种十分稀罕的状态之中,想着枕头,想着这些桌椅,想着一棵树,慢慢的自己似乎也变成了一棵树,变成了桌椅,变成了一个枕头。

早上醒来之时我都懵懵懂懂的,还以为自己变成一个枕头了呢?

这是不是你昨夜所言的精与精通,自得神通。”

王穿说完玄静再次惊异的看着王穿,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精与精通,其实所通的是万物之间共通的道。

只有自己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忘乎自己所有有异于常的表相,回归内心的平静,才有可能回到自己身体之中的道中,若依佛家来说,就是可以明心见性,见到每个人心里的佛。

而依道家所言,万物共通的就是道,去除万物所有的表相,所能看见的,明白的就是道。

而修行明道之所以叫“明”,其实已经很浅显了,日月为明,古人造字选日月组合为明,就是代表着天地之间的道,心中有日月,自当为明,明的不是其它而就是一个道。

“是,就是这个道理,若有一天,你身于天地之间,与天地之间万物无异之时,那你就已然明道了,只是要运用道法,又得反过来,先精与万物精相通,再感悟万物变化,感悟万物变化自可以像你最初问过的驭剑,驭空,驭鸟驭万物而行。

下面本姑娘再传你一段道义,你可要记清楚了,所有道法运用法门皆在此中:

道本至无,以事归道者,得之一息;事本至无,以道运事者,周之百为。

得道之尊者可以辅世,得道之独者,可以立我。

知道非时之所以能拘者,能与一日为百年,能以百年为一日;知道非方之所能碍者,能以一里为百里,能以百里为一里;知道无气能运有气者,可以召风雨;知道无形能变有形者,可以易鸟兽。

得道之清者,物莫能累,身轻矣,可以骑凤鹤;得道之浑者,物莫能溺,身冥矣,可以席蛟鲸。

有即无,无即有。知此道者可以制鬼神;实即虚,虚即实,知此道者可以入金石。

上即下,下即上,知此道者可以侍星辰;古即今,今即古,知此道者可以卜龟筮。

人即我,我即人,知此道者可以窥他人之肺肝,物即我,我即物,知此道者,可以成腹中之龙虎。

知象由心变,以此观心,可以成女婴;知碗由心生,以此吸神,可以成炉冶。

以此胜物,虎豹可伏;以此同物,水火可入。

惟有道之士能为之,亦能能之而不为之。

以上皆是道法之用,将来你能运用多少,自也看你的造化了。”

王穿一听,脸上也是满带笑意,此时已然有些心驰神往了。

这一段话让他深深的感悟到,其实修道明道才是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的天命,若人只顾及皮囊之快活,那么就会让自己迷失在物欲之中。

“谢静儿师傅传教,小子日后定当牢记。”

王穿此时也是起身给玄静行了一个大礼,而玄静则似乎知道王穿还是这般迂腐,在王穿想跪的同时扶住了他。

“你可不能跪我,若是你跪下了,那本姑娘不是也要向你跪下吗?

过去是无,将来亦是无,你亦是我师,我亦是你师,其实我们都是以圣人为师,以道为师。”

“是是是,人即我,我即人,知此道者可以窥他人之肺肝心腹,怪不得你总是知道我想什么,原来是你心静,而我只要一有意动,自然逃不过静儿的法眼了。”

王穿此时也已融会贯通,说的话也禅意十足了。

只是其实他刚才并非这样想的,他想到若是静儿也与他同跪,那么就变成古人成亲,夫妻对拜了。

当然他一说完,脸上也是红透了,明明知道刚才的心意动玄静就能体察出来,可还是不免会有此一想。

“我可没有心思去探察你想什么,除非你不老实的扰乱我的心神,以后你懂得这些道理,自然可以自己去捉摸,但有一点,不可窥人私隐,此非是君子所为。

另外我还想问你一个问题,你现在还想不想过去,你的过去呢?”

玄静还是有意插开了话题,也怕自己会因此乱了心神。

王穿一听,也明白玄静之意,每当谈及此时之时,玄静都会有意避开,他不知玄静为何会怕,可却也只得顺着玄静,不会强求于人。

“是呀,以前我不知道什么是过去是无,将来是无,自我穿越而来的这段时间,身处于大明天启王朝,我算是明白了,我的过去,其实就是我的将来,都是无。

也可以说我既无过去,也无将来,回不去,也——”

王穿说到这里是真的迷糊了。

说回不去,是因为若依世人的理念,他从四百年后而来,那么要回也是回他所处的年代四百年后,那么四百年后王穿的世界是真是假,是将来还是过去呢?

那么现在的世界又是什么,只是一个虚幻的世界,其实它并不真实吗?

古即今,今即古。

(这一章传一些道法,也是近期本人所悟,但依然和男主一样虽有悟解,却又会陷入迷惑之中,要解开此章之问,还要回到前面几章所留的一问,我是谁。

而且用穿越的方式来解决过去与未来的关系,想必大家会有所觉悟了,过去即将来,将来即过去,正是关尹子所言古即今,今即古。

如果读过鬼谷神谋的就应该更加能明白此理了,王禅是从二千多年后来到了春秋时期,而化蝶是从二千多年前来到春秋时期,其实他们都是一样,不能用世人所言的时间去理解。

当有一天有读者悟透之后,说不定也可以超越时空了。这也是本人为圣人继绝学的目的所在,纵然本人一辈子也明不得道,可却希望于此世有人能悟解大道,成为圣贤之人,以应前人“黄河清圣人出”之说。

至于如何心静,以后章节再慢慢结转述。

希望此书终不负读者,不负古人,上面所述其实是关尹子所留,非是本人的。

同时也希望读者们能支持,毕竟在没有悟解之前,本人还得保持着一身皮囊不死。)

“你迷惑什么,悟道之旅就是由此或先迷而后得,或得之而迷,当你下一次悟解之时,你会发现你所悟之理已然比现在之理更宽广了。

此时该是出行了时候了,你的迷惑也该停停了。”

王穿一听,嘿嘿一笑道:“不错,想不通的就不想,今日皇上应该会有所安排,我们还是尽快走吧。”

王穿说完还是不自觉的挽着玄静两人一起走出王穿的卧室。

这就是为什么要写穿越的原因,就是要说明这个道理,或许其它作者会有更合理的解释,但我这个解释其实只是道家的解释而已,能看懂的自然懂,看不懂的说再多也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