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盛世修史
杜安看了一眼刘祐真。
刘祐真内心转了几个圈,最后笑道:“杜先生,有话就说,我与四哥亲如兄弟,没有什么不同。”
这其实,也是杜安给刘祐真献策的副作用。投奔四皇子之后,刘祐真麾下的势力很容易被四皇子渗透。今天仅仅是一个开始。奈何刘祐真麾下的实力太差了。别的不说,没有四皇子的帮助,先坐上几年冷板凳,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杜安心中转过这些心思,但也知道,而今不是藏私的时候。他们需要四皇子给他遮风挡雨。同样也不希望太孙上位。
杜安说道:“殿下,我大魏开国八十余载,如果算上太祖太原举义兵,百年有余了。这百年来,平金灭宋,驱逐蒙古,列郡高丽。都护漠北,俨然盛世。下官以为当今盛世,当修史书。修《辽史》《金史》《宋史》《蒙古史》《高丽史》,以彰我大魏盛世文华。”
杜安此言一出,凉亭之中,鸦雀无声。
他们觉得杜安这个建议不错。
的确,大魏开国这么多年了。太祖太宗武宗三朝,一直在打仗,不是正在打仗,就是准备打仗。压根没有想过修史。当今二十余年,各种政争不少。修史这一件事情,也没有提起,也就忘记了。
而今一提,大部分人都觉得,不错,是该修史了。
毕竟盛世修史,乃是中国的传统。
只是他们不明白。所谓而今他们谈论的不是这一件事情。杜安说些不相干的事情。
杜安见这些没有听明白,淡淡问了一句。说道:“如果修史,赵王殿下以为,当尊金统,尊宋统?”
“当然是-----”赵郡王开口说道。他说到一半,脸色突然一变。
齐伯仁也反应过来了,说道:“好。此一计,堂堂正正天下无与争锋。”
一时间凉亭之中,议论纷纷。有人想明白了。依然有些人没有想明白。
赵郡王说道:“杜先生,还是请你详细说说吧。”
杜安暗暗腹诽,觉得赵郡王变脸太快了。刚刚还叫杜隐之,而今就是hi杜先生了。不过,杜安不与之计较,说道:“修史是一件大事。首先牵制了很多人的眼光。此事一出,储位之争,也要压下来几个月。错过这个时机,皇长孙再做同样的事情,就没有现在的效果了。当然了,这仅仅是最浅显的小国。”
“当年蒙古三峰山大破金朝主力十余万,金军为之一空,唯有归德,蔡州数城不下。金哀宗血书求援。太祖与汴梁城下大破蒙古,驱逐出河南,金哀宗禅位于太祖,以此而论,我大魏应该承金统。然南人北上之后,皆以宋承唐统,以宋为正祚。问题就来了。如果我大魏承金统,则大魏不承正祚。如果承宋统,那太祖一朝受金禅位又该如何处理?”
“而不管天水郡王,还是皇后殿下,都不会接受宋不为正统。这里是一个死结。”
杜安其实说得少了。有些事情不好深说。
赵家为南宋皇室,而今为大魏外戚。即便是为了自己的祖宗,也要坚持宋统为正统。而且很多文官士大夫,甚至北方的文官士大夫也都会愿意坚持宋统。毕竟金朝是外族立国。而且传承太浅了。
金朝遗民的势力,几乎烟消云散了。
但是,以宋为正统,大部分晋阳元从,乃至于大魏很多元老之后,都不会同意的。
首先,以宋为正统,对赵家是大利好。其次,如果以宋为正统。那么灭宋的那些人,放在何处去?比如徐王。当今徐王他爷爷,可是攻下临安。押送宋朝宗室百官来邺都的。太宗皇帝最大的武功,就是灭宋,即便皇帝也不会无动于衷的。
再然后,又北方与南方的分歧。
很多北方士大夫祖上都当过金朝的官。如此盖棺论定。将他们的祖上放在什么地方。
再最后。天水郡王赵家其实已经努力融入大魏,将他前朝皇室的身份淡忘掉。而今一修史,天水郡王乃是前朝皇室这一件事情,不仅仅会被翻出来,还会反复说,持续说。
最后,不管是金统还是宋统,估计都不会让人满意。
有如此大事在,是否立太孙这一件事情,估计会拖延一段时间。甚至动摇了崇仁帝的心意。也未可知。
赵郡王等杜安说完,立即起身说道:“听杜先生一句话,孤茅塞顿开。来人,赏杜先生黄金千两。”说完之后,这才对着刘祐真说道:“十弟,你不会有意见吧。”
话都说到这里。刘祐真又能有什么意见啊。他只能说道:“多谢四哥。”
杜安只能接下这黄金千两。
议事的下半程,就是如何实现杜安的计划了。由那个部门谁上奏,谁附和,谁去找民间大儒参与,等等。将这个计划效益最大化。
杜安只能羡慕赵郡王府的班子。刘祐真手下,何时才能有此盛况。
-----
一场会议之后。
赵郡王与齐伯仁开小会,说道:“我觉得这一件事情应该让老师进京,主持修史。即便不成,修史这一件事情,我们也应该有足够的影响力。不能让他们乱写。”
“殿下不要本末倒置。”齐伯仁说道:“等殿下正位大宝之后,让重写一遍都行。而今当务之急不是这个。”
“对。对。”赵郡王说道:“躬逢盛事。能参与修史,大抵是每一个士大夫之愿。只是孤没有这个福气了。对了,你觉得杜安怎么样?”
齐伯仁说道:“这也是我要对殿下说的。一定要想办法将杜安从十殿下那里要过来,此人谋略,太过惊人了。”
“何出此言?”赵郡王说道:“我觉得他有些才华?却万万比不上齐师兄你的。”
齐伯仁说道:“人事上一些手段阴私手段,都是有应付的办法。但是杜安这个想法,我设身处地地为东宫那边想想,也是没有办法的。他们明知道,此事可能惹得陛下不快,也是万万不能让步的。别的不说,当今虞丞相,他是南宋虞允文五世孙。自己祖宗的事情岂能不争?如果定金为正统。那么抗击金主的虞丞相,该怎么定义?一字之褒贬,千古不易。这事情必须争。”
“否则人心散了,很多事情都不好做了。”
“争这一件事情,又有多少精力去争皇长孙的事情?”
“一子双杀。让他们只能弃一子了。”
“仅仅是这样,我也不会太吃惊。殿下你想,修史这一件事情,算得上奇计吗?”
赵郡王说道:“自然不算。”
齐伯仁说道:“是啊。如此才令人吃惊。天下奇计,大多悬危。唯有这等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计谋。才令人防不胜防。一件普普通通的事情,在恰当的时机提出来,就是对付难以招架的奇谋。”
“此人了得。”
赵郡王思忖片刻,说道:“我知道了。而今不是时候,等有机会,我定将他从老十那边要过来。”赵郡王微微一顿,说道:“只是,齐师兄,你觉得修史,当金统,还是宋统?”
齐伯仁说道:“这可难住我了,说实话,我觉得两种都不妥。只是该怎么办,估计要回紫金山请诸位师长公议了。”
------
同样的问题,刘祐真也在问杜安。
杜安说道:“在我看来,这两者都不合适。太祖以护民起家。当以民统。”
刘祐真不大明白,说道:“民统?”
杜安说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社稷为轻,民为重?何如以百姓为社稷?所谓民统,以安民之事视之,能安民为尧舜,不能安民为桀纣。又有什么正统不正统的?”
“算了。而今这一件事情也不归我们考虑。这千两黄金还请殿下收下。”
所谓之正统,其实就是天命之继承。继承正统。不是为了承认那一个王朝是正统,而是借此宣称本朝为正统。杜安看得很明白,其实太祖太宗武宗三朝,之所以没有考虑修史。更多是面临强大的外部威胁。大魏军队抵御外辱为主体思想。根本不用去考虑什么正统不正统的。打鞑子就是天下最大的正义。
而今鞑子打完了。天下太平了。时机也不那么危机了。
这个时候,就有必要竖立一个正统观了。
而这个正统观上折射出来的矛盾。也是大魏内部矛盾的一个侧面。杜安之所以提出这个,就是因为杜安思考程度与角度,与当世人是不一样的。才一策钉在大魏的痛处。
只是杜安看来,这种天命正统的统治哲学,已经是相当落后了。只是,正如杜安所言,这不是他现在可以考虑的。要考虑等刘祐真登基之后,再考虑不迟。
刘祐真推开千两黄金,说道:“这怎么能行?这是四哥赏你的。”
杜安见刘祐真如此,轻轻一笑说道:“殿下,臣不缺钱。而殿下此时最缺钱了,特别是陈华那里,更是缺钱。如果殿下觉得对不住我。就当我借殿下的。将来加倍还我便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