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当初是导师帮着三娃投递的,所以联系地址也是留的导师的。
等导师看到回寄信件,知道三娃的论文通过并即将登刊,那叫一个激动。
三娃还在教室上课呢,导师就主动找来了。
要不是看着还有几分钟下课,导师都想跟里头上课的同事打声招呼,把三娃先叫出来。
就这,等三娃他们下了课,看到本系的大牛在教室门口,不少学生都站着不走了。
“言安,快过来。”
“老师,你怎么来了,有什么急事吗?”三娃疑惑。
“你的论文通过审核,要登刊了!”导师兴奋道。
要知道,他也就是因为在这几个最有影响力的国际期刊上成功发表过论文,才有的今天的学术地位,但到目前为止,他发表的论文也还是那么几篇,没到两位数。
现在他才大一的学生就能在这么高规格的期刊上发表论文,他怎能不激动。
虽然帮着三娃修改了一些瑕疵,导师也很有师德地没有在三娃的论文上署名。
要知道,一份论文上面的作者越少,其影响越大。
导师不想沾学生的光,所以论文上的作者就只有三娃的名字。
独立发表的重量级论文,意义就更不一样了。
“真的吗,太好了。”哪怕一向淡定的三娃,此刻都忍不住兴奋起来。
他们的交谈没有窃窃私语,不少离得近的学生都听到了。
大家都怀疑是不是自己听力出了问题。
“刚刚,大牛说李言安有论文要登刊了?”
“我听到的似乎也是这个。”
被几个人肯定,这下大家终于确定不是自己出现了幻觉。
那就更吓人了。
才大一,就发表论文登刊?
在场的都不是傻子,别看三娃如今已经大二,可大二才开学多久,论文的审核可不是几天就能出结果的,所以人家完成论文就是大一的时候。
这时也有比较理智的人插话。
“以前也不是没有人大一大二就发表过论文吧?”毕竟他们学校历届牛人也是不少的。
“那倒也是。”
只不过很快就被打脸了。
大牛导师拉着三娃继续讨论。
“等到下期xxxx发刊了,我们就能看到了,哦对了我都忘了,成功发表论文的作者,他们都会提前寄一本过来的。”
听到期刊的名字,跟前的学生们就不淡定了。
有人忍不住开口向大牛导师确定,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对,就是你知道的那个。”导师笑眯眯道。
之前他藏着不说,是怕中间起了什么波折。
毕竟他自认很讲师德,不会去抢占学生的学术成果,可不代表所有人都是他这样。
万一提前走漏消息,让有些想拿到功绩往上爬的人知道了这篇有分量的论文,非要把自己名字署上去也当个作者,他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拦得住的。
对此种现象他也很无奈,可近几年国内确实不少发生,就这很多人还习以为常,觉得应该的。
他就是一个做学问的,改变不了什么,但却可以选择保护好自己的学生。
三娃还不知道,他的论文成功发表,背后隐藏了这么多故事。
但凡他的导师是个不讲道德的人,拿了他的论文换成自己的名字或者别人的发出去,等事成定局,他想去改变都很困难。
虽然三娃很聪明,毕竟还缺少一些不了解领域的社会经验。
幸好,他的运气不错,遇到的是个好导师。
“我的天。”
“竟然是那个。”
大家再看三娃的眼神已经不是看普通学霸了,那是看神一样的存在。
大一大二就能发表论文,在他们这些顶尖院校里虽然不多见,但偶尔也会有,可大一大二就能在这么高级别的期刊上发表论文,那就是凤毛麟角的存在了。
不说未来肯定会成为很牛逼的人,但成为很牛逼人的概率也很大。
等到三娃被导师拉走继续讲后续的事,他的论文即将在某顶尖物理期刊上发表的消息也在本系快速传开。
大一大二的还好,大一是不懂,听到了只知道一起喊厉害,大二的和三娃同级早就领教过他的“厉害”。
但有大三大四的人听了嗤之以鼻不相信。
“要编好歹也编个合理的,现在的学弟学妹都这么爱吹牛了吗?”
“是呀,也太浮躁了,什么都敢乱说。”
“有本事把期刊那我面前呀,拿来了我就信。”这是和大二学生产生争执撂话的。
因为大三大四不信的学生居多,有些大二的学生也半信半疑起来,难不成是假的?
有听闻的物理系教授找到了三娃导师跟前,询问事情真相。
三娃的导师轻蔑一笑。
“让那些不信的人等着,到时候睁大了他们的眼好好看着。”
就连三娃,之后也不免被很多人询问是真是假。
三娃一开始还会回应那么几句,但有的人他正面回应了还表示怀疑,让他拿出有力证据,三娃就懒得搭理对方了。
因为他的态度,有些人就故意传播他没有证据,当初吹牛现在心虚呢。
为此,支持三娃和不相信他的人也更加热烈地争辩起来。
可以说,整个物理系都很热闹,还引来不少外系人的围观呢。
三娃一时间也成了学校里不少人都知道的名人。
哪怕深陷舆论漩涡,也没影响三娃的日常生活,他该干嘛就照常干嘛。
三娃的舍友们倒是了解三娃,而且算是学校里最相信且支持他的人了,可没少在外头和高年级的人撕逼掰扯。
三娃平时看着很冷清,知道舍友们这么挺他,不仅带大家周末去他房子里玩了一天,还请他们吃了顿大餐。
“好兄弟。”
“下次有啥事放心,我们肯定还帮你。”
“就是,咱们啥关系呀。”
三娃嘴上没说啥,心里还是挺暖的。
他朋友很少,不想几个舍友对他却这么讲情义。
对于其他依旧不信还想着看他笑话的人,三娃也懒得理会。
因为这次的事挺多人都听闻或参与了,也导致所有人在该期刊的发刊日都关注起来。
国内不能第一时间买到,还有人联系了在国外的校友,拜托其第一时间拿到期刊了就把消息送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