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中级好运卡!”
在刘一辰报告会的前一天晚上,遇到第二座高峰的刘一辰,忍不住地启动外挂。
中级好运卡,这是属于中级的奖励,珍贵非常。
顿时,冥冥之中有一种福至心灵的感觉油然而生,他的脑海中烦躁一扫而空, 陷入了一种空灵状态。
刘一辰百分百地沉浸于‘冰雹猜想’的解题之中,一张张草稿纸不断地被放在桌边。
......
“咚咚咚~~”
在这种美妙的感觉之中,忽然敲门声响起:“刘一辰先生,您的报告会马上就要开始了,请问您现在是否方便?”
“稍等一下!”刘一辰皱了皱眉头,被打断了,使得他在‘冰雹猜想’上停留在最后一步。
看了看自己身上的情况, 昨晚通宵着,他起身去洗了个澡,顺便洗了一下头,穿上正装,使得整个人显得精神奕奕。
20分钟后,刘一辰打开房门,门口站着一位穿着西装的青年,这位青年略带歉意地说道:“刘一辰先生,距离报告会还有一小时,请您跟我到会场!”
刘一辰拿着自己的背包,跟着这青年到了会场,来到了休息室,在休息室,他皱了皱眉头,拿起了草稿纸,随后继续着未尽之事。
......
演讲厅,此时台下人头攒动,坐着大概三百多人,前面两排坐的都是有名有姓的数学家, 随便抓出一个人都是某个大学数学教授、数学研究机构研究员、数学期刊主编, 就是田钢教授都只能坐在第三排,而且还是毫无怨言。
毕竟前面两排的学者,获得菲尔兹奖的就不下六人了!
这就是华夏数学界的一种无奈,在世界数学界存在感不强,田钢等拿得出手的世界一流数学家,基本上是研究代数几何、偏微分方程、拓扑学等,至于数论领域,几乎就没有一流数学家了。
张伟、恽之玮都属于未长成的,还未露出峥嵘。
在国内也不是没有数论的专家,可惜有的已经年纪大的,有的则是不擅长英语在国际上名声不显。
大家都情不自禁地望向了前方讲台那道走上来的身影,哪怕他们都知道,刘一辰的年纪不大,还是一个大一的学生,可是此时此刻真正看到刘一辰的时候,依旧都忍不住露出惊讶之色,震惊于刘一辰的年轻,那种年轻人的朝气蓬勃和阳光青春扑面而来。
这一刻,不少人不由得想起,当初在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的陶喆轩, 那时候陶喆轩也是受邀在这个舞台作45分钟的学术报告。
那一场报告,让陶喆轩名扬美利坚数学界,进入了美利坚数学界的主流,成为数学界一颗璀璨冉冉升起的数学家。
这一刻,不少人心中感慨,华人多英才,他们在数学界的存在感越来越强了。
刘一辰站在讲台上,看着底下的听众,虽然这里面有很多都是牛人,不过毕竟才三百人,他上千人的场都亲自经历过,三百人的场他也不会紧张,或者说不会怯场。
扶正了话筒,刘一辰整理了下发言思路,看到会务组工作人员给出的‘可以开始了’的示意之后,缓缓开口说道。
“我的论文大家应该都已经看过了,在这里我关于梅森素数分布规律的研究,会尽可能地简单讲述就好.......”刘一辰拿着一支笔,开始边说着边在黑板上写着,他的语速很快,写得也很快,行云流水,所有人都没有打断刘一辰的思路,看着刘一辰短短十分钟就讲完了周氏猜想的思路以及关键的步骤。
随后就是交流环节,因为心中有其他想法,刘一辰就限定了三次提问,整个环节结束,才过去20分钟。
“刘一辰怎么搞的,这么好的机会展示自己,不好好讲,现在年轻人啊......”田钢教授皱了皱眉头,露出不悦之色:“果然啊,年轻人嘴巴无毛办事不牢,不知道事情轻重。”
这样的舞台,是极为难得的,表现得好就会给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们留下良好的印象,这毫无疑问是属于人脉的积累。
这么好的机会,那是一定要好好把握住,在他看来,刘一辰这么做简直是浪费了巨好的机会。
“现在距离45分钟学术报告时间还有25分钟,这次来到普林斯顿大学参加此次学术会议,接触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数学游戏,这个数学游戏曾经在30年前于美利坚引起很大的反响,可惜那个游戏困扰了世界的数学教师、研究员整整三十年,至今都没能解开它,这就是著名的‘冰雹猜想’!”刘一辰对着会务组工作人员说道:“麻烦搬四块黑板到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冰雹猜想’上最新的研究成果。”
刘一辰话一出,顿时台下不少人都在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不知道刘一辰准备干什么!
能来参加这场学术报告会,自然而然在数论上都是多多少少有研究的,哪怕他们主要研究方向不一定是数论方面,但是在数论方面的造诣绝对不低。
会议会务组的工作人员同样在好奇着,不过很显然他们碰到‘天才们’更奇怪的要求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所以很快便照办了,从隔壁搬来了四块黑板。
“混账东西,他怎么可以自作主张,这里是什么地方,他以为是在燕园么,回去后一定要好好批评教育他!”台下,田钢教授脸上变得很不好看。
冰雹猜想,他也是知道的,当初到美利坚留学的时候,他也曾经想过解开证明冰雹猜想,可惜对于这种很有意思的数学现象,他最终未能作出他的证明来。
也正是如此,他很了解想要证明冰雹猜想,并不容易,而刘一辰还只是大一学生,数论都还未学透的菜鸟,想要证明冰雹猜想,简直就是不自量力。
开什么玩笑,若是冰雹猜想这么容易解决,其他学者早已解决了,毕竟解决冰雹猜想,代表着起码在国际上能够获得一有分量的数学奖项。
“谢谢!”对会务组工作人员说声谢谢,刘一辰手中握着粉笔,深深吸了口气。
随后,刘一辰在黑板上写下了第一行算式,他则是进行了解释。
而就在他一丝不苟地书写着‘冰雹猜想’证明过程的时候,会场内的氛围有些躁动。
他们都没有想到,刘一辰说的并非是开玩笑,好像是真的。
要知道,数学发展到现在,已经变得非常复杂了,每一个领域都非常的高深,和一百年前、二百年前的数学是两码事,也正是如此,现在大家称数学为现代数学。
每一场学术报告会,大家都是提前打印了论文,看了好几遍好好研究一番,听学术报告会更多的是听那些自己没搞明白的论文地方,而不是一整篇论文。
现在倒好,刘一辰要用25分钟作‘冰雹猜想’证明,结果他们都没有论文可看,没有论文看这单单看那些写在黑板上的算式以及刘一辰的讲解,谁听得懂呢?
别说是参加此次学术报告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就是那些知名的教授,除非是研究过‘冰雹猜想’,在这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不然的话谁都听不懂。
这就是现在数学,同样都是学数学的,结果只是讲的话,很多人是听不懂的。
所以也是正是如此,数学家在一个数学领域造诣达到一定高的程度,几乎就代表着权威,代表着学术地位。
不过几分钟,坐在最后两排的学生模样的人,已经是收拾了东西悄悄退场了,没办法,实在是听不懂。
既然听不懂,他们更愿意到其他会场旁听或者与外面摊位的学者进行交流,这样才不浪费时间。
至于那些坐在前面的数学大牛们,倒是没有人起身,脸上也没有任何变化,他们参加的学术会议不是一次两次,各种情况都会遇到过,而且他们其实不是关注报告者本身,而是关注的是报告者拿出来的成果。
只是刘一辰前面所写的,他们都曾经试过,心中有数,所以并没有人有其他表情。
可是当刘一辰写到第三块黑板的时候,随着一行算式写出来的时候,许多人纷纷坐直了身体,露出了感兴趣之色,很显然以前他们有研究‘冰雹猜想’的,都是被困在这里。
证明数学猜想,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山峰关卡挡住研究者,而只要没有攻占山峰、关卡,是到不了下一步的。而只要没能完全证明一个数学猜想,那么就是没能给这个数学猜想大楼封顶。
这也是为什么,哥德巴赫猜想从1742年提出之后,至今两个半世纪,这么长时间里,也有人作出不错的成果,比如1920年挪威的布朗证明了‘9 9’,1924年德意志的拉特马赫证明了‘7 7’,1932年不列颠的埃斯特曼证明了‘6 6’,1938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4 4’,1956年华夏的王元证明了‘3 4’、‘3 3’、‘2 3’,以及1966年陈景闰证明了‘1 2’,哪怕陈景闰证明了‘1 2’距离完全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只有一步之遥。
可是这一步之遥代表着却是没能证明哥德巴赫猜想,陈景闰用了30年时间也未能完成这一伟业。而世界数学界用了40年依旧也没能在哥德巴赫猜想上作出超越陈景闰‘1 2’的成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