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脉经》(1 / 1)

《脉经》

徐茂功亲自题名,亲自撰写的秘籍。

这是一套由浅入深的旷世绝学。

至少徐茂功如此认为。

但旷世绝学只卖一百两,这让李鸿儒心中很不安。

“你就说买不买吧,难得我心血来潮,才想着卖本书。”

李鸿儒满脸都是狐疑,徐茂功则是看得满心欢喜。

他就喜欢这小伙疑神疑鬼的样子。

多点疑心没坏处。

按王福畴拜托的要求,徐茂功觉得这也属于重大的教导。

毕竟没疑心的傻白甜很容易就死掉了。

“您真卖一百两?”

“真卖一百两。”

“那真是旷世绝学?”

“必须的”徐茂功点头道:“我钻研了二十年才誊写了这套绝世秘籍。”

“那您一年的报酬还真不高。”

花二十年编写一册秘籍,只卖一百两,核算下来就是一年挣五两纹银。

“那我就举债买了”李鸿儒应声道。

想想自己吞到肚子里的金银,长安城的家里还有三十两黄金打底,李鸿儒欠债不慌。

就算徐茂功放高利贷,那他也是还得起。

唯一让他有点不放心的是《脉经》。

这可能是徐茂功自吹自擂。

但对李鸿儒来说,他也没什么特别可选择之处,若是能收集一些可修炼的秘籍,总比没有的好。

秘籍不是想买就能买。

就算武馆通用的普通秘籍,大多武师还当成了宝,轻易不肯卖。

“没问题!”

徐茂功笑眯眯的看着李鸿儒。

这让李鸿儒觉得自己哪儿疏忽了,但他一时又觉察不出来哪儿不对劲。

李鸿儒前前后后仔仔细细思索了好一番。

最终勉强定下心来。

不管怎么说,除了这个月的二十两,接下来四个月的薪水都是零蛋。

而他也获得了一册秘籍。

先货后款,徐茂功真是太讲究了。

隐隐的提示感触而来。

这是一册可修炼的秘籍。

这一百两花的没问题。

李鸿儒心下顿时满意极了。

“小崽子,秘籍易看,修炼艰难,这以后一步一步的学,也要一步一步的求!”

看着李鸿儒满心欢喜的走了出去,徐茂功不由发出了一声感慨。

《脉经》确实是上佳的秘籍,具备独特的能力。

但修行《脉经》的难度极大。

这是属于入门简单,修行极为困难的秘籍。

他确实编纂了二十年,才琢磨出这册秘籍。

修炼是那个方向修炼,但诸多修炼也在他的推导之中。

这源于他所学,但也加入了诸多其他概念,是徐茂功自己求而不得的修炼境界。

自己修炼不成,而儿子又培养歪了,难于修行,徐茂功也想看看其他人有没有可能修行成功。

武人难成,文武修行者不合适,剩下便只有文人了。

凑巧李鸿儒剑术还有模有样。

徐茂功一时也动了实验的心思。

只要李鸿儒踏入《脉经》的修行,以后就必须不时前来请教于他。

秘籍可以随时回归,李鸿儒也牢牢被绑上,甚至于还有王福畴和公孙举这道关系。

徐茂功这么想想,感觉一百两也不亏。

“又省了一百两纹银!”

他心情相当愉悦,但目光扫过目录总册,他只觉那上面的数字如同千钧般重,压得心头难以喘气。

看似庞大的新帝国,内忧外患,还有江湖豪客纷争,妖魅恶鬼层出不穷。

李唐的盛世江山需要稳住。

再也不能沦落到诸侯纷争,任人宰割的局面。

这是无数人的盼望。

也被诸多人牢牢拥戴前行。

便是皇位上的唐皇也不得不负重前行。

“灭夷扫恶,应当让我大唐屹立于这四海八荒,不畏妖邪,不畏鬼神,不畏仙庭!”

徐茂功闭目沉思,边疆无数领土不断映入眼帘。

有挑衅,有小规模征战,有被掠夺,有边疆被屠城的死亡,有人成为了奴隶,也有如并州军营发生的潜伏和骚动……

他忆起回长安的决议,一颗蠢蠢欲动的心硬生生压了下来。

需要时机。

只要有一次可以抓住的时机。

大唐便会千军万马齐发,直接扫荡到底。

但在这之前,即便如他也只能不断秣兵历马,不断加强着军团的作战力和凝聚力。

“定当斩你于马下。”

他一口牙齿紧咬,目光望向汗国方向,眼中锋芒如刀一般。

在另一边,李鸿儒兴高采烈的拿着一册秘籍回匠人房。

一百两纹银就是十两金。

对常人而言,这份秘籍很贵,甚至于对李家而言,需要花掉李保国挣十年的钱财。

但在高门大户中,这份秘籍简直廉价到不能再廉价。

李鸿儒此时感谢自家是个贫困户。

知道李家是平民家庭,缺乏钱财,徐茂功绝对放水了,只是故意卡着他吊着他。

练功房传来了可研读的提示。

这册秘籍完全能用于修炼。

军营中还隐藏着落头氏,任何可修炼的秘籍便显得弥足珍贵。

如果最近没啥事,他就要吞辟谷丸了。

当然,有事也莫要找他。

有大哥李旦拦门,李鸿儒显得极为放心。

他翻动了数页,脑海中有不少迷惑之处。

《脉经》似乎属于武学,但又夹杂着术法的能力,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但徐茂功没可能随便拿本秘籍来忽悠他钱财。

何况还能被练功房承认修炼。

徐茂功就是《脉经》的创始人。

这也是李鸿儒第一次看到真传秘籍。

“发现真传秘籍《脉经》,是否进行研读?”

待得翻过两遍,李鸿儒心中稍有了解,他顿时开启了太吾的研读能力。

这是一套需要花费相当多心思的修炼学。

若非属于真传秘籍,李鸿儒觉得自己很可能难以完成研读。

《脉经》之上,有徐茂功诸多详细的标注,谨慎不亚于他写的白话文录事册。

虽然《脉经》内容有着深奥,但若是自己研读一两月,也能慢慢研读明白,成为一个理论派。

至于修行,那便是另外一码事。

做了基本判断,又对比了一番自己研读的和太吾辅助的对比,李鸿儒顿时就定下心来。

2%的初始进度亦渐渐提升了起来。

手中书页翻动,诸多内容不断辨析,又深深映入脑海之中。

从初步的印象,慢慢进入到深化理解,又到完全掌控。

李鸿儒慢慢开始通透理解这册秘籍。

他心中也有着震荡。

开始明白徐茂功为何要拿文武双全的兵部尚书来做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