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汉唐集团的捕鲸文化{十}(1 / 1)

我们的1649 小样有型 3475 字 2023-09-23

钱守国第二次来笨港,是因为郑家集团提出来要与潘家一起建码头的事情。

汉唐集团以实际行动来大力支持这种投资台湾,建设台湾的行为,并且结合两家在修整笨港地区公共道路的贡献上,做出了许诺,在笨港码头建成后,汉唐集团将给予他们码头五年的免税期。

有不太懂行的技术员调侃汉唐集团的财务公司,说:“你们这也太黑心了吧,人家把笨港周边的土路统统都平整了一遍,妈的,一下子都是能动用上千的劳动力,干活还不用给钱,纯义务奉献,管饭就行,郑家真牛逼。

不过,咱们只给五年免税期太少了吧?到时候别让人家古人笑话咱们小气……”

当时财务公司的回答很简单,看经济发展,要有动态的眼光……

钱守国经理当时没说话……从笨港的地理位置和发展态势来看,五年免税期,都有些多了。

港口,只要有了合适的码头,那就是成为一个下金蛋的母鸡——这个时期的风帆运输,是没有成本概念的。

这个时期的富户、乡绅都喜欢在自己的所在地修路架桥,汉唐集团大力鼓励这种行为,不仅给予物质上的奖励,还有精神上的奖励,两手都要硬嘛。

笨溪两岸,郑家和潘家各自都修了一条三公里多的三合土主干道,那么正好,北面的就叫郑家路,南面的就叫潘家路。

汉唐集团还提出,在整个台湾地区内,但凡是个人出资修建的道路,桥梁,在今后命名时,都会加上出资者名字中的一个字。

富户、乡绅想体现出自己的存在感,那么,汉唐集团就让他们的存在感更大些……正向推动,与人与已都有利。

汉唐集团又一次派出钱守国经理指导他们修码头。

那一阵子,三爷郑斌面对着大海,高举起双手,热情地说:“建一个百年大港……银两不要怕的……”

当时钱守国经理眼睛一翻,说:“不可能……那样的面子工程你找别人帮忙去,不管搞什么工程,我们汉唐集团都是问责制……到时候我有责任的……你别不理解,动不动就百年,百年的,适应现实的就好……”

“好吧……但听钱经理的……”

“老郑,我这人心直口快……你别怪罪,我知道你们明人要求面子大,好讲个排场……”

“老钱,我现在可是有台湾身份证,是在台湾地区有产业的人,你也别总说你们明人,明人的……”

“噢,噢,我忘了这一点……我给你好好讲一下这个笨港一期码头的设计……”

汉唐集团放弃了这里的河岸式码头,这太容易受到河流水流量的影响。

不过,它们原先的河岸式码头也有好处,那样会比较曲折,不容易受到直接的攻击……可是现在,这周边海域不能说没有海盗,但是,可以保证的是,没有成规模的了……海盗,是最好的劳动力,那样汉唐集团也可以像永胜伯郑彩那样,只管饭,不发工资。

钱守国经理给的方案是海堤式码头,在笨港的一个小海湾内填土筑堰,然后向海内伸出长堤,这当然需要先拦海,圈出施工范围……这个费人工,但是不费其它成本,特别适合郑家集团的特点……

三爷郑斌自己拿着方案看了半天,大为高兴,说:“几千劳动力投入进去……三个月可成,节省水泥不说,还把港口区内的一座小山夷平了,扩大了港区面积……只不过这开山取土所用的时间,计算得太紧了吧?”

钱守国经理说:“不紧,到时候我们提供工程爆破服务……不收费用。”

“那汉唐集团何时能传授我等爆破技术?”

“你没申请吗?”

“申请了,台湾北部地区的金明池主任向我索要一百名童男童女,而且都是要黄河以北的,我正在筹办此事,这事情不是费钱而是费事。但是现在我等心里急切啊……您要是私下里传授与我,我必以百两黄金谢之,此事一定无人可知!”

钱守国经理想了想说:“老郑,一来这技术本来专业性就强,我真的不太明白;二来这工程炸药我自己都弄不明白如何配制,三来你看我现在还在乎这点贵重金属吗?”

“嘿嘿……加上美女两名……”

“老郑,你只要照着汉唐集团的安排去做,别想着走歪门邪道了……我见过多了,现在就算是我自己遇到了,我也会说不,真心说出……看看我这人品!”

事实上,汉唐集团的总资产和每个人分红的数字一直在网上挂着,过去,那个论坛是点击量最高的地方,现在可不是了——由于汉唐集团一直是以粮本位来确定马票的价值,每个人可能拥有的大米斤数是天文数字。

三爷郑斌肃颜抱拳说道:“钱经理,你有如此做法,在哪里都会受人尊重!”

钱守国经理说:“老郑,下次别这样调皮了。”

“——”

在郑家集团和潘家集团的联手下,这笨港一期码头果然在三个月内修建完毕。

既然汉唐集团让这些明人开发这个地方,那么按千吨木头船的吃重来设计第一期,够他们用的了。

若是广州不被包围,那么潘家的生意会一直红红火火下去。

潘家在台湾笨港开了分枝的事情也不想瞒着谁,台湾货在广州也好卖,那么生意自然顺风顺水——但是战争来了。

潘家一下子陷入了危机中,他们八成的进货源被生生掐死。没有了传统而且坚挺的丝绸、瓷器、茶叶三大件,他们拿什么与别人交易?

潘家的家主当然要跑,事实上,无论什么时期的商人,就像是破船上的老鼠一样,往往总是能第一个感觉到危险,往往第一个跑掉。

在鞑虏南下,打破了南雄时,就已经有商人开始跑了,这样的商人往往都是大商人,他们大多拥有自己的海船,还真没有把何斌经理那个广发物流公司看在眼里。

如果没有汉唐集团的存在,这个时空里的相当一部分商人转到了澳门、越南、泰国、真腊、马尼拉、巴达维亚等地,后来局势安定下来后,有回到广州的,也有就在当地落脚的。

但是,现在他们多了一个选择,台湾,去台湾吧,台湾货是好卖。

台湾汉唐集团针对这种状况也启动了战时管理计划。

当然,他们也早就做好了相应的准备,直接在热兰遮码头分流了船只,让河口、高雄、基隆也参与接收这些商人,此时还没有到移民高潮时期,正好全当成练手了,让他们上岸后再自由流动吧。

笨港码头的修建,让汉唐集团多了一个选择。

潘家家主的海船直接停靠在有自家一半产权的码头上,随着他同往的商人们当时无不佩服潘家家主潘择臣的眼光——这是多么超前啊!

从下了海船到潘家大院的一路上,潘家家主潘择臣享用了众多真心实意的马屁。

这种心情真是好——看见了两个儿子潘琦和潘峰前来迎接更是让他高兴。

但是,他却故意对这两个儿子不冷不热,却对前来迎接的郑家三爷郑斌大表感谢——不知道的人,听他的话,都好像一直是郑斌在照顾这哥俩,全是郑家在给这哥俩的面子。

全场的人都知道这是为什么,但是没有一个人去指出正确的事实,这两家只不过是合作关系而不是谁领导谁,谁照顾谁。

广州城之战,对广州这个几近千年之城的贸易,是毁灭性的打击。

虽然鞑虏没有能力封锁广州城的水路,虽然鞑虏没有能力力克广州城,但是,广州城的周边地区啥产出也运送不出来了。

在真实的历史中,广州之战能打将近一年,这当然与鞑虏无力封锁水路有关,他们切断不了广州运送粮食的道路——高价买,总会有勇者送去的,他们也可以出去采购。

但是那些靠着周边地区提供产品的货源就不复存在了。

可是,在福建,当时的郑家有漳州和泉州这两城的三角地区,传统的三样,全有。

所以,郑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现在,货源是生命,是发展力了。

三爷郑斌如何不懂得其中奥妙?他对潘家家主同样是礼节周到,对其他同行的商人也是有答有应,丝毫没有轻傲之意。

一行人在三爷郑斌、大公子潘琦、四公子潘峰的带领下,先去了汉唐集团在此地设置的笨港海关登记。

这个笨港海关是随着笨港码头成立后才正式成立的,是由蓝翔学校出品的人员来工作,由明人安保队员保驾护航。

开始时还算正常,计算好本港进出货物的数字,收取各项税物,或者列出统计表让郑、潘两家的主持之人签字认可就行。

说句闲话,郑家集团和潘家集团对汉唐集团的税务那是全力支持——商人,无论在哪个地方经营,没有一个不知道要交税的,但是像汉唐集团这样,总是用大字把各种货物的收税标准列得清清楚楚,而且还完全照做,这一点,他们闻所未闻。

三爷郑斌就此事也密信于大哥永胜伯郑彩,声称,如此做法,布诚信于天下,收万商于我郑家。

大哥永胜伯郑彩思量了几日后,万分小心地回信说,汉唐集团可以如此,我郑家不可以这样做。

利于天下,收万商之心,却不利于我等,万一临时有难,我等如何加税?反而更是打我郑家脸了,我郑家总不能说好之后再突然加税吧?不可太不要脸了——而且有变之时,总不能动用我郑家根基吧?

里里外外就是这意思了。

三爷郑斌想想,也只能叹了一口气,大哥将那些自家的银库里的银两看重了。

当时,笨港海关突然有大批商人涌入,尽管也有过事先通知,那些人也还是乱了手脚,第一次经历。

还好,有三爷郑斌和潘家两公子在,无论那些办事员的动做多慢,明人商人表示情绪稳定,这还正是与三爷郑斌沟通之机呢。

PS:感谢老朋友yezhongye、美乐芝、酒后不乱性、guozhiyin、Omega3、黑暗de空气、书友2520728的支持,欢迎新朋友用户84393818的到来。也谢谢以各种方法来帮助这本书活下去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