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里,法正与刘晔留了下来。法正低叹道:“陛下,此举,恐怕施行起来会困难重重!”
刘协微笑道:“任何制度施行起来都会有困难,特别是刚刚开始之时。朕也清楚,这么做,对于世家而言有多大损害,但是二位也知道,如今这个察举制度的弊端!且此作法,亦非无史可鉴,朕不过是恢复前制罢了!”
刘协所说的不是没有道理,察举与科举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那就是考试。
没错,察举也是需要考试的。先由地方举孝廉,然后再统一考核,选拔调任官员。简单的说,就是从地方选出有资格参与考试的人才,然后通过考试,选出相应的人才,比如擅长治政的,或擅长礼法的,或律法的……
唯一与科举不同的是,察举的考生,是由地方或某些官员推荐的,而科举,那是所有学子都有资格参与的。
可想而知,由地方推荐人才,这其中会有多少猫腻。这也是为何袁氏门阀可以门生故吏遍天下的原因。
而科举,几乎是直接将察举制,从根上铲除。这一制度的推出,那些世家大族们,还能安坐如山吗?
虽然这个制度很好的扼制住了士族门阀的发展,可是真正要施行的时候,法正难免会患得患失起来。一边担心刘协会被众士族敌视,一边又觉得这样做,实在太刺激了。
当然,他才是那个顶在风口浪尖上的人,谁叫这是他首先提出来的呢!即便这是刘协让他做的。
……
法正与刘晔告退之后,刘协来到嘉德殿,这里是刘协平日休息与处理批阅奏折之所,可以称得上御书房。
张谦此时已经等在那里,身为新一任的大内总管,张谦做事比以往十常侍可要认真多了,因为刘协所展现出来的气质与威严,让张谦不敢乱来。
刘协将选秀之事托付于他,这么肥的差事,若是他想,绝对有大把赚钱的机会,可惜,他不敢!“奴婢叩见陛下,吾皇万岁!”看到刘协到来,张谦恭敬的跪拜而下。
刘协伸手虚扶,“爱卿平身!”
关平与吕蒙二人在嘉德殿外停下,一左一右守在殿门外,刘协则带着张谦进入书房,坐定,问:“爱卿,选秀之事,还顺利吗?”
“回陛下,一切还算顺利,只是有些人因此有些不满!”
“呵……都有哪些人,说说看!”
“赵家,王家,杨家,张家……”张谦躬身低语,“奴婢按照陛下的吩咐,凡与陛下指定的朝中大臣有所牵连的秀女都打发了回去,但是……那些秀女素质确实都不低,是以,借口实在难寻……”
“呵……借口难寻!张爱卿,你是不是想说,你的办事能力有所不足?”
刘协的笑容让张谦的身子微微一颤。吓得张廉直接跪地,疾声道:“陛下放心,一切都已办妥!”
“好了,平身吧!把那些秀女的资料呈上!”
“喏!”
张谦选出的秀女只有三个,这是刘协吩咐的,另外五个还准备着嫁给他呢!这三个秀女,为首的,就是来自黄家名叫黄茗的女子。资料上说,黄茗是黄权的妹妹,年不过十四,让刘协心里微微摇了下头,萝莉啊!
刘协隐约记得,不知在哪里看到过,历史上黄权似乎有个妹妹,而且这个妹妹后来还嫁给了张三黑子,也就是张飞那黑厮,而且据说还是赵云那厮做的媒人。也正因为如此,刘协才会有所记忆,只是这记忆有些模糊。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要知道,张三黑子的那个原配夫人夏侯氏,如今也没出现在他身边啊!历史因为他的出现而改变了许多,这些小小的变化,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黄氏是需要拉拢的。
第二个,名叫董琳,是执金吾董承的女儿,跟他同年,十六岁。历史上,这个董琳也是刘协的老婆,史称董贵人,只是后来因为衣带诏的事情,而被老曹所杀,要知道,当时的董贵人,已有身孕。
第三个名叫费姝,年十七,乃费氏之女。这里的费氏,可不是江州费氏或者犍为费氏,而是江夏费氏。江夏费氏也是名门望族,说起来,这费氏与刘璋还是亲戚,刘璋之母,就是来自这江夏费氏。
历史上,而后来的‘蜀汉四相’当中的费祎,也是来自这费氏。刘璋之妹,后来也嫁给了费祎的族叔,也是费伯仁的弟弟费观费宾伯。同时,若不出意外的话,这费姝,也将会是刘璋的下一任妻子。
看起来辈份有些乱是吗?刘协可是刘璋的子侄辈。但想想历史上曹丕纳刘协的女儿为妃,孙权纳徐夫人,就知道这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了。除非刘协把刘璋之嫂吴苋给纳了。
而这费氏,本来是在江夏,但之前刘璋之母与刘璋挂掉之后,费氏费伯仁前来吊丧,得到刘协重视,于是费伯仁便将费氏从江夏迁到成都来,也因此,费伯仁让妹妹费姝参选秀女……
其实这三人,都是刘协暗中交代张谦的。至于其他秀女,虽然其中有不少貌美的,但依然被刘协打发回去了。
一是这些秀女之中,难免有一些是被迫无奈参与的,身受那些世家望族的控制,刘协懒得去堤防她们;二是身为宫中秀女的命运,刘协清楚的很,与其将她们留下浪费青春,不如将她们放回去;再者,刘协如今最想娶的可不是那些在历史上没留下什么名气的女子,而是蔡琰、大乔、步练师这些女子。
皇帝找老婆跟找妾,那仪式是完全不同的。找老婆,也就是找皇后,礼仪程序与普通人找老婆的礼仪程序没什么不同,但是更为隆重与浩大,场面那就不用说了,正常情况下,谁的排场敢有皇帝的大呢!
至于纳妃,其实跟普通人家纳妾没什么两样,礼仪不是那么注重。
是以,这些事情,刘协都交给张谦去处理了。
而张谦心里非常明白,那几位住在锦乡馆中的女子,对刘协有多重要,或者说刘协对她们有多看重,是以即便这种事情可以比较简单点处理,可他依然不敢怠慢,更不用说其他三个有强大背景的女子了。
是以,这次刘协纳妃,场面上不算浩大,但礼仪上却不会缺少。
而就在张谦忙着给刘协他们算良辰吉日之时,成都上下,刮起了一阵旋风。
旋风的中心,便是刘协举办士人科举一事。因为许多士人在得知此事后,都觉得刘协在侮辱他们,将他们把那些低贱的匠工合为一谈。于是,有不少士人直接表示,他们不会参与这次士人科举,准备直接打道回府。
这事,很快便传到了刘协的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