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那天晚上洪锦阳没有狗急跳墙,那么以杜将军爱面子的性格,多半是会帮他遮掩的。不过后来事态的发展倒是慕君彦最喜闻乐见的——杜将军交出了兵权,下面也没有什么人再敢出来蹦跶,莞军的形势一片大好。
一个月后,莞军发动了对闵州的进攻。
其实在这之前闵州已经受到了一次疯狂的经济冲击。
身为云家现任的掌舵人的云梓骞忙得不可开交。几天前,洋人再一次搞倾销,用廉价的布匹、雪花膏,以及一些日用的洋皂、洋火、洋烟、洋烛、洋油来冲击闵州的经济市场,相比较国内传统的东西,这些是比较好用,而且最重要的是便宜!便宜到普通的民众能够消费得起。
那些一直穿着粗布衣服的,这一次都买了好多洋布,囤积的洋布够一家大小做几年衣服了,短期之内根本就不会再去购买布匹,即便是你的布匹质量再好,再精美,但是落在普通民众眼里,没有洋布来得便宜。
而那些一辈子没有抹过雪花膏的女人,也都一次性买了好几瓶,抹上了香喷喷的雪花膏,黄脸婆在男人眼里都变得又白又美了。许多家庭用高端的洋烛代替了煤油灯,女人洗衣服用上了洋皂,男人抽上了洋烟,大家再也不用火石火镰子了,而是用上了方便又省事的洋火,划一下,“嗤——”的一声,一小簇火苗就出来了。
云家也在这次经济浪潮中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因为云家从事的是布匹生意,仓库里积压了很多布匹。
当洋人开始展开倾销的时候,旁人尚未觉得,云梓骞是留过洋的,知道资本主义的经济走势。他只感觉到了一股滔天的巨浪即将兜头扑来的危险,趁着倾销才刚刚开始,便联系了他的好友史密斯医生,想要将仓库里囤积的一些布匹卖给洋人。
不过很不幸的是,史密斯跟领事馆的人不是很熟。而这件事是几个国家联合起来,想要瓜分闵州的市场,蓄谋已久,根本不会因为某一个人而改变。最后洋人虽然答应可以从云家购进布匹,不过他们本来就是用来倾销冲击闵州市场的,所以价格压得十分低。最后云梓骞和管家云福商量着这个办法行不通,想要将云家仓库这些布匹销售出去,除了制作成衣就是销往内地。然而因为闵州的洋布便宜,周边一些地方的人也赶过来买了好多。
这一次的经济大潮给云家带来的唯一好处,就是洋人为了抢占闵州的市场以及对十三铺码头的瓜分,重新注入了一批资金投入到卫良港码头上,使得因为汛期停工的卫良港码头恢复了修建。而云梓骞挪用了其中的一小部分资金,支付了工人工资。
趁着这次洋人的倾销运动,云梓骞求见了蒋世勋,向他剖析利弊。洋人现在将东西以很便宜几乎不到成本的价格卖给华夏人,看上去是给了华夏人天大的好处,可是随着他们的倾销,闵州的民族企业必然会被挤垮,到时候闵州的经济就会陷入瘫痪,大家只能依靠洋人生存,到时候洋人必然会轰然物价,引发通货膨胀。
蒋世勋还不知道通货膨胀是个什么意思,不过这时候蒋立志却帮着云梓骞说了一句话,跟他父亲打了个简单的比方,说:“好比现在一块大洋能够买很多东西,但是如果洋人挤垮了闵州的经济,到时候我们想买他们手里的东西,他们就会抬到十块大洋,甚至更多。那时候,我们一块大洋可能只能买到一张草纸。”
云梓骞想不到蒋立志竟然会有这样的见识,对于通货膨胀的解释堪称完美,看来他也并不像外界传言的那样,是个什么也不懂的绣花枕头。
然而蒋世勋能够在闵州呆这么长时间自然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他面上不动声色,看上去像是完全不知道这次经济危机的厉害,命人送云梓骞出来,其实也就是变相的把云梓骞撵了出来。但是在他出门的时候,蒋立志忽然对他做了个口型,他在回去的路上一直琢磨,像是“放心”两个字。
到了傍晚,洋人的倾销运动已经愈演愈烈。那些华商会的理事哪里见过这样的阵势,全都手足无措。这个时候反倒是云梓骞站出来,提出了“抵制洋货,抵制倾销”的口号,发动大家广泛张贴广告,但是因为他太年轻了,华商会那些老家伙都是人精,这个时候谁还不明哲保身?根本就不听他的。这样的事情做起来事倍功半,所以云德开还是事事都得出头去做。
连日的会议和奔波令云德开的的旧疾又犯了,身体每况愈下。
面对这样的日子,云太太常常在佛像前一跪就是半天。
云梓骞独自面对这样的大事,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只能拍电报给远在山城的慕君耀。在慕君耀的提议下,他去学校演讲,鼓动学生回家游说家长,一起抵制洋货,但是收效却不大,因为再好的说辞也比不上实际利益带来的好处。
然而几天之后,这些激进的思想终于在高校中酝酿成了学|潮,闵州大学、闵州交通大学、闵州政法大学、光华公立大学……几乎在闵州排的上名号的大学学生都走上了街头,高举标语,示|威|游|行。
而众多受到了经济冲击的民营企业开始停工、裁员,进而导致了大规模的工人罢工。
这一次洋人的倾销毫无预兆,没有任何风声传出来。闵州终于在十里洋场、歌舞升平之下,掀起了第一次巨大的海啸,财政赤字,经济瘫痪。
银行门口天天挤满了人,然而他们现在手上的一堆存票,全部都变成了废纸。
而在这个时候,慕君彦的十个师悄然抵闵,对闵州发动了第一次攻击。与他同样有着霸占闵州思想的东莱人,这个时候也趁火打劫,开始打着保护闵州,保护租界的名义,在闵州屯兵,同时借助蒋世勋手上的兵力,与莞军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杀。
而闵州的百姓,真正的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