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高季昌上书请求出镇延州,不过奏书在崇政院时就被敬翔等人给否决了。
对敬翔来说,中原这处是非之地迟早要沦陷给吴国或者晋国,梁国的唯一出路就是关中,而要守住关中,就势必要守住关中以北的延州等地。
这样一处对未来梁国极为重要的地区,敬翔等人怎么可能会将其交给高季昌这么一个野心勃勃之人呢
可惜敬翔虽然名义上是梁国宰相,但实际权利并不掌握在他手中。
他虽然否决了高季昌的提议,但在张汉杰等人的坚持下,奏章最后还是呈递给了朱友贞。
不过那时候正是与李茂贞议和的关键时期,所以朱友贞对高季昌的奏章仅仅是简单看了一遍,并没有做出批示。
后来时间一久更是将此事忘在了脑后,若不是张汉杰再次提起来,他就真忘了。
“陛下,臣以为高季昌的请求可以应允。”此时,面对朱友贞的问题,张汉杰没有多想便答道。
对他来说,高季昌是不是有野心并不重要,这个年代谁没有野心
就是他自己也有野心,那就是一直得到皇帝的信任,并且永远把持梁国的大权。
在张汉杰看来,而高季昌的野心应该就是做一个实权的节度使。
只要他不造反,不谋乱,老老实实的为梁国镇守边境,就算给他一个节度使又能如何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高季昌许诺给他的巨大好处,若非如此,张汉杰也不会这么卖力的帮他说话。
一旁赵岩的情况和他一样,也是收过高季昌的好处,这时候自然要出来帮其说话。
“臣附议。延州地方偏僻,人口稀少;而许州却地处中原,经济繁盛;以许州换延州,这对朝廷来说大有好处。”
朱友贞见两个心腹都主张同意高季昌的请求,顿时皱眉不语。
最开始时,朱友贞还想着坚守中原,对于退守关中的策略没什么兴趣;若是在那时候高季昌提出来愿意用许州来换延州,朱友贞肯定会很高兴的表示同意。
不过自从定下退守关中的策略之后,朱友贞反而想开了,中原之地虽然繁盛,但以梁国如今的实力,的确无力做到同时对抗晋国和吴国,唯有退守关中才是上策。
这样一来,延州对于梁国将来就有着重要作用,自然不能交给高季昌。
朱友贞皱眉不语,张汉杰二人顿时明白他的想法。
赵岩开口劝道:“陛下,臣以为高季昌此人虽然有些野心,但他的能力还是很不错的。延州靠近胡地,局势复杂,纷乱不休,必须要有强力人物才能镇守得住。而高季昌当年担任荆南节度使多年,守卫边境之地,颇有成效。陛下何不让他去镇守延州呢”
当年高季昌镇守江陵,虽然中间有段时间与蜀国眉来眼去,大有脱离梁国的态势;不过总的来说高季昌还是成功的起到了作为梁国南方屏障的作用。
之后江陵失陷的责任也并不能全部压在高季昌的头上,毕竟吴国势大,梁、蜀两家的联军十多万人都未能敌得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并不能因此就否认高季昌镇守江陵的功绩。
想到这,朱友贞的脸色稍微好了一点。
张汉杰接着道:“陛下,这些年高季昌在许州,一直兢兢业业为陛下筹备钱粮,提供军士,如此忠心为陛下效劳,可谓劳苦功高,臣以为可以让其出镇延州。”
朱友贞沉吟片刻,这才答道:“也罢,既然两位爱卿都为他说清,那朕也不是不近人情之人。不过朕还有一个要求,若是他能做到,那朕就允许其出镇延州。”
张汉杰心中一喜,连忙问道:“不知陛下还有什么要求,臣定当转告给高季昌,让他尽心竭力为陛下办好。”
朱友贞道:“朕的要求并不算高,这一此惠王谋反,命他率领许州的军队出征,若是能在一月之内平定叛乱,那朕就答应他的请求;若是不能,那此事就作罢。”
“是,臣定当将陛下的旨意原原本本的传达给高季昌。”张汉杰连忙答道。
一个月之内平定叛乱在张汉杰看来这并不是什么难事。
惠王的那群乌合之众竟然还敢主动来攻打开封,张汉杰相信根本就不需要动用多少军队就能将其击败。
不过在击败叛军之后,接下来的才是最关键的地方,那就是如何攻克陈州城。
&n
bsp;惠王的军队再怎么无能,但其中毕竟有不少是陈州的州兵,这些都是正规军队;而这个时代攻城的效率并不高,攻打一座城池若是顺利的话或许几天就打下来了,但若是不顺利,也有可能围攻几个月甚至一两年都不能将其打下来。
所以要想在一个月内平定惠王之乱,最关键的就是之后攻城的过程是否顺利。
当然,即便是接下来的战事不顺利,梁军未能在一个月之内平定惠王之乱,但那也是高季昌的问题,与他就无关了。
惠王造反的消息在传到洛阳的同时,同样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了宿州。
宿州城西吴军大营之内,此时气氛有些紧张。
作为右镇国军的都督,李承鼎自然是高坐于主位之上,下方各都指挥使、指挥使等将领依次肃然而坐,静静听着一位黑脸大汉汇报着消息。
“我家大王自前天起兵之后,这两天进展十分顺利,各地守军无不望风而逃;太康县县令更是直接投降我家大王。目前我家大王的军队正在雍丘停留,打算休整一日之后继续向开封进发。”
这黑脸大汉正是惠王朱友能招募的众多“英雄豪杰”之一,名为苏正初,乃蔡州豪强。
此人原本家中有些薄田,日子过得还算舒坦,不过他见如今天下纷乱,群雄并起,于是以为如今又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当听说惠王在陈州招募豪杰时,他便欣然前往应募,如今做了朱友能麾下的一个侍卫军官。
这一次惠王之所以派他来宿州,其目的并不是来请求援军,反而是请求吴军暂时不要动手。
原来,自从朱友能起兵之后,这一路上遇到的梁军的确可说是“望风而逃”,无人敢于抵抗;在这种情况下,朱友能的信心更加膨胀,觉得单独依靠自己的力量就足以攻克开封。
若是能不依靠吴国的力量就成功夺取开封,这自然更好,到时候与吴国打交道时底气都会充足不少,所以朱友能派苏正初来请求吴军先别急着动手。
“单凭他自己的力量就想打下开封”将苏正初打发下去后,李承鼎不由得失笑起来:“看来朱友能这是在担心,若是请求我军出兵相助的话,到时候这笔人情债不好还啊。”
“哈哈,这才刚刚起兵造反,距离成功还不知道差了多远,这朱友能就想着如何打发盟友,这等人物也想成事,岂不是可笑”都指挥使周邺笑道。
如今经过扩军,吴军禁军一个军从以前的两万人增加到三万人,相应的以前两个都指挥使也扩充成了现在的三个。
而周邺作为周本的长子,前些年虽然一直被周本强压着,不让他升迁太快,但没办法,这些年吴军新旧交替太快了,再加上扩军的缘故,以前的指挥使如今很多都升迁成了都指挥使,周邺也不例外。
与周邺差不多情况的还有李禅、王舆、李建勋等,如今都已经做到都指挥使这个层级;可以说现在的吴军基本上都是年轻一代将领在挑大纲,只有少数将领乃是淮南时期的老将。
当然,杨渥当初的心腹刁彦能如今也已经担任都指挥使,并且就在李承鼎的麾下,统领着一万人的禁军。
此时,听了周邺的话后,刁彦能笑着说道:“按照大王给咱们的命令,惠王原本就是被当做吸引梁军注意的弃子,而咱们的主要任务就是隐藏起来,等待时机;原本还需要担心如何与惠王商讨此事,如今倒好,咱们根本就不需要找什么借口,惠王自己就把借口送来了。”
“不错,既然惠王主动要求咱们先不动手,那么咱们正好隐藏起来,静观其变。”其他将领纷纷点头道。
李承鼎站起来,神情严肃的道:“静观其变这一点倒是好办,就算没有惠王主动提出,咱们也能找到借口;不过具体要如何突袭梁军,这才是问题的重点。”
突袭梁军,这虽然是吴军的既定计划,但要实行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
首先一点就是时间问题,金陵那边的大军即将出发,虽说一路上会尽量封锁消息,但金陵十多万大军调动,这么大的动静是很难长时间隐瞒的,最多就是拖延个六七天时间。
所以李承鼎要突袭梁军,就需要在这六七天之内完成任务。
除了时间问题外,另一个问题就是,梁军虽然受限于实力,如今将防御重点都放在宋州、亳州一线,其他地方的防备较为虚弱。
但也正因此,宋州这附近的梁军警惕心还是很强的,要突袭他们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