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我是来道歉的(1)(1 / 1)

第349章 我是来道歉的(1)

他看着她,嘴角慢慢地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因为你的小,我的大,配合得刚刚好。”

沈雨荨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待想清楚其中的含义后,她整张脸……刷地一下子红到了耳根处,“萧子靳,你混蛋。”

“男人不坏,女人不爱,不是么?”萧子靳一把拽住了她的手,凑唇到她的鬓边,“老婆,如果你不介意这里是大庭广众,我不介意继续跟你耳鬓厮磨的。”

闻言,沈雨荨才惊觉这里是旅游景点,又是旅游旺季,四周围都聚满了游客,想及此,她就恨不得钻进地洞,再也没脸见人了。

所幸,他们两所处的位置相对偏僻,旁边没什么人,所以不会被外人听见。

“老婆,你带我去其它地方看看吧。”萧子靳揽住她的腰,扳过她的身子。

这时,沈雨荨才彻底回过神,她面露尴尬,但还是挽着他的手肘朝另一个方向走去。

萧子靳再次撑起伞,体贴地为她挡住太阳光,看着身旁的她,眼里掩饰不住其的痴迷之意。

她可能不知道……她身上有非常多的优点。单从她是一名医生就可以知道,她是一个聪明善良的好姑娘,虽然刚开始跟她在一起的时候,会经常闯祸,但是她乐观开朗,积极面对生活。像她这种人,在当今社会是非常难得的。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萧子靳却觉得,沈雨荨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女人。

两人踏着颇为轻快的步伐,走到了岳镇的南大街。

一眼望去,窄窄的街道两边都是两层楼房,身处其中,抬头望天,只能看见窄窄的一线天,一扇扇木格窗帘露出原木本色。

楼房临街的一边清一色都呈平面结构,看不出每一栋建筑的特色和规模,而从后门的市河望去,家家房子都枝出河面,或重檐叠瓦,或骑楼高耸,或勾栏亭阁,或底层的近水楼台,层层石级通向河埠,或倚朱阁、小轩窗,组成一道多姿的水乡民居风光,间或有大大小小的江南游船穿行其中,人景辉映,真是中国的水乡,东方的威尼斯。

沈雨荨清脆的声音响起来,“你看,这条南大街是岳镇商业古街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大街。”

说着,沈雨荨拉着萧子靳的手就往里面走去,穿行在古色古香的南大街上,两人的脸上都不由得绽放出真心的笑容。

亲近大自然,走进历史文化古迹,实在是令人赏心悦目的一件事。

傍晚,太阳收敛起刺眼的光芒,变成一个金灿灿的光盘。

两人逛了大半天,都有些饿了。

沈雨荨的肚子咕噜咕噜地响起来,囧了她整张脸,萧子靳抿着薄唇,想笑却没有笑,“饿了吗?”

她很想说自己不饿,可她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如是还是如实说道:“饿了。”

“既然来到古镇,岂有不吃古镇特色美食的道理。”他说。

沈雨荨双眼乍亮,想到可以大开杀戒,心里都快乐开花了,“你这个提议真是我有生以来听到的最好的提议,那我们就去岳镇西北方向的那家格子餐馆吃吧!”

“既然你对这里熟悉,自然听你的。”萧子靳笑,可看到沈雨荨的手里还拿着大袋小袋的纪念品,如是说,“来,你把你手里的东西都给我拿吧!”

萧子靳手里还提着两人一起为家人挑选的纪念品,她于心不忍,“我自己拿得了,不用你拿。”

见他还想说话,她便径直朝前走去,“你快点跟上来,如果你迷路了,我也不会去找你的,知道吗?”

“……”萧子靳的视线追随着她娇小的身子而去,随后只微微一笑,也步伐稳健地跨步跟着走去。

很快,两人到达格子餐馆,餐馆不是非常大,但装潢古色古香,设计低调华丽,装潢与设计相映成辉,更显优雅舒适。

沈雨荨叫来了服务员,点了袜底酥,塞肉鱼,水晶脍,万三蹄等等特色美食。

“你一定没有吃过这些美食,是吧?”沈雨荨狡黠一笑,似乎可以在萧子靳面前大展拳脚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

萧子靳自然看得出沈雨荨的小心思,也不戳穿,还配合地摇头,“是的。”

其实,他没有撒谎,他的确没有吃过这些拥有稀奇古怪名字的特色美食。

“待会儿你就可以大饱口福了,在岳城,跟着我一起,你绝对不枉走这一趟。”沈雨荨脸上洋溢着自信美丽的笑容。

这样的她,仿佛又让他看到了当初那个乐观开朗,还有点大大咧咧的她,嘴角也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欣慰的笑意。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沈雨荨点的菜陆续送上了餐桌。服务员礼貌地招呼了两人后,就让空间留给他们俩。

沈雨荨指着那碟袜底酥,“传说袜底酥系仿宋孝宗宫廷茶点制成,形如袜底,油酥薄如蝉翼,入口清香松脆,甜中有咸。”

说着,她夹了一块袜底酥凑到他的唇边,“来,尝一口。”

萧子靳配合地吃了进去,见此,她两手的手肘撑在餐桌的棱角边,目光满含期待地看着他,“味道怎么样?”

他嚼了几口,“嗯,如你所言,清香松脆,甜中有咸。”

闻言,她咧嘴一笑,“看吧,我就说跟着我一起,绝对不会白来一趟的。”

得到了萧子靳的肯定后,沈雨荨更加积极的介绍接下来的特色美食,“你看这道塞肉鱼,它的鱼形就像河豚一样体小无鳞,其实它是把猪肉糜嵌入鱼背,油煎红烧或上笼蒸,或将猪油切块和白糖拌和,放入鱼腹,佐以酒酿和调料烹煮,喷香扑鼻,闻到没有?”

萧子靳看着滔滔不绝的沈雨荨,“你什么时候把它们都背下来了?”

沈雨荨并不尴尬,只是脸不红耳不赤地道:“很久很久以前。你也知道的,我身处岳城,长期耳濡目染,多多少少都会有所了解。小时候来外婆家经常看本地节目频道的电视广告,根本不用背就早已经对它们熟记于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