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要救她(1)
司徒皇后已是浑身抽搐到不能自已,大量黑色血液从她口中涌出,她终究还是没能说出半个字,深深看了两个儿子一眼之后,不甘地闭上眼睛,头歪向了一边。
“皇后娘娘!”雨竹大叫,哇哇大哭,“皇后娘娘,醒醒,醒醒!”
“不要!”元玉璃大叫,急痛攻心之下,他张口吐出一口鲜血,昏倒在司徒皇后身上。
“三弟!”元玉琅惨声叫,一边是母后,一边是三弟,他已快要崩溃,“母后!三弟!”
雨竹哭的上气不接下气,不过她到底不是司徒皇后的亲人,见元玉璃情形不对,赶紧道,“大殿下,他、他--”这位就是三殿下吗,看起来好弱哦。
元玉琅身子一震,母后已不可救治,怎能再容三弟出错,他立刻道,“雨竹,去请御医过来,快!”
“是,大殿下。”雨竹不敢怠慢,擦一下眼泪,起身飞奔而去。
元玉琅看着母后惨青的脸,心中悲愤凄苦,想到自此再不能与母后说笑言欢,不禁悲从中来,伏在司徒皇后胸前,呜呜哭出声来。“母后……你不要……”
突然,他身体一僵,似乎有什么事不敢相信一样,侧了侧耳,安静地听了听,目光陡地凝滞。
元玉琅冷声吩咐一旁侍候着的宫女,“母后已归天,你们速去禀报父皇,安排母后的后事。”
“是,大殿下。”两名宫女也不敢多待,惟恐大殿下发起狠来,她们受了池鱼之灾,闻言正合心意,赶紧退了出去。
元玉琅将司徒皇后抱到床上,过去关上门,再急步退回来,伸手指搭上司徒皇后脉门,少顷,他目中露出狂喜之色来:方才他并未听错,母后还不曾死!
虽说他也不清楚,为何母后喝下毒酒之后还能得以活命,不过这件事万不可让第三人知道,否则父皇一定不会放过母后。
仓促之间,他只顾惊喜于母后还活着,根本不曾细想这般隐瞒不报,是欺君之罪,略一思索,外面传来轻到极至的脚步声,他知道是手下弘义过来了,沉声道,“进来。”
弘义推门而入,只当司徒皇后已逝,大殿下必定是痛哭不已,却见他如此冷静,不禁奇怪,“大殿下?”
莫非大殿下受刺激过度,神智不清了吗?
元玉琅低声道,“弘义,你跟本宫多久了?”
弘义心下奇怪,但这么多年对元玉琅言听计从,他自不会多问,坦然道,“回大殿下,三年。”
“很好。”元玉琅眼神渐冷,“有件事本宫非做不可,但若是一个不慎,就会身首异处,你是要跟本宫,还是调离别宫?”
弘义身子一震,想都不想就答,“属下誓死追随大殿下!”
“好!”知道他对自己一片忠心,元玉琅也不多言,直接说明真相,“母后还活着。”
“什么!”弘义大吃一惊,极力压低声音,“大殿下的意思……”
“本宫要把母后救出宫去。”元玉琅眼神坚决。
就算从此母后不再是皇后,不能再出来见人,他也要母后活着,好好活着!
惊悚只是一瞬间,弘义很快就冷静下来,“大殿打算怎么做?”
一般而言,守灵三日之后,司徒皇后的遗体就要入皇陵,若是把人送走,到时候让人发现,岂非天下大乱?
“过来。”元玉琅将他招到近前,跟他耳语一番,“听明白了?”
“是,大殿下。”弘义自是听得很清楚,点头答应。既然这样,还得好生安排一下才行。
元玉琅看他一眼,“弘义,你可想清楚,此事若是不成……”
“大殿下是弘义的主人,永远都是。”弘义立即表明态度。
元玉琅呼出一口气,事到如今,也只能放下所有顾虑,搏这一回了。
承乾殿上,苏默然先一步过来复命,面有得色。他本就是小人一个,心中有何事,都会表现在脸上,自是掩饰不住的。
司徒毅站于人后,听到他的话,知道元玉琅兄弟必定未曾见上司徒皇后最后一面,心中不免悲痛,却也只能强自忍了,暗道日后必定寻个机会,除了苏默然,否则自家女儿死得可就太不值了!
“皇后已死?”宣德帝一惊,长身而起,“那玉琅跟璃儿--”
“大殿下跟三殿下晚去一步,臣死罪!”苏默然是得了便宜还卖乖,“扑通……”一声跪倒,“臣不知道皇上对大殿下和三殿下格外恩典,臣只是见时辰已到,所以……臣死罪,臣死罪!”
群臣看他一眼,忠直之士目中都露出鄙夷之色,元苍擎更是无声冷笑:你明明就一心想除去司徒家,故而才在册封大典未完成之时,就抢着毒死司徒皇后,摆这样子做什么?
不过这样也好,元玉琅兄弟只会恨上苏默然,于他而言,是好事,只不过苏默然蠢,还同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已。
宣德帝心中烦乱,然这毒酒是他所赐,也不能真的降罪苏默然,便猛一挥袍袖,“罢了,你且起来!”
“谢皇上不罪之恩!”苏默然自是装得一脸惊恐,叩了个头,战战兢兢地起身,在一旁站了。
既然司徒皇后死在册封大典之前,元玉琅必然悲痛万分,接下来还要为司徒皇后办丧事,此事也只能就此作罢,再另寻皇道吉日了。
退朝之后,出得承乾殿,司徒毅狠狠瞪了苏默然一眼,但并未多说,直接去了含章殿。女儿已死,他总得去送一程吧?这白发人送黑发人,心中苦痛,自不足为外人道。
宣德帝吩咐下去之后,司徒皇后的丧事自然是按一国之后的规矩来办,隆重之至。司徒皇后净身之后,宫女们帮她换上丧服,静静深睡于棺内。
少顷,自有人来替她做妆,之后她看上去便面色莹润,眉目如画,双唇嫣红,如同睡着了一般。
元玉琅等几位皇子、公主皆身着孝服,跪在司徒皇后棺前,后宫嫔妃与文武百官上前吊唁,他们随即还礼,一片悲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