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这么一来,究竟何时梅侧妃才能培养出可用的心腹。
同时她也忍不住有些怀疑,这件事究竟是巧合还是有预谋?
若说巧合,这也太巧了些。
梅侧妃的人与她的人还没见着面呢,却遭了这样横祸,一只凤钗引来这么大的风波,后边一系列事儿,怎么看都像是有人有意安排似的。
可是,要说有预谋,为何又只针对梅侧妃?若连自己的人也抓了,岂不是收获更大?
心中存了疑虑,萧贵妃便更不敢轻易与梅侧妃进行联系了。
而梅侧妃,也开始了更加苦逼的生活——天天在太子妃跟前侍奉。
太子妃以前懒得理她,由着她蹦跶。同时也存着个眼不见为净的想头。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还是将她拘禁在自己身边更好一些。
身为正室,想要收拾一个小小侧妃,有何为难?
很快,商行三年一度的展销会开始了。
乔小如对这展销会,已经打听到了许多相关的信息,算得上是相当了解了。
这日一大早用过早饭,她便换了一身男装,与卢湛一块儿出门。
展销会上人来人往,且龙蛇混杂什么样的人都有,那可是小偷们的天堂,不三不四的男子也多出没,卢湛怎么可能放心让她自己去?
便是她带着足够的下人他也不放心。
展销会的场地非常大,并且划分了一个个片区,以方便进场人们选择。
各个分区都是按照所参展的商品性质分,比如工具区、食品区、小百货区、瓷器区、文房区、饰品区、外邦区等等。
这是大的分区,在每一处大分区里又有小分区,比如食品区又分山珍、海货、五谷、调料香料等等;文房区自然是文房四宝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瓷器区除了瓷器还有金银铜玉器以及雕件等各种摆件;外邦区则是所有除了大华朝之外的商人所在的区域……
这样大规模又上档次的展销会,不但参展的商号商会极多,从全国各地赶来寻求合作的商家也极多。
便是不是大商家,过来瞧瞧热闹也挺好,毕竟即便是京城百姓,比起别的地方人来算是见多识广眼界儿宽的了,但是能够看到这么齐全商品的机会也不多。
这样的热闹,谁不爱看?
即便不是做这个生意的,权当开开眼也好啊!
看过了才知道这世界有多大,才知道这世上的商品有多少。
更有无数趁机兜售各种小吃蜜饯时新水果的小商贩,挎着篮子、挑着担子、或者推着小巧的小推车,在拥挤的人群中如鱼得水,吆喝着招揽生意。令这原本就人潮汹涌的街道更添几分热闹。
乔小如他们觉得自己来的挺早的了,然而真正到了地方才知道吓了一跳。
马车根本没法儿驶进去,在街口这边就已经堵上了,无数的人潮朝里边赶去。
乔小如和卢湛也只好下车,带着言小七、英九、英十二、小雪等,步行过去。
“原本就料着人多,所以才想着来早一点儿,没想到还是这么多人啊!”乔小如忍不住感叹。
卢湛一边护着她走一边笑道:“媳妇儿想先去哪儿?”
乔小如低头看看自己身上的男装,听着他口中的“媳妇儿”不由嘴角微翘笑了笑,怎么觉得这么别扭呢?
她便笑道:“我想去看看新东西!”
每次的展览区,都会有一个专门的区域是用来展览新东西的,比如新发明的工具如各种农具、犁耙、织布机等,或者新发现的某种染料,甚至新的织布技术、造纸方法,乃至于新写的书或者诗文,只要是新的东西,都可有一席之地。
当然,这也是要先去官府登记,通过官府认可那一关之后才行。
来自现代社会,没有人比乔小如更明白新技术的重要性,因此,她第一个便要去看这个。
卢湛点点头,叫来了九城兵马司的人,从官方通道直接将他们领了进屋。
这几日人如此之多,九城兵马司和顺天府都派了无数人在此维持次序。
使唤自己手底下的人,理所当然。
新物件展览区地方不窄,东西也不少,但人相比起其他区域显得少了许多。
乔小如一行人一路走一路看去。
虽然大开眼界,惊叹赞叹不已,但是却并没有遇到什么令她心动的。
大华朝太祖皇帝对于发展创新技术还是比较重视的,每个省份都设有专门的研究院,每年朝廷都会拨下一笔银子专款专用,用于下边的人作为研究费用。
可太祖皇帝之后的皇帝,显然都没有如太祖皇帝这般的这种意识,如今虽然每年还是会拨款下去,但那些款项用到什么地方,就不得而知了。
因为少出成果,许多大臣进谏撤销这一项用度,如今虽然没有撤销,但往下拨放的款项就更少了。
但是,进行研究的人依然不少,因为可以凭新技术、发现的新东西去官府登记,只要得到官府的认可,便可以得到一大笔赏银。
或者,手里掌握了什么新技术,可以找相关联的、需要的商家进行售卖,也能有不小的收入。
也正是新技术有了这两条销路,所以今日出现在此处的并不是那么多了。
看见一个摊子是卖书的,乔小如原本只因为逛了这么久只看见他一个卖书的有点儿好奇便多瞟了一眼,谁知瞟了这么一眼便眼睛一亮。
这是一套关于西方商略、商道、商业管理方面的书籍,在大华朝似乎还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东西。
乔小如当即上前询问。
摊主刘顺儿露出几分犹豫,最终咬咬牙,要价一百两。
惹来周围摊主阵阵笑声。
乔小如却压根不还价,反而给了两百两,说值得这么多。
东西方商业理念的碰撞,必定会令自己手下一批掌柜管事、大伙计们茅塞顿开、醍醐灌顶,对于管理人才的培养有极大用处,区区两百两,对比这可算不得什么。
刘顺儿和周围摊主都愣住,刘顺儿更是大喜,谢了又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