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银行资金(1 / 1)

钢铁时代 十年残梦 3310 字 3个月前

王荣民打的就是这个注意,对于任何地方来说,要想开发,最初的必须是资金,没有足够数量的资金,开发根本就继续不下去,在工业化的时代,游资只是一部分,还没有达到后世那样海量的程度,都是一些家族或者是大家子弟拿出来是实验的,这笔钱在他们家族之中,并不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孤注一掷的不是没有,可是很少。

类似中南省的这种情况,哪怕中南省有的克拉运河这个难得的利好,被王荣民利用到了极致,可是要想快速的推动中南省的发展,需要的资金是一个天文数字的,否则的话,对于中南省来说,就只能够有一个选择,那就是等待克拉运河贯通,再加上一些钢铁和石化的初步投资,慢慢的来累积的话,需要的时间最少是十年,甚至二十年。

无论是石油,还是交通,再或者是钢铁制造,都是资金回报率相当高的项目,从某种意义上面,可能三四年的时间,就能够回收成本,然后开始扩张性增长,就一如杨元钊当年在包头做的那样,在短时间之中,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促成经济的倍增,换做任何人,都会选择这样的方法,稳妥又安全,没有任何的危险性,唯一需要等的就是时间。

王荣民可以等十年,却不可能等二十年,他的岁数相当的微妙,20年之后,就会到60了,如果不能更进一步的话,等待他的时间不多了,中国不同于封建社会,土地太大了,而且事物繁杂,在杨元钊的建议下,未来的国家首脑,不可以超过75岁,这样保证最高的领导人,有一个清醒的头脑,这样的限制,对于中国目前,绝对的少壮派来说,不是问题,一些省的领导人,甚至只有30多岁,可是对于王荣民这样,已经到了39岁年级,就相当的微妙了,只要在中南省耽误的时间超狗10年,就直接减弱了他登顶的可能性,这是王荣民不愿意的。

为了能够走上那一步,他必须要拼了,用尽可能的方法吸纳资金,甚至开始打银行的注意,立足于克拉运河,把整个中南省的盘子做大,一个投资在110亿以上,配套的总投资可能会超过1亿的项目,对于中南省的推动力有多大,可是在没有成功之前,连带着中央的配套只有70亿,其中大部分还要落在交通和克拉运河本身的前提下,谁敢一下子在石化项目上面砸下180亿。

冒险归冒险,后遗症也有后遗症,可是最终王荣民赌赢了,在他的努力之下,还有种种的机缘巧合,就真的成功了的,之前的计划,带来的是游资和一些热钱,银行的资金,才算是定海神针,作为省长,从他的渠道之中,影响的最多只是个人的资金,还有一些家族和投机者的资金,当大量银行团最终注入的时候的,整个中南省的发展再也没有任何的阻挡,投资100亿,每年3050的资本增长和投资400亿20的资本增长,这完全是两个概念,中南省这个盘子,一下子在1916年被做大了。

王荣民的手中,有一个表格,其中纪录的最多的就是大型企业和银行,大型企业中南省几乎没有,唯一可以称之为大型的,就只有铁路项目,中南铁路局是中南省盈利最多,规模最大的大型国企,那是挂在中央铁道部的下面,至于银行中南省在1916年之前,整个省只有31家银行,分属于4家大型商业银行,他们基本上只是在曼谷设立了分行,然后再金边,万象,河内这些大城市设立了一些代办点,用于吸纳资金和发放贷款,只是一个最基本项目。

从克拉运河的消息提出来之后,4大商业银行在中南省开始扩张,基本上地级以上的城市,都有分理处,只是这一项,就给中南省增加了600多家银行网点,密集程度不但追上了整个中国一流的省份,甚至微微有所超出,毕竟中南省是拥有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总人口超过了8000万的庞大省份,各种的地市众多。

如果只是4大商行,他们虽然每一个都庞大到了极点,可是涉足的省份众多,哪怕中央倾斜,也不可能把大部分的可用资金,都投入到中南省,有少许的倾斜已经不错了,事实上,四大商行都批准了50亿的额度,加起来是200亿左右。

在中国,没有美国那样,几千家银行那么多,那么的可怕,可是一些超级大家族,发展到最后,几乎必然的要涉足银行业,没有一个银行为工业企业保驾护航的话,只是一个融资的问题,就会占据企业大部分的精力,很多情况下,高速发展的企业,他们在一定情况下,只要有资金,就能够为资金创造价值的,一个有足够吸纳能力的银行,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各大家族控制的,还有除了四大商行之外的最少30多个地方银行,纷纷看到了卡拉运河的机会的,开始在中南省设立网点,大量的分理处和分行出现了,中南省的银行网点,很快就超过了1000家,在金融领域上超过了二流,有了一流的影子。

四大商业银行来说,他们必须在中国每一处地方设立分理处,因为克拉运河不过是加快了这个速度,其他的30多家银行,无论是知名度,还是政策性上面,都不如这些商业银行,他们不可能在每一个市县乡都设立分理处和办事处,那样等于是极大的浪费,在每一个地级市设立一个分行和中心,他们相对于四大商行,吸纳存款的能力不高,根本任务在于放贷。

只是4大国有银行,就带来了200亿的贷款,而30多家银行,平均每家差不多20亿,虽然每一家都没有四大商行这么多,可是集中起来,数量就相当的庞大了,加起来达到了600亿,这么庞大的贷款规模,直接落地到了中南省,现在还没有放出去,可是为来,是肯定要花出去的,这部分钱,只要是花在中南省,就必然可以让中南省的发展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王荣民当然了解这一切,对于用好这笔钱,是深信不疑的,既然是有大批的贷款在,对于贷款的尺度,就可以放到相当的程度,他权衡之后,很快,就做主,把中南省的全部铁路都给质押了,他质押的并不是全部铁路,毕竟,这些都是中央投资的,可是中南省因为作为地主,加上一些其他方面因素,他拥有整个中南省铁路的40的份额,超过8000公里的铁路,都已经完成了双线和三线的铺设,40的质押,也算是一个庞大的标的物,虽然之前中南省的发展一般,可是未来必然会有一个较大的增长。

这一点,众多的银行也是认可的,可是对于未来预期,略有不同,四大商业银行家大业大,他们的估计略显保守,倒是一些其他商业银行,激进了许多。在走过了众多的商业银行之后,最终落到了交通银行,交通银行给了最高的溢价和融资额度,贷款的总数超过了35亿,也是所有银行之中放贷数量最多的,比最少的工商银行起码多出了17亿,几乎是一倍的样子。

这让王荣民非常满意,这也几乎是交通银行几乎所有在中南省的放贷额度,直接让王荣民获得了35亿的资金。他本身就是玩金融的高手,之前只是受困于没有钱,现在35,一些被铺开了,中南省百废待兴,8000万的民众,不少还是从事着种植业,少部分从事工业,还是从内地承接的转移产能,甚至还有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企业。

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不能说中南省不发展了,从西北崛起到现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已经逐步的从国内开始淘汰了,或者使用一些俘虏之类的,或者在一些偏远的,或者新附的地区,原因很简单,内地人工成本太高了,即便是中国改进了这些企业的工艺,让单独一个人的产值大幅度的增加,也有些追不上人工上升的成本,这些人工投入到机械制造,精密加工,甚至是电子和半导体这样的行当,获得的价值会更大,中国已经是实际上面,开始了产业和产业转移的过程。

之前中南省作为农业大省,人口众多,把一部分的劳动力放在劳动密集性的企业,那是无可奈何,可是现在,有克拉运河打底,无论是石化企业,还是别的一些新兴企业,都有了发展的基础,他不会拘泥于这些,甚至一些占用人口太多的劳动密集性企业,他会逐步的淘汰,把人力投入到高附加值,高产值的行业上面。

之前没有资金,现在多了35亿,他不会在石化行业上面锦上添花,而是会投入到钢铁项目上面,不单单是普通的钢铁炼化,还有特种钢铁项目,特别是后者,这才是真正的高附加值,高产能的项目,至于投入,35亿的基础投入,加上游资和银行的支持,他相信拿下钢铁研究所超过12个优质合金的配方,没有任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