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反季蔬菜(1 / 1)

钢铁时代 十年残梦 3111 字 2023-09-23

德罗巴来到了包头,起初也被包头落后震惊,可是这已经是一年之后,包头已经初步展现了属于工业城市的那种风采,一定程度上面,拥有初步的工业化。实验室里,工业集中地,各种各样的设备,尽可能满足德罗巴的需要,只要德罗巴能够对硝酸工厂进行改进,提出更高的,也是更强的方案,这个军火专家果然也不负所望,合成氨制作硝酸的工艺,是一种新式的工艺,从某种程度上面,是德罗巴毕竟是军火方面的专家,在之前包头的合成氨生产的基础上面,提出了更加创新的想法。

这个想法是一个天才的想法,之前从来没有人想过这样,这等于是彻底推翻了之前硝酸生产的一些限制,用另外一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并且这个想法还成功的通过了实验室试验,可行性非常的高。

超过300万美元的投资,各种设备的更新和改造,这需要极大的魄力,杨元钊几乎是一手拍板之下,决定投入了。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硝酸之余中国的巨大作用,也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未来,5年之后,那一个在欧洲打响,先不说包头有没有别的心思,这个要走一步看一步,在那个时候只是出口军火,就能够赚到几倍的利润,别说是300万,1000万,杨元钊都愿意投入,只要能够达到既定的效果。

庞大的投入,让德罗巴非常的满意,并且进一步的延伸起来,很大程度上面。借用了包头现有的设备,或者,对原有的设备,进行了稍微的改进,这样。耗费的工时非常的少,在原有的工厂基础之上,只用了不到2个月的时间,就已经建成投产了,这样的速度,也是创造了硝酸工厂的世界速度。要知道,一个万吨级别的硝酸工厂,从设计到投产,世界上最快的,也会超过10个月。一般情况下,都是以年为单位来计算的,偏偏的是包头的基础和德罗巴的创意,造就了这样的速度。

新的硝酸工厂,周围设置了相当大隔离区域,这根之前的有明显的不同,其实当月生产能力超过了100吨的时候,工厂就已经在包头之外了。硝酸工厂特有的气息,绝对是跟其他的不同的,来到它的旁边。就闻到了挥发出来的味道,有些是氨气的,有些是硝酸的,有些刺鼻,所以硝酸的工厂,从某种程度上面。是远离市区,是在包头的下风下水。这样防止污染影响到包头市区。

全新的工厂,设备已经安装好了。工人直接从原来的硝酸工厂之中抽调,几乎不用怎么培训,就能够派上用场,这是德罗巴最满意的地方,当机器轰鸣的声音响起,新的工厂正式的开始生产了。

看着任务菜单之中,向前迈进了一节的进度,2000吨单厂的硝酸任务,完成了差不多40%左右,行百里者半九十,1200吨似乎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进展,听说实验室里面,硝酸组以德罗巴为中心,继续深挖这个方面,预计可能在半年之内,把硝酸工厂的生产效率,提升到一倍的水准,那就是2400吨的月产量。

虽然对于这个计划,心中打了一个折扣,可在杨元钊的心中,多多少少的在想,如果可以完成的话,这个产量,绝对可以完成一体机之中的任务,这是又一个任务的完成,其实杨元钊现在已经不在注意,是否能够完成那个组合任务了,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一些零星的任务的完成,在一体机升级的进度条上,已经走**成了,这个硝酸工厂的完成,估计能够走到九成五的样子,等待2个月,跟一次性的升级完成,这似乎没多少区别,对于组合任务的怨念,除了他所占据的两个任务的位置之外,就没有别的了,相对于它,更加郁闷的还是那个大学的任务,已经一年多了,还是那么的站着,一点都没有完成度,这个时代,建立一所大学,而且是一体机所认可的大学,会有多困难,天知道要过几年才能够完成。

不知不觉之下,已经进入到了秋季,秋高气爽,距离棉花收割的日子,只有两个多月了,包垦公司以别人难以想象的效率,不但完成了几百万亩的棉花种植,进一步的完善了温室大棚,甚至完成了新的项目。

棉花是挣钱,可是城郊的土地,没有选择种植棉花,而是变成了温室大棚,从去年的冬天开始,借助着温室大棚,有选择的种植反季节的蔬菜,是农业实验室的重点,对于杨悦来说,研究棉花和小麦,水稻等的高产作物,才是他应该做的事情,可包头的实际需要在那里,哪怕是他也没办法改变。

现在的包头,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包头之中,已经变得特别的庞大了,人口逼近了40万人,几乎是整个包头周围,200公里之内的人们,都被集中到了包头,甚至大同,绥远方面,穷苦的人们,都会选择来到包头找工作,接近30万的固定人口,还有十多万的流动人口,包头一下子发展成了这个时代有数的大城市。

大城市,不单单需要富庶,也需要充沛的供给,包头靠近蒙古,肉食方面,一点都不缺,肥美的蒙古大草原,养育了无数的牛羊,包头有这个资本,购置这些牛羊,牧民们从原来的只是售卖毛皮,变成现在,直接的售卖肉类,甚至还有商队,直接的找到牧民们购买。

繁盛的需求,每隔几天,都有一批牧民赶着牲口前来,目前包头周围的300公里,是绝对的安全区,没有一个马匪,敢在这个区域活动,一旦露头,等待着他们的就是灭顶之灾,在绝对的安全的情况之下,哪怕是辛苦点,牧民们还是愿意,赶着牲口来到包头交易。

30万人的大城市,拥有着十几万收入丰厚的工人,需求几乎是无所之境的,虽然蒙古草原草木肥美,物产丰富,也未必供得上越来越旺盛的需求,包垦公司,还有选择的推动多重饲养,集约化,工厂化的养殖,虽然在肉类的质量上,不如草原上面的放牧,一定程度上,却是解决肉类的关键。

肉食解决了,之前是穷苦人们的工人们,第一次发现,自己的工资,如果只是买肉的话,是可以敞开的吃的,这种情况下,物以稀为贵,蔬菜和其他的食物,就成为了追逐的焦点,先是一些商人和有钱的地主,最后发展到高级工人,最终在整个包头铺开,蔬菜第一次卖到了比肉还要贵的价格,这是包头的第一次,也是整个中国的第一次,虽然只有几种比较难得,甚至是反季的蔬菜,特别是一些传统的贵重细菜,让包垦公司看到了机遇。

反季节的蔬菜,是温室大棚的种植技术,这个在杨悦的实验室之中,很容易解决,过去的一年时间之中,已经进行过超过4季的实验了,当包垦公司找上门来的时候,让实验室里面,对于这个方面最熟悉的进行指导,在良种培育基地和育种基地之外,又兴建了30多万亩的温室大棚。

蔬菜,只要给以良好的阳光和温度,还有特定的环境,生长起来是非常快的,特别是一些常见的,比如大白菜,萝卜,还有小白菜,茄子之类,种植简单,只要注意温度环境就可以了,大概在4月份,青黄不接的时候,大量秋冬才出产的蔬菜,大幅度的上市,一下子引发了整个包头的**,有钱的商人和地主们购买,有钱的工人也购买,一亩地的收益,第一次的超过了棉花,这让刘澍等决策人非常的兴奋,专门的找到了杨元钊来汇报这个。

杨元钊看到这个,先是一愣,然后不由得哑然失笑了,这个不就是1909版本的菜篮子工程么,工资高除了推动消费,为包头营造一个广阔的市场之外,人们最重要的需求,永远是吃,它甚至可以排在,住的前面,中国人,一向讲究饮食文化,5000年悠久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也是饮食文化变迁的历史,没有或许不想,有了当然要吃到好。

看来,这段时间,更多的关注与重工业,反倒是忘记了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如果不是刘澍和包垦公司,按照这个发展下去,跟苏俄又有什么区别,后世的苏俄,一定程度上面,就是重工业超级发达,可以制作出宇宙飞船,可以建造出航天站,可是在饮食和轻工业上面,却异常的落后,不均衡和内部矛盾,成为了苏俄解体,引发巨变的关键的。

有了杨元钊的支持,温室大棚技术在包头的附近,彻底的铺开了,量大了之后,价格当然没有以前卖得贵了,却也比种粮食划算,一些甚至可以达到棉花的程度,一定程度上,更加推动了温室大棚技术的普及,包头这座城市,开始变得跟中国传统城市,甚至是世界各大城市,完全不一样了起来,这正是杨元钊所期待的。(未完待续)本站网址:..,请多多支持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