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欣将自己的想法提出来,具体怎么做还得一条条进行落实,曹辉、王志远等具体负责的人,将每一条落到实处,牵涉到哪一个行局、县政府或乡镇,具体责任到单位、单位的人。
如此,讨论起来要的时间比较长,但胡乔林和段儒生态度明确,必须今晚要讨论完成。有了这压力之后,按照杨光欣最初提出的几个方面去考虑,思路也清晰。到半夜,要来夜宵,虽然不少人精神不济,但胡乔林和段儒生没有要休息的意思。
到凌晨,讨论会总算完成,将每一条陈述一遍,杨光欣说,“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其他人都满满的睡意,对他的话不理睬,王志远、曹辉、张青山等人对今晚会议的结果自然非常满意,有了这个会议作为前提,同乐镇和招商引资局的工作会顺利得多。
散会后,杨光欣和张青山到办公室,张青山说,“杨县,你去休息吧。”他的意思是要连夜将会议定下来的东西整理成文档,之后,请领导过目,核定之后,往市里交送。
“一个人忙这事有点辛苦,我等你吧。”杨光欣在中坪县不肯自己做材料,甚至不肯写宣传稿,因为这种事只要有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偶尔审核和修改文稿没问题,别人即使看出一些迹象也可赖掉。
“杨县,办公室还有两三个人,没事。你先去休息,明天说不定还要去市里汇报。”张青山自然不会让自家老大陪着熬夜。
像这种文稿,杨光欣自己做,一个小时就可做出来。但要给办公室那些人磨练的机会,仅是整理,熬一点时间而已。
第二天中午前,拿到张青山送过来的文稿,因为会议有记录,看一遍,提出几点新的想法,张青山及时就补充或调整了。中午时,分别交给胡乔林和段儒生过目审核,要经过他们签字的。这两人细看一遍,觉得没问题,不敢在县里拖久,让杨光欣重新过一遍。
到下午,这份材料便成稿了,杨光欣带着曹辉立即往市里走,天黑时到市里,直接交给简新诚。
头一份文稿,送到同乐镇,田念恩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工作。盛唐药业虽说还没有明确回复,但领导早就谋划,那是从第一次发现紫血藤就开始了的。盛唐药业的组建和成立,必然是领导启发下,有资本进到中坪县来做项目。这个项目到来是必然的,没有任何怀疑。
在同乐镇,王志远和田念恩都在琢磨最当今的工作室什么,盛唐药业还没透露药材基地到底有多大规模,需要准备多少坡地。杨光欣同样也没具体说,不过,王志远知道基地很可能比他们想象的要大。
目前,重点还是上茶村和上七里村这两处,王志远提出先将这两村的坡地都规划进基地,做准备工作。田念恩觉得这是对的,在镇里开会,将这两村作为工作试点,先把工作铺开,先走一步,免得到时工作拖后了。
入户摸底,看村里群众对栽植药材有什么意见,将盛唐药业的实力和县里、市里的决心宣传到位,想必村里不会太抵触。
先到上茶村,是王志远亲自去的,带来三四个镇干部,驻村干部也在。到村里,将村干找齐,先介绍紫血藤的栽植情况和前景。
村干部这段时间已经明白王志远这个镇长对紫血藤的重视程度,要不是在王志远大力推动之下,上茶村也不可能将全村范围内的紫血藤都搜找出来。之前,也提到栽植紫血藤,但当时没提到在村里坡地栽植而已。
这时候,王志远提出将上茶村的坡地作为栽植紫血藤的基地,说,“我们村梯田种粮不改变,你们种菜的坡地不变,用其他坡地栽植紫血藤,能不能确定栽植面积?”
“镇长,村里的人知道镇政府非常重视紫血藤,但要说让各家栽植紫血藤,有些人家劳力还过得去的,可能会配合。有些人家可能想栽植也没那个能力啊,坡地栽植药材,至少要开荒洼地,一半以上人家都只剩下老爷爷老奶奶和小孙子,让他们开荒肯定做不了。”
“自己不能开荒,坡地可租出来,也可请人开垦以后自家管理坡地的药材。”王志远说。关于开荒挖坡地,市里、县里都不准备用人力做主要力量,用机械开挖效果会好很多。
“请人开挖坡地,那得要多少钱啊。再说,打理稻田都吃力,再管理药材坡地,就没有这样的能力,何况,要他们学习新技术,也学不来。”村干对村里人有哪些情况,是熟悉的。
“坡地出租,这个没问题吧。”王志远说,在村里发展产业的难度确实超过他的预想,这段时间到村里做的事情不少,主要是村干和村里一些劳力还不差的群众协助做事,相对而言顺利得多,但要将栽植紫血藤的事情全面铺开,一些家里没劳动力的群众就无法配合做工作。
面对这个实际问题,杨光欣之前也提出过出租坡地的合作方法,农户将自家的坡地租出来,按照一定的用地租金每年拿钱,也可用坡地作为入股的本金,以后按期分红。两种模式对盛唐药业而言都更有利,风险相对要小一些。
因为全县的基地都由公司统一管理,支付土地成本之外,还要支付一定数量的人力成本,但栽植紫血藤的管理绝对比农户栽植要管理到位,紫血藤的收效也会高一些,如此,整体的效果会更好。
“这个还得入户问问,坡地开荒做药材基地,坡地的收益就会固定下来,有人肯定愿意但有些人却担心以后会怎么样。”
“以后能怎么样?坡地的归属都是有合同的,租金也会做一个合理的评估。要么农户请人来栽植,可以自己划算一下,看看哪种更合算。”
第一次摸底工作,肯定有不同的情况,王志远也是有足够的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