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净琉璃大士(1 / 1)

过河卒 莫问江湖 3158 字 3天前

如果从经济的角度进行论证,那么佛债必然崩盘,毫无疑问。

至于为什么没有崩盘,是因为世间万事万物都并非孤立存在,除了经济之外,还有武力。

正所谓武力才是权力的底层逻辑,佛门便是靠着武力强行维持住佛债的局面,勉强有个架子,不仅没有崩盘,而且面对道门还有一战之力。

此举自然遗祸深远,待到真正崩盘的那一日,恐怕不能用天塌地陷来形容,而是天崩地裂。

只怕整个佛门都要化作齑粉,难有幸免之人。 ??

在这种情况下,佛门激进派的抬头,也就在情理之中——与其坐以待毙,倒不如奋起一搏。

正是靠着佛门的武力镇压,弱郎并未酿成大规模的灾祸,只是零星发生。

这也说明佛门有压制、控制弱郎的手段。

如今在短时间内出现了大规模的弱郎,那么毫无疑问,肯定与佛门脱不开干系。

为此,五娘作为掌府大真人,亲自前往闹弱郎最严重的地区进行视察。

这是一片莽荒森林,位于奉山口和湖前县之间,达尊河和湖前河从其边缘流过,其本身算是一道天然的屏障,隔开了达尊寺和湖前县,所以道门和佛门都会选择绕过一个圈子,从扯夏那边绕过去。

现在大批弱郎出现在这片森林之中,往西可以威胁到奉山口,往东可以威胁湖前县,甚至是北出扯夏,截断湖前县和扯夏的联系。

虽然不知道佛门如何做到“神兵天降”,但不处理是不行的。

起初的时候,道门并没有这样兴师动众,只是按照正常程序派出了侦查人员。一名天人亲自带队,以归真阶段的先天之人为主力,辅以部分灵官,进入这片区域。

出乎道门的意料之外,这支二十人左右的道士队伍,外加四十名灵官,包括为首的天人在内,竟然全军覆没,只有一个在外围留守接应的道士侥幸保住性命,返回湖前县,将情况上报给了大真人行营。

如此重大的伤亡直接惊动了五娘,遂决定亲自前往这片区域。

正如西州的面积抵得上好几个面积稍小的州,堪比海外各洲,虽然湖前县名义上只是个县,但面积堪比江南各州的一个府,这片密林的范围之大,也就可想而知。

五娘亲自出面,弱郎们自然不足为虑,不过五娘也深感情况严重,此

#每次出现验证,请不要使用无痕模式!

地的弱郎少说也有十几万之数,哪怕是仙人亲自出手,想要解决这十几万弱郎,也不是一件简单事情。

纵然五娘有举火烧天的大神通,亦不能覆盖如此大的范围区域,只能一片一片地烧,耗时耗力,更何况佛门那边的仙人也不会眼睁睁地看着五娘放火烧山而无动于衷。

不得不说,佛门真是好手段,竟然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将这么多弱郎转移到此地。

亦或是,佛门早在开战之前就打好了埋伏,提前将十几万弱郎隐藏在此地,只待时机一到,便将其放出,使道门陷入被动。

看来还要从长计议。

就在五娘结束视察返回行营的途中,四面八方猛地响起万千诵经之声,天地间佛光大盛,甚至盖过了日光,继而七色佛光如潮水一般涌来,将五娘和龙小白团团围住。

一瞬间,仿佛人间变为琉璃净土。

一名僧人出现在五娘的视线之中,男生女相,脸孔线条柔和,肌肤泛着白玉般的光泽,秀美更胜女子,头戴毗卢宝冠,上身披绣有孔雀花纹的绫罗,下身着裤状碧绿长裙,胸口挂着一串九眼天珠穿成的佛珠。

与此同时,一尊琉璃菩萨也随之出现在他的身后,周身有七彩光芒环绕,四周有天女伽蓝相随,梵音阵阵,脑后有一轮七彩背光,正是菩萨低眉慈悲。若有凡夫俗子在此,恐怕就会将眼前景象当做是真正的菩萨。

“齐大真人,请留步。”

一道轻柔嗓音响起,并不一味宏大,却能让人听得清清楚楚。

话音未落,那尊琉璃菩萨法相缓缓伸出一只巨大手掌,七色光华流转不休。

一掌凌空拍下。

五娘轻轻挥袖,将龙小白送走,然后身形化作火焰四散而走,这一掌落空,使得大地轰然震颤,留下了一个巨大掌印。

法相一掌无功之后,双手结印,宝相庄严,继而梵音大盛,天花乱坠,地涌金莲,佛光普照三界十方,要照出五娘的所在。

在不远处,点点火焰凭空出现,继而凝聚成人形,重新化作五娘。

菩萨法相开始急剧缩小,最后融入僧

人脑后的背光之中。

就见这轮背光共有七层,分别是七种不同的颜色,法相得入背光之中,便是与他合为一体,佛入己身,法相化作法身。

僧人拈花一笑,指尖凝聚太阳真火

五娘一挥大袖,唤出“三昧真火”,从正面迎上。

这一次却是平分秋色,谁也没能占到上风。

汹汹太阳真火丝毫不逊色五娘的“三昧真火”。

此人是一位货真价实的大乘菩萨。

男生女相的僧人虽然看着年轻,但已经是第三世了。此乃大乘菩萨传承的转世之法,与灌顶之法一般,都是方便法门,不过更高一筹。 ??

转世之法看似与鬼仙途径的兵解转世并无太大区别,可大乘菩萨的转世重修却能重置寿元,让百年之期从头开始。

其中关键就在舍利之上。

道门中的修为无法剥离,修为在,性命就在,天劫也在。

可佛门却将一身修为完全寄托于舍利之中,剥离了舍利,即为坐化圆寂之时,便可以金蝉脱壳,瞒过天劫。

待到自己的下一世将舍利炼化,又能继承前世的半数修为,如此不断转世,修为便不断累加。

道门的假丹之法显然有几分雏形,只是不如舍利这般完善。

这无疑是一种笨办法,却也更为稳定,只要传承有序,总有仙人代代相传,维持一个较高的下限。而不至于像儒门、道门那般看运气,运气好的时候,势头正盛的时候,可以有两位数的长生仙人坐镇,横压当世,可运气不好的时候,仙人的数量一只手就能数过来。

所以佛门的空王之位由天赋最高的大觉金仙担任,护法金刚一般由最重视色身的大阿罗汉担任,作为佛门定海神针的三大士则由大乘菩萨担任。

男生女相的僧人正是佛门三大士之一,用的还是第一世的法号了尘,对应道门的五代弟子,人称净琉璃菩萨、净琉璃大士。虽然只有三世修为,但都是自己三世苦修得来,若论与自身相合的程度,无疑比普通灌顶之法更胜一筹,所以炼化三世修为之后,境界直逼道门三师,实在容不得半点小觑。

净琉璃大士手中出现一根树枝模样的长杖,绽放七彩莲华

#每次出现验证,请不要使用无痕模式!

此乃佛门的仙物,名为“七宝菩提”,以菩提树枝干为主材,辅以金、银、琉璃、玻、砗磲、赤珠、玛瑙等七宝炼制而成,故名“七宝菩提”,又名“七宝妙树杖”。

净琉璃大士举起手中的“七宝菩提”,朝着五娘当头打下。

五娘直接以“七禽五火扇”抵挡,两者相交,绽放出无数七色光华。

这一击的力道只是寻常,关键不在于净琉璃大士本人,而在于他手中的“七宝菩提”,此物之所以是仙物,除了坚固无比之外,还可以生出七彩神光,这神光几乎是无物不破,无物不收,寻常宝物,只要被这神光一照,就会被立刻收走,半仙物也不例外,唯有仙物才能例外。此物与“度世佛光”一般,尽显佛门的霸道。

净琉璃大士本想打五娘一个出其不意,却没想到五娘见多识广,一眼看破。

别看净琉璃大士历经三世,可在五娘面前仍是个年轻人,五娘作为元老中的元老,怎么会不知道此中玄妙,自然不会让净琉璃大士得逞。

净琉璃大士一击无功,心中惊讶非常,再度激发手中“七宝菩提”的七色神光,仍旧奈何不得五娘手中宝扇,立刻确定刚才并非巧合,此扇乃是仙物,多半就是大掌教仙物之一的“七禽五火扇”。

不怪净琉璃大士不了解这件仙物,当年佛道之争的时候,玄圣刚好把“七禽五火扇”送了出去,澹台云作为人仙,基本不怎么用“七禽五火扇”,更多把五娘当作一个伙伴朋友,主要用来陪她说话,所以五娘缺席了整场佛道之争,佛门无缘得见。

待到西道门将“七禽五火扇”送回道门,不仅佛道两家已经休战多年,而且道门已经成为东方世界之主,大掌教基本不再亲自出手,只是高居玉京紫霄宫,“七禽五火扇”也就被闲置了。

所以佛门还真不太了解“七禽五火扇”。

净琉璃大士见此情景,不再激发七色神光,用出仙物的另外一种神通,只见他手中的“七宝菩提”开始发芽、开花、结果。果实就是七颗菩提子,顺势结成一方阵势,将五娘笼罩其中,然后生出诸般变化。

每颗菩提子对应一色神光、一种宝物,七颗菩提子便是七色神光、七种宝物,神光交织,仿佛一道道锁链纵横交错,将五娘困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