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巅峰(十五)(1 / 1)

欢喜记事 木嬴 2114 字 2023-09-24

好事不出门,趣事传千里。

继南安郡王儿子满月没有请帖不让进府喝满月酒后,他凯旋而归之日被儿子尿了一脸的事又传开了,成了街头巷尾的谈资。

多少人笑的直不起腰。

感慨南安郡王小世子小小年纪就踩着自家亲爹的脸到达了人生巅峰。

就连苏小少爷都惊叹连连。

九皇子他们觉得苏小少爷已经是他们见过最会找打的人了。

可比起南安郡王小世子还是逊色不少啊。

南安郡王在府里待的闷,要出府散心。

一上街,大家都往他脸上看,南安郡王顿时觉得没好事。

一问之下,果不其然事情传开了。

这么丢脸的事,他气头上忘了下封口令,父王母妃也不下!

真是要活活把他气死才罢休啊。

北宁侯世子和定国公府大少爷他们骑马过来,就看到南安郡王一张郁闷的脸。

不得不说,经过童子尿滋润过的脸就是俊逸几分。

两人笑的快上气不接下气了。

南安郡王脸黑成锅底色。

定国公府大少爷强忍笑意。

昨天回府,他吸取了南安郡王的教训,等儿子尿过了才抱他的。

北宁侯世子看到了自己的三个女儿,认了半天,也没能把她们三给分清楚。

因为三个女儿不知道先抱哪个好,索性就都没抱了。

他不会说是自家娘把他粗手粗脚不让他抱。

北宁侯世子拍着南安郡王的肩膀道,“荀兄,你不是说这辈子都不抱儿子了吗?”

“怎么尿你一脸的?”

南安郡王,“……。”

别和他说话!

他脸疼!

要不是回京的路上就约好了上醉仙楼吃饭,他都不会出门。

昨天大军班师回朝,今儿是皇上论功行赏的日子。

不过他们几个不用上朝就是了。

早在南梁被打的求和,主动赔偿后,皇上就在琢磨怎么封赏了。

像南安郡王他们立功赏起来容易。

四人都提拔为正五品将军。

这官职在京都不算高,可他们的年纪也不大啊,历朝历代,弱冠之龄就官拜五品的真不多见了。

难得是怎么封赏镇北王和崇老国公他们。

镇北王府已经封王了,再往上封就是一字王了,镇北王府手握重兵,是朝廷倚仗之臣,将来带兵打仗的时候多,要直接封一字王,以后还怎么封?

封赏不但要想到眼下,还要想到以后,还有东乡侯……

东乡侯的功劳封他个异姓王不在话下,可冀北侯的功劳不足以封王啊。

做儿子的封王了,父亲还是个侯爷,难道以后见了冀北侯还要给东乡侯见礼吗?

儿子立功,封赏父亲很常见,可东乡侯算分府了,封为王爵,也不会给东乡侯继承。

这事着实让皇上困扰了许久。

最后皇上决定赏东乡侯一块丹书铁劵。

其他人的功劳都没有东乡侯大,官升一级都是轻的,还有良田绫罗绸缎。

镇北王府没有封赏。

镇北王还得向皇上请罪,他教子无方,差点害了飞虎军。

谢景川之过,没有牵连镇北王府已经是皇上宽厚了。

再者,苏锦手里已经有一块丹书铁劵了,虽然是给苏锦的,可丹书铁劵会作为传家之物代代传下去。

等苏锦回京,皇上肯定要赏苏锦,还有谢景宸,做了许久的卧底,不好放到明面上,十有八九他那一份,皇上也直接赏给苏锦。

苏锦,“……。”

嗯。

对镇北王,皇上意思了几句就算完了。

早朝很热闹,很和谐。

下了朝后,东乡侯就去找皇上了。

东乡侯府是最缺钱的,皇上拿一块丹书铁劵就把他打发了,其他赏赐一样没有。

东乡侯还想着才回京,过些日子再打劫皇上。

可皇上的做法叫他实在忍不住啊。

打劫了皇上一万二千两,两幅画,临走前,还顺走了皇上龙案上的墨玉麒麟镇纸。

不让打劫了,也就偶尔能从皇上这里过把瘾了。

皇上,“……。”

福公公,“……。”

一阵风吹来。

没了镇纸压着,宣纸被吹的乱七八糟的。

皇上气的直扇扇子。

福公公赶紧差人取一个镇纸来。

东乡侯也真是,这才刚回来啊,就打劫皇上的小金库。

他都怀疑东乡侯待在边关是不是还对皇上的小金库心心念念的。

皇上气的眸光喷火。

包括福公公在内,没人敢劝皇上一句。

不过没一会儿皇上就消气了。

苏锦给皇上写的奏折送进京了。

与奏折一起送进京的还有那县太爷。

苏锦在奏折里为先斩后奏告罪,还有请郑老爷暂代县太爷一职。

苏锦没有直接说让郑老爷做县令,只是暂代,毕竟委派官员是朝廷的权力,而非她一个公主能随便拿主意的。

就算大家都知道她能这么做,也得悠着点啊。

郑老爷以前是南梁人的身份,苏锦也没有隐瞒,如实相告。

谢景宸在信里陈述了这么做的好处,皇上找了左相和右相商议。

本来一个小县令用不着这么慎重,让因为是边关,郑老爷以前又是南梁人,他对大齐是否忠心没人知道啊。

左相和右相都觉得苏锦这么做过于冒险了些。

但这么做安抚民心却也是显而易见的。

至于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那就要全看郑老爷的为人了。

“镇北王世子和世子妃做此决定,必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右相道。

“他们把边关问题看得透彻,我们这些老臣都远不及。”

“臣看不如让那郑老爷先做三年县令,如果他将边关治理的不错,可堪大用,可往大齐境内调,那时候边关局势稳了,派别人去管也容易。”

左相复议。

他和右相想法一样。

皇上也觉得这样安排妥当,便让吏部起草委任书,即刻送往边关。

王爷知道后,把送信的差事揽在了身上。

如今王妃、小郡主还有儿子孙儿都在边关,王爷要去边关和他们一家团聚。

至于京中的事,有东乡侯和老王爷他们在,王爷觉得自己在不在都无所谓。

王爷要告假一段时间,皇上准了。

只是最后王爷到底没走成——

因为谢锦瑜在慈云庵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