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真心换真心(1 / 1)

“娘,算了吧,这段时间我没少为他们说话,可是人家根本就不领情。”莫氏摇头,她都有点心灰意冷了。

“到底是我们对不住人家,对不住了第一次,还有第二次,要不是二丫,你儿子现在还不知道是啥样子。”宋婆子说。

莫氏就没有说话了,的确,宋小柱现在活蹦乱跳的,都是苏晓的功劳。

“要怪就怪我们没有多少家底,几两银子都心惊胆战的,如果家里深厚一点,又何必这样逼人家。”宋老爷子吧嗒吧嗒抽着旱烟说。

苏晓正在给苏老三熬药呢,一抬眼就看到宋婆子走进来,宋婆子手上挎着一个篮子。

“二丫这是在忙呢。”宋婆子热情地跟她打招呼。

“嗯,在给我三叔煎药,宋奶去家里坐吧。”

苏晓脸上有笑容,可是客客气气的,不比当初的时候,就像把宋婆子当成自己的亲奶一样。

“不了,家门就在对面,不用麻烦你们,家里攒了一些鸡蛋,我想着你们几个女娃子吃了鸡蛋滋补身体,就给你们送过来。”宋婆子和蔼地笑着。

她是真心喜欢苏家二房,不仅仅有挣钱的本事,门风也端正,这样的人家,本来就是会让人看齐。

“宋奶,我们家里有鸡蛋的呢。”苏晓说:“也攒了不少,还没有吃完,还是给曾孙吃吧。”

“晓丫头,这就是跟宋奶见外了,前面的事情,我们一家子都很过意不去,这是宋奶的一点心意,你就收下,让宋奶好受一点吧。”

“咱们家是对门的邻居,你爹和你大伯又是发小,两家人和和美美的,大家都舒坦。”

宋婆子脸上都是一片诚意,到时让苏晓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苏晓把手上的活儿停下来:“宋奶,你敞开说,那我也想真心实意问你一句话。”

“哎,你问。”宋婆子有歇紧张局促。

苏晓道:“如果当时我们不能如约还钱,你们真的会来我们家搬东西吗?”

宋婆子愣了一下,她眼睛有点酸涩。

苏晓也知道这样会伤人心,可是宋家人前面也伤了苏家二房的自尊,要他们完全释怀也没有那么轻易。

宋婆子叹了一口气:“家里是商量过这个事情的,如果你们一时还不了,邻里八亲的,倒是不会真的来搬东西,那样做也太不讲情面了,实在没办法会给你们宽限的。”

“就是我们宋家家境也没有多好,所以难免急了一点,两个孙儿今年明年的还等着问亲呢。”

虽然还不了他们很不情愿给延期,但搬东西那一步,也不像是宋家人会做出来的事情。

苏晓脸色好看了一些:“宋奶,说到底还是你们家不够相信我们家,才闹出这么多风波出来,您年纪大了,又亲自拿着吃的上门来,我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希望我们两家人以后能够坦诚相待,当时我们刚刚分家没有着落,你多有照顾,我们也是记在心里的。”

“哎,哎,这样真好,放心,不会了,以后都不会了,二丫,这个你收下。”

宋婆子差点忍不住落泪。

苏晓拎着篮子进了厨房,等出来的时候,篮子里面多了几斤土豆。

“这,二丫,我这纯粹给你送鸡蛋,不图啥。”宋婆子赶紧道。

“宋奶,咱们真心换真心。”苏晓对她一笑,眉目间已经是释然了不少。

二房的其他人面色舒缓,现在是不往心里头去了。

大家是对门的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宋家也是道过歉了,还不止一次表达过歉意,又帮他们家说了几次话。

就算二房真的委屈过,也不会一直揪着不放,大家都是明理的人。

再说亲兄弟都会因为钱而闹翻,更不要说邻居在这种事情上的计较了。

小半个月后,阿锦亲自就带来消息,墨奕好全了,又恢复了原来治好后的状态。

正要告辞的时候,他觉得,有一件事情还是要对苏晓说一下。

“苏姑娘,您那天的提议,公子照做了,京中举行了秘密发丧,以后公子就是一个死人,这段时间都风平浪静的呢。”

他说的秘密发丧,当然是要让有些人知道的,不然就没意义。

“墨公子安全就好。”苏晓说:“维持温养的药不要断,大概三年的时间就不用再服了。”

只希望到时候,墨奕已非昔日可比,就算暴露了也没关系。

“三年——”阿锦沉吟着,也不过是眨眼的时间啊。

不过,他相信公子,三年对于公子来说,足够了。

阿锦说:“公子一定不会让苏姑娘失望的。”

啊,什么,苏晓一脸懵逼,好像这话听来有点不对味啊。

“苏姑娘,我走了。”

阿锦对青阳和义恒使了个眼色。

这天,苏晓又做好了蘸料,阿锦既然来了,青阳和义恒就不用跑一趟了。

所以青阳道:“苏姑娘,我有事要回去一下,顺便安置一下这蘸料。”

“好,你去吧。”心照不宣的事情,苏晓也懒得点破。

青阳抱着装着蘸料的坛子出门,追上了阿锦。

“公子近来无恙吧。”青阳问。

“嗯,没什么事。”那件事知道的人少,阿锦也不打算跟青阳他们说。

至于苏姑娘,是个守得住口风的,他和公子都不担心。

“你们就负责护好这个店,还有苏姑娘她们三个,其他的事情不必操心。”

阿锦翻身上马,离去。

青阳张了张口,他本来是想问,他们要在这炸土豆店里待上多久,可也不知道为什么,刚才犹豫了一下,就没有问出来。

青阳一拍脑门,他有点心堵,也不知道再重来一次,他会不会问出那句话。

算了,什么时候公子让他们离开,会通知他们的。

李氏这一次往城里送衣服,她专门往这边炸土豆点来。

炸土豆店的生意一如既往的好,看得李氏眼睛发热。

要不是聘书落到了苏燕的手里,这一个月几十两银子都是她的。

上一批买土豆的孩子叽叽喳喳走了,窗前空出了一片,李氏就显得有点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