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64章 你的建议行不通(1 / 1)

官途无疆 孤照 2110 字 2023-09-12

不管是封建社会还是现在,教育都是一个巨大的成本。

在古代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恐怕很难念得下去,到明朝之时,江南富庶之地占据了大部分进士名额,长年战乱的北方学子远远落后,因此朱元璋才宣布了一条政策:南北分榜,定额分配。

但是,这对于江南富庶之地的学子就公平了吗?恐怕未必。

“其实,我们现在已经错过了机遇。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现在的教育格局,恐怕很难改变。”

水长东谈到了“京校外迁”。1969年,受国内外形势影响,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高等院校下放问题的通知》。中科大等十三所重点高校迁出京城,外迁至晋秦湘鄂皖等省。当时这13所高校外迁的时候,有多所高校都曾考虑落户河洛。比如矿大、地大、中科大等,都比较青睐河洛。但可惜的是,河洛是一所高校都没收下。

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代,遇到了特殊的事件,而且那个时候上上下下都特别讲政治,一声令下,只管执行。

现在,就算是国家领导发话让京城某个学校迁出去恐怕都不行,因为没有一所高校想离开京城。

这些高校的教职员工或者是通过几代人的接续奋斗才来到了京城,拥有了梦寐以求的京城户口,现在让他们离开京城,谁会愿意?

事实上,建国后,还发生过第二次“京校外迁”,这次外迁发生在“高校扩招”以后。

1999年,我国开始实行“高校扩招”。当年,高校招生人数增加51.32万人,招生总数达159.68万人,增长速度达到史无前例的47.4%,之后2000年的扩招幅度为38.16%,2001年为21.61%,2002年为19.46%,到2003年,中国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在校人数超过1000万。

相伴而来,京城的高校教育设施开始短缺,建造大学城之风开始兴起。据不完全统计,仅两年时间,全国规划建设的大学城就达50多个,涉及21个省市。

但是也只有个别经济发达的城市吸引了京城高校到那里办分校,比如说姑苏市就迎来了人大,建立了人大姑苏校区。

这一次,接受京城高校最多的是“东方大学城”,这是冀东省在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的大学城,西隔30公里与首都城区相望,东行60公里与渤海为邻,处于“大京城”战略规划的发展重心,是各种资源汇聚的“黄金宝地”,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因此,北航、中国地质大学、国家法官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等知名院校在内的近60所大学入驻。

当时有规定,凡是到这里教书的都分配一套房子,把户口迁过来,一些教师不愿意来,只愿意短期在这里教书。

加上冀东省承诺的条件没有兑现,很多高校又搬回去了。

两年后,在大学城管委会官方网站上的学校已经从60所减少到14所,京字头高校绝大部分回归,留下来的大多都像北大方正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这样的职业院校。

“江寒,我看到你和何远光提出的建议,就是让985、211大学到龙子湖高校园区办分校,这种可能性就不存在。主要是两个原因,一个高校不愿意。第二个,国家不愿意。”

高校不愿意倒可以理解,但国家为什么不愿意?

水长东道:“一个是教育的规律。一个是国家的定位。”

教育与其他的产业、事业一样,资源天然具有集中性,只有集中了才能发挥最大效能。

高校集中的地方,教师资源、实验室资源等等就可以就近互通。而且高校集中的地方也是高科技产业聚集的地方,这些企业能够就近与学校形成产学研合作,能够就地招来高层次或各个层次的人才。

于是,高校越来越不想离开,因为他的学生也可以就近找到大企业实习。

水长东说到这一点,江寒和桑榆都十分认同。想在河洛省吸引985、211院校来,难度太大了。

“国家的定位决定了我们的教育不可能有大的发展。我们是粮食大省,如果我们的孩子出去多了,谁来种粮?如果都成了白领、金领,谁来打工,谁去进厂?”

“我们为什么对各个省要进行重点分工?比如说,河洛是产粮大省,南粤是工业大省,冀东是钢铁大省。桑榆,你谈一谈。”水长东开始考较他的女婿。

桑榆想了想道:“对各省进行重点分工,主要是基于地理和自然条件,还有人口和劳动力结构。从地理来讲吧,南粤省靠近港澳,能做加工贸易,方便出口,并且南粤人自古都有出海、下南洋谋生的传统,搞商业比其他省更有优势。”

“比如说西藏,就不能大搞工业,因为它的生态十分脆弱。它的任务就是保持稳定、保持生态。国家对他们进行转移支付。”

“比如说之江省,山多地少,不利于农耕,于是人民就外出做点小买卖,做大之后再回到家乡,开始搞工业或第三产业。”

桑榆说完了,水长东道:“就这些,还有没有?”

“我只能想到这些。”

“江寒,你认为呢?”

江寒知道水长东肯定有他自己的观点,更何况此时他也不能表现得比桑榆更有见识,于是就说桑榆说得已经很全面了,他也想不出来别的。

“桑榆,你看问题,还是太简单了。你说之江省山多地少,不适合发展农业?这个观点极为错误!”

“一直以来,之江省被称为鱼米之乡!这里产的粮食,通过漕运要运到京城去。那个时候,江浙地区才是全国的产粮中心!”

“清朝之时,江南省是钱粮大省,上交的钱粮是清朝的半壁江山。那个时候,江南省头把交椅是两江总督,两江总督是地位最高的总督。”

“为什么到了现在,之江省就不是粮食大省了?是他们的农业技术落后了,还是他们的良田大幅度减少了?”

桑榆听到这里,不好意思地挠挠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