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求收藏)(1 / 1)

大明1624 盧鵬 2003 字 2023-09-15

朱由校强身健体的计划开始变得越来越详细,还好现在落后,除了强身健体之外,似乎也没有太多的事情可以做,这也得以让他坚持了下来。朱由校也没想到穿越之后,反而成了一个运动达人。

虽然现在皇家艺术院还没有建成,但是朱由校要求编排的大型戏曲《武悼天王》已经编排完毕。这部戏剧是朱由校要求编排的,动用了皇家艺术院的全部人员和力量,耗费极大。

今天是第一次正式完整的彩排,原本朱由校是不会参加的,但听到这个消息,朱由校主动要求来看他们的表演。这部戏曲是朱由校打造的第一个样板戏,决不能有任何差池。

朱由校的到来,让彩排变成了正式的表演。朱由校上辈子就没完整地看过一场戏曲,到了这个时空,由于没有别的娱乐方式,反而跟着妃嫔看过几场。

关于两晋时期的历史缺乏记载,就算有记载也是众说纷纭,在唐修《晋书》之前已经有十八家晋史传世,然而实际上是有二十多家的,唐修《晋书》已经距离那段历史已经过去二百多年了,而这二百多年里战争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几百年的战争是能摧毁一切的,所以这段历史变得很模糊了。

要知道,就连《明史》和《明实录》都有一些出入的。何况唐皇是有胡人血统的。

而这部戏曲也按照要求加入了朱由校大量的个人感情,朱由校一言不发地从头看到尾,这段历史对于汉族来说是很沉重的,可能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来最沉重的一段历史。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整部戏曲有两个地方最让朱由校激动,一个是在读《讨胡檄文》的时候。

还一个是朱由校看到冉闵死后,旁白中说道“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虫大起,从五月到十二月,天上滴雨未降。慕容俊大惊,派人前往祭祀,追封冉闵为武悼天王,当日天降大雪,过人双膝”。

朱由校看到这忍不住热泪盈眶,这是一个被历史遗忘了的人,朱由校穿越之后,他觉得他有义务让这个时空重新想起他。

按照今天的结果导向来看,无论冉闵曾经是为了什么,但是结果却是挽救了在中原土地生活了几千年的一个民族。

在现代文明产生之前,无论是怎么样的融合,首先必定是从暴力开始的,只有一个民族无法灭绝一个民族的时候,两者才有融合的可能。否则的结果就会像在历史长河中那些无数消亡的民族一样,或者就像今天印度土著民族或者印第安人一样。

“整体来说,朕非常满意,但这部戏曲将来不但要在军营里演出,而且还要在民间演出,所以有些地方有必要做出修改。”朱由校建议道。这部戏曲是要帝国全体人员看的,即不能是“阳春白雪”,也不能是“下里巴人”,这个度把握好很关键。

天启四年五月初八,太医院和太医学院正式落成。

太医学院的第一期招生也同时结束了,太医学院公开招生引起了一时的轰动,赶来报名的人可以说是人山人海。

帝国银行正式成立的时候,朱由校没有去,但是这次朱由校亲自来了。

朱由校的到来,让太医院所有人都倍感荣幸。当然这个时候没有剪裁这些仪式,但是仪式却比后世更为复杂。既然朱由校来了,他就成了整个仪式的主角。

太医院和太医学院的牌匾都是韩爌亲自题写的,这个事情朱由校肯定是做不了的,但却是朱由校求来的。不过这次喜欢训话的朱由校这次也没有训话,而只是参观了整个太医院和太医学院。

这个时期讲究男女有别,在太医院和太医学院里就能明显的感觉到,男女区域被完全隔离开来,不但进出口不在一处,就连方向都不是一个方向。而且女子区采用了全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外面甚至锦衣卫还安排了岗哨。

朱由校这次主要看的是女子区,这毕竟是一次大胆的尝试,绝对算是前无古人的一次尝试。女子区相比男子区要小了一大半,面积只有男子区的三分之一大,人数就更少了,根本无法跟男学员的数量相比,除了从各地招募来的五名女医和京师最有名的三名稳婆之外,至于学员就只有从宫里送来的这一百名宫女。

“为什么学员就只有这一百名宫女?”朱由校疑惑地问道。

“陛下,女学员根本就招不到,没有人愿意将女儿送过来。”周健如实回答道。

“算了,这件事情朕来解决。”朱由校说道。

朱由校说完,又对李永贞说道:“记着,现在流民数量众多,卖儿卖女的人也多,如果有良善人家卖儿卖女的,你让东厂替朕去买回来,钱会从内努中拨给你,记着钱要给足,不可趁火打劫,他们也是过不去了,才走此下策的,朕有责任,绝不能在这个时候再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否则不要怪朕连守灵的机会都不给你。”

“诺。只是皇上有什么要求吗?”李永贞问道。

“没有要求,无论男女都行,朕会专门安排一个地方安置他们的。至于这些人怎么用,待朕仔细想过之后再做决定。”朱由校说道。

现在世道不好,天灾人祸不断,卖儿卖女的确很多,这是朱由校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与其被其他居心不良的人买走,还不如他主动来做这件事情。禁止根本不可能,按照现在社会的情况根本无法禁止。

“臣立刻去办。”李永贞回答道。

……

其实送来学医的这一百名宫女对于未来也很茫然,看着这群很茫然的宫女,朱由校最后还是决定说点什么,“朕之所以送你们来学医,是朕不忍心跟曾经你们一样的宫女在宫中忍受病痛的折磨,而无法就医。记着医者父母心,在未来的行医中一定要保持初心,要有医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