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沿着长达400米的石质船坞两侧的两百余个注水孔缓缓海水,在海水灌入的同时,顶住船身的浸油栎木以及其它各种浸油木料,开始沿着水面的上升浮起,船体需要用木料顶持,这是为了防止下水时船体同船坞发生碰撞。//www.//
船体碰撞这类情况在船舶下水时时常发生,船体舾装是船舶建造中最重要的一环,而下水意外则是最混乱、最容易发生事故的一环,所以负责这艘战舰修复的德裔船舶工程师冯=艾克曼,一边紧张着的查看着每一个环节,一边在海水注入达到标定水平后,指挥着工人将机械结构的钢质坞门缓缓打开。
坞门打开时,平行的水面没有任何波澜,在船坞内,接舰的陆军海战队官兵已经开始从两侧上船,在众人瞩目之中,李子诚缓步走向坞首前搭起的高台,高台正好对准舰艏。
站在台上,看着这艘被在修复时被改造成的“大西洋舰艏”,李子诚的脸上多少带着一丝得意,可以说,从“河内号”、“摄津号”两艘战列舰被自己的部队缴获之后,中国海军的甲午之耻多少缓去了一些,自从世界进行铁甲舰时代之后,截止到现在,似乎只有两个国家的主力舰在战争期间被缴获,一个是清时的北洋水师的“镇远号”,还有一个就是十年前,在对马海峡被日本缴获的俄罗斯帝国海军的战舰,而现在,中国同样缴获了两艘主力战舰,尽管是打捞浮水的。
望着那极为明显的“大西洋舰艏”,李子诚知道,在选择这种极为特殊的“舰艏”时,自己可谓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大西洋舰艏是德国的叫法,其形式最早来源于“飞剪式帆船”的飞剪式舰艏。飞剪式帆船为美国人在19世纪设计的一种高速帆船·由于其航海性能非常优秀,各国竞相模仿。
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很长一段时期里,德国海军舰只通常需要长时间活动于海况恶劣,风暴频繁的大西洋执行破交战·所以对这种舰艏非常青睐,并命名为“大西洋舰艏”寓意其非常适合在大西洋的风暴与巨浪中航行。
也正因为从纪录片中了解这段往事,李子诚才会选择这种适合远洋,能够适应恶劣海况的“大西洋舰艏”,并且从技术情报中心取出战舰资料,在对舰艏制造部分资料翻译后,便交给船厂·由船厂负责对两艘进行改造。
可是船厂在设定改造方案的时候,却发生“大西洋舰艏”的建造难度远超过他们的想象,相比起垂直舰艏和倾斜舰艏,“大西洋舰艏”不但艏部体积较大而有较大的浮力储备,且由于舰艏外飘的角度随干弦的升高而不断变大,所以在舰艏没入水中时,浮力是以几何级数增长的,这样·可以最大程度避免舰只“埋首”的问题,提高舰只的抗沉性能和在高海况下纵向俯仰稳定性。
除非了这一个优点之外,大西舰艏还带来了另一个优点·那就是“大西洋舰艏”高速的特点在其别名“飞剪舰艏”上更能体现出来。飞剪舰艏都会把艏部水线处缩窄至近乎刃状以达到所谓的“长长而尖削的曲线剪刀型首柱呈一种适合于赛跑的态势,在海上能劈浪前进以减小波浪阻力,故曰飞剪”的性能,配合外飘的舰艏与干舷,使舰船在高速航行时亦不会有严重的上浪,保证了舰船的强大动力能最大限换为高航速。
尽管“大西洋舰艏”的优点很多,但是“大西洋舰艏”最致命的缺点却是的制造工艺比其它舰艏复杂,需要万吨水压机等大型设备对船艏柱进行冷锻,不适合大批量生产不说,而且造价高昂。此外·大西洋舰艏加长了甲板长度,增大了干弦侧面积,在战列舰的炮战中这就意味着被敌方击中的概率增加,最明显的可以对改造前的“河内级”和采用新舰艏的“定海”,船体明显加长。
虽说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当时李子诚之所以选择这种舰艏的原因非常简单·一是中国海军的战舰有限,即便是在战争时派出军舰进入太平洋或其它大洋,就要担负起长时间,甚至长达几个月的破交战,所以舰只的适航性必须要非常良好,而由于破交战的特性,使得中国战舰无需面对火力强大的日本战舰,因而,对于中弹毁伤的考虑就放在了次要的地位。
虽说“大西洋舰艏”适应中国海军的当前需要,但是相比于德国,中国却没有自诩冶金工业和重工业的一流,虽说握有德国二战的技术资料和开发数据,选择大西洋舰艏也就不难理解,但选择“大西洋舰艏”对连云港的冶金工业和重工业而言,依然是个极大的挑战。
最终的结果是,在建造新的舰艏部分时,其耗时甚至超舷侧的防鱼雷带耗时,可在另一面,对于“大项目推进工业技术提升的效果,李子诚从来就不曾怀疑过,正如当在修复两舰时,有人提出可以向美国购买装甲钢以及炮坯,而且伯利恒钢铁公司也乐意向鹰游门船厂提供装甲钢、炮坯,但最终这个提议还是被李子诚否决了,理由很简单—买不如造。
中国人向来有一个毛病,但凡能买到的,就绝不用心研究,只有买不到的东西才会用心研究,这一点,在中国和日本这两个东亚国家的工业化道路上对比极为明显,鸦片战争以后,满清的洋务运动经历了长期而缓慢地认知和理解西方科技的过程。在半个世纪排斥西方文明和崇洋媚外的两种茫然模糊认识中,孤陋寡闻的满清,最终输给了在相同起跑线上的日本小国。
十九世纪中叶以来,清国从抗击外来侵略的失败中看到了东西方战争文化的差距。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认识到,蒸汽动力和火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正在推动近代战争方式的变化。战争已经从兵卒面对面的冷兵器格斗,转化成远距离热武器的对抗。清国人对洋枪、洋炮、洋舰船的热情急剧上升,国家投入大量银两购买先进的武器装备。在进口武器的同时,政府也在各地兴建兵器制造厂,计划通过全面仿造外国枪炮军械,实现增强清军战斗力的目的。清日战争爆发前·清国已经拥有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天津机器制造局、金陵机器制造局、湖北枪炮厂、四川机器局、山东机器局、吉林机器局、广东制造枪弹厂以及福州船政局、黄浦船坞、大沽船坞、旅顺船坞等军工企业。
在洋务运动风潮中,清国政府无统筹、无计划地盲目引进,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各地总督管辖的陆军,通过多种渠道从欧美各国购买西式武器·由于缺少章法、各自为政,以致购入枪炮的国别、种类、规格繁多且新旧混杂,造成清军中普遍存在枪械种类繁多、弹药各异、操作复杂的状况,给战斗作业、弹药补给、枪械维修带来极大困难。各兵工厂仿造生产的枪炮器械更是五花八门且工艺不达标,许多枪炮无法安全射击,自制的弹丸即使可以发射却缺少精度。工厂生产效率低下、进度缓慢,仿造的枪支尚未定型投入使用·国际上又出现性能更好、价格适宜的新枪械。汽船仿造的情形也大体类似,自制的数艘舰船成本高昂、速度缓慢,燃料消耗过大。
满清和日本在接受西方军事技术的观点上,采取了不同的立场和态度。
满清的国家财力雄厚但观念愚昧,在朝廷官吏的眼里,只要拥有了和西方同样的军事器械,就自然有了强大的国家。为此,满清坚持走购买与仿造之路·几十年下来没有独自创新的技术成果。日本的国家财力单薄,明治维新的军队意在彻底摆脱陈腐的军事观念,在购买欧美各国的近代化军事技术过程中·走吸收消化的创新之路。十九世纪末,日本在许多科技领域内,已经成为能与西方列强比肩的后起之秀。清日两国在这一问题上的不同态度,在战争中得到了不同结果,满清大员为顽固迂腐的观念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满清大员走单纯仿造抄袭之路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军方拒绝购买品质低劣、价格昂贵的国产武器,以致各军工企业滥制的枪炮弹药大量积压滞销。失望的政府和军方开始转向另一个极端,采取紧随国际武器发展新潮,实时购入外国最新式武器的策略,满清因而成为当时国际军火市场上的大买家。
十九世纪的欧洲是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军火市场·在一批批拖着长辫子的满清官吏采购团附近,混杂着许多相同肤色的亚洲人面孔。他们身着西洋服,头戴洋礼帽,颇具绅士气度,是在武器工学方面具备很强专业知识,对最新武器技术充满兴趣的日本学者。前者貌似钱囊充裕·大有买回欧洲所有新式武器的豪气;后者显得谦逊好学,试图将欧洲的技术带回自己的国家。在对近代军事科学技术的获取态度上,日本人采取了与满清完全不同的考虑。明治政府在完成了军事体制构造的转变后,接着下大气力在新世代战争技术领域刻苦钻研,发展本国的武器工业,企图打造一支拥有先进科技支持的近代化军队。
而最终的结果是,满清的军事科技发展的战略思考缺少消化、吸收、创新的观念,只想通过购买和仿造的捷径,一举增强自国的军力。结果满清从来没有真正掌握到欧洲人的枪炮技术,本国的基础科技工业也与日本拉开了距离。清日两**事科学技术的差距,不仅体现在枪炮武器领域,在后勤支援、卫生医疗、食品供给、物资投送等与战争密切相关的领域,差距也日益加大。当日本明治维新向西方科技看齐,国内拥有数千公里的近化铁路时,自恃傲慢的满清,却在铁轨上奔驰着独创的“铁路马车”。
而这种短视心态,甚至直到百年之后,依然是中国引进技术的缺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日两国的工业几乎同时起步,而相比于日本引进技术的远见,以及通产省产经联规定的“钢铁、化工产业一年只批准一项设备引进投资的决定,并得到首相认同”以及“一号机引进、二号机国产化、三号机国产”的“引进、吸引、改进”的道路,从明治维新开始·在引进技术上日本更为重视的是技术上的引进,而非硬件设备的直接进口。
除了引进苏联技术初期的系统化、科学化,到了八十年代引进外国技术,全变成了一锅蜂式的上马·各地竞相购买外国设备,完全忽视对引进设备的技术吸收,从改革开放初期西服生产线一窝蜂式的引进,到后来市场饱和,服装厂倒闭,再到各省引进家电生产线,再到后来的钢铁生产线、汽车生产线、城市的型像工程等等·都是“大跃进”粗旷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其特点都差不多:用国家人民的血汗钱投资,成功了是自己的升官的“政绩”;失败了却不用自己负责。其最终的结果却是大家都有目共睹,不言而寓。
像钢铁企业,从80年代末以来,各家企业无不以“低价”引进欧洲各国因人员、原材料成本过高,失去竞争力,又遇到市场饱和,关停出售的旧钢铁厂为荣·号称是“为国家节约外汇”、“为企业节约资金”,而根本不考虑国家整体的硬件技术吸收,甚至造成冶金研究所研究同类设备卖不出去的局面·最终的结果极为明显,中国或许是世界第一钢铁生产大国,但是大多数设备或者设备核心却是进口的。
再到后来所谓的国产化,依然是那个众人皆知的“国产化个壳子”,或许正是因为了解中国所谓“世界第一钢铁大国”以及技术引进的真相,李子诚才会固执的追求“国产化”,甚至达到不惜成本、不计代价的地步。
不过也正是这种固执,才会使得连云钢铁公司在继民国二年生产出st42造船钢后,炼出st52造船钢,而在“河内级”战舰的修复过程中·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