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卫轩往家里寄回来的钱一年少说也有八十一百的,卫兰给的钱是少些,但布票粮票也没少给,平常家里人头疼脑热的都去找卫兰了,虽说家里也时不时要帮衬卫兰些粗粮,给卫轩寄点咸菜啥的,但对比于两个大的贡献给家里的,这些都微不足道。
“大姐,你过来了。”
“爹娘要出门,我还不能过来看看?”卫兰扫了两个弟媳妇一眼,把一包东西交给母亲:“穷家富路,您多带点东西,这二十块钱您拿好。”
刘幺姑摆摆手表示钱不用:“你大弟给我寄了钱的,车票也是他买的,钱他也寄了五十块回来,这一路肯定也够了,药跟东西我就收下了,钱你拿回去。”
一些常用药品,晕车丸,腹泻药,感冒药......
另外就是一包鸡蛋糕,这东西带着路上方便吃,还有个军用水壶,家里是有个,但两个弟弟平常出门也是要带着水壶的,卫兰想到了这点,就托人买了个新的水壶,刘幺姑看了眼东西,觉得很满意,于是大手一挥便收下了。
肖红那双眼睛盯着大姑姐的手,就看见卫兰又把钱塞回自己兜里。
拿出来的钱还有拿回去的?
卫兰又扫了她一眼,二弟媳妇这啥意思?
自己孝顺爹娘是一回事,“孝顺”弟弟们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她可不会惯着两个弟弟。
“车票是什么时间的?”
“明天。”卫老三磕了磕烟袋。
卫兰皱了皱眉:“爹你少抽几口,烟草对身体不好,我还忘记给你带点润肺的药了,回头我叮嘱大弟让他在那边给你开点。”
卫老三浑不在意:“多大点事还要稀罕找他,我自己心里清楚。”
卫兰就很不赞同的看向母亲,卫老三无奈只能把烟袋子一收,这样总可以了吧。
知道父母要走,卫兰起初是不赞成的,但又心知父母是真的想几个孙子了,而且这几年生产队的任务重,爹娘在村里岂有不劳作的,于是也就勉强同意两人出去,但少不得要交代卫轩一二三,不过是想父母轻松点,至于开个小卖部什么的,她还是忧心会不会太累,最后还是她男人跟她说了一通,这老人辛苦了一辈子,如果陡然没事情干,人也会老的特别快,她这才没念叨。
卫兰在家里待了好久才走,临走之前又是好一阵念叨。
女儿这一走,刘幺姑就叮嘱两个儿子,他们走了也不要断了跟大姐的联系,以后家里但凡有瓜果蔬菜粗粮,都记得给大姐送去一些,见两个儿媳妇一听到这,就面露不满的神色,心说短视的东西,家里那些东西又不值钱,两个儿子给闺女送了东西,她能让两个弟弟空手回?
这几年大闺女和大儿子给家里寄回来的钱可不少了,当然这个年代农村家庭都这样,供着一个出去了,出去的那个必然是要帮衬家里头的,两个弟弟是感激大哥大姐的,但不代表两个媳妇没意见。
毕竟嘛,亲兄弟那是骨肉。
等大姐一走,王大花就把男人拉进屋里。
“干啥呢这大白天的。”卫家老三皱皱眉,朝着外头看了一眼,见到父母都不在,于是才放宽心来。
王大花便道:“你爹娘没给你钱?”
卫家老三一脸疑惑:“给我钱干嘛?”父母出门还要给他钱,又不是小孩子了。
王大花:“以前大哥往家里寄过那么多钱呢,又带走了?”
“笑话,家里不花用吗,你看看咱家过的什么日子,别人家过的什么日子,那些布料那些吃的,都是天上掉下来的吗。”
王大花依然不信:“你爸妈肯定是把钱又带回去了,那你说咱儿子,也是她亲孙子,怎么这么狠心说丢下就丢下,听说明年要包产到户,以后咱们要单干了,你爸妈都不在了,该少了这么多劳动力,他们不得补贴咱们点钱粮?”
卫家老三觉得自己忍不了了,父母都快六十岁了,不给他们养老就算了,还要补贴你钱粮,哪有这么大脸呢?
“王大花,我再跟你说一次,爹娘在哪里过咱们管不了,但你要爹娘给咱补贴钱粮,这话你是怎么说的出口的,你别告诉我是你爹娘给你出的主意。”
可不是他岳父岳母出的主意嘛。
谁家不想着儿子,王大花心说,也就她公公婆婆是个奇葩,闺女在外头混的这么好,也不拉着她多帮着两个弟弟一点,想到连公婆都出去吃城里人的饭了,她却要在家里种地,心里就不舒坦。
就说老人要去滨海给老大带娃,老大肯定要给点补贴给两个弟弟,特地拉了王大花过去开会,传达了精神,王大花这不才回家跟丈夫商量,谁知道这个榆木脑袋,一听就炸毛。
当然了,大哥在两个弟弟心目中那是偶像,给大哥带娃给谁带娃,总归是自己的父母,这年头也不兴找爹娘要生活费的道理,所以卫家老三才觉得妻子这个说法很奇怪。
而另外那间屋里,肖红跟卫家老二两人已经暗搓搓商量上了。
这两人都是一脉的鬼精,在父母面前是丝毫不。
爹娘准备走的那天,就把家分好了,家里剩下的钱扒拉出来两份,已经分给两个儿子了,其他的东西也一并分好,以后俩儿子单独过,但卫家老二依旧觉得父母肯定有余粮。
肖红说:“你去跟爹娘探探口风,就问小云小力读书的事儿怎么办。”
卫家老二眼珠子一转:“这事儿不用咱开口,老三媳妇肯定要问的。”
那婆娘,一点心眼都没有,眼里只能看到半亩地,有她当出头鸟,老二两口子是不打算往枪口上撞去的。
两口子相视一眼便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