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崇祯赐太子开府,三桂少赏赐恼怒(1 / 1)

看着面前的北京城,朱慈烺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终于回来了!”

朱慈烺的心情是高兴的,每一次的出征,都能让这座京师变得越发的安全。

大明天子镇国门的国策无疑是一种冒险,同样更是勇气的象征,朱慈烺作为大明的接班人,守住了作为国门的首都,没有给大明丢脸!

在朱慈烺的身边,襄城伯李国桢同样也是兴高采烈,对着朱慈烺笑道:“太子殿下,今日可是有陛下亲自到宫外迎接,实在是臣等上辈子修来的福气啊!”

李国桢太开心了。

这一次前往山海关,李国桢名义上是主将,但实际上的指挥都是有朱慈烺负责的,可是功劳呢又绝对不可能绕得过李国桢。

说白了,李国桢就是挂了个名当领导,然后甩手掌柜啥也没干。下面的人辛苦拿了个项目第一,最后由李国桢这个领导去领奖,简直不要太舒服。

当然了,朱慈烺的功劳也是谁都拿不走的,但李国桢对此完全没有任何意见,因为他非常清楚自己才是抱大腿的那个人。

朱慈烺听完李国桢的话之后,也是笑着点头:“是啊,这肯定是非常隆重的凯旋仪式!”

虽然在电视剧里面看过,但电视剧嘛都知道是演的而已,又怎么可能比得上亲身经历更加让人期待?

至于李国桢这个家伙,由于这一次出征山海关异乎寻常的配合,朱慈烺对他的观感也是好了不少。

大明其实真不缺少人才,上亿的人口摆在这里,说没有人才那就是扯淡。大明真正缺的是那些懂进退,愿意当工具人,不争权夺利的忠臣,这李国桢也算是马马虎虎,能摸到个边。

突然,朱慈烺目光一亮,发现在前方的道路上,不知何时已经聚集了无数的人群。

“太子殿下千岁!”

“大明万岁!”

“恭迎太子殿下凯旋!”

无数声音乱糟糟的,汇聚成一股巨大的声浪进入到朱慈烺的耳中。

朱慈烺看了一眼身边提前出迎的方拱乾,低声道:“是父皇让人演的?”

方拱乾愣了一下,随后失笑:“殿下也太妄自菲薄了吧?您可是众人皆知的救世主啊,看看这些大明子民吧,这全都是他们发自内心的欢呼啊!”

朱慈烺的内心一下子就激荡了起来,他下意识的挺直了身躯,露出自认为最优雅的笑容,温和的朝着道路两旁的众多子民们挥手,口中还打着招呼。

“大家辛苦了!”“大明的子民都是好样的!”

老百姓们其实因为过于嘈杂的缘故完全听不到朱慈烺的回答,但是看到朱慈烺挥手致意目光左右移动的时候,还是爆发出了一阵又一阵的欢呼。

更有无数怀春少女盛装打扮,含羞带怯的站在路旁,青涩的一遍遍送着秋波,期望能够得到心目中这位少年英雄的青睐。

这一段路其实并不算长,也就走了整整半个小时,让朱慈烺觉得有些意犹未尽!

皇城到了。

崇祯满面笑容坐在御驾上,文武百官分随其后。

朱慈烺等人不敢怠慢,纷纷下马上前,朝着崇祯行礼:“见过父皇/陛下!”

崇祯笑呵呵的招手,道:“襄城伯,烺儿,你们两个上来,随朕入宫!”

崇祯的御驾是很大的,旁边还站着侍卫,多两个人完全没问题。

和皇帝同乘入宫,这绝对是无比的荣耀啊。

李国桢上了马车之后,目光和不远处的吴三桂碰了一下。

此刻,吴三桂的脸色非常的难看。

之前的欢呼都是针对朱慈烺也就算了,反正都是老百姓,但现在崇祯居然让李国桢和朱慈烺上车,独独少吴三桂这个主要将领,简直就是啪啪打脸啊。

但坦白说,吴三桂好像也没有太多能上车的底气,谁让他在防守山海关的时候战绩那么丑陋呢?差一点点就被济尔哈朗打下山海关,这也不够服众啊。

就这样,御驾启动,进入了皇宫之中。

进宫之后,先是去和宗庙告祭祖先,归还兵符斧钺,然后才是正式宣布封赏。

“襄城伯李国桢身为大军主将,作战有功,封兵部侍郎,仍兼京营提督!”

李国桢闻言,顿时大喜过望,噗通一声跪下:“臣多谢陛下!”

京营提督,虽然位置尊崇,但归根结底还是武将。

但兵部侍郎就不一样了,这可是兵部二把手,只要再前进一步就能成为尚书,那就是正儿八经的内阁成员,大明重臣了!

要知道李国桢今年才二十五岁啊,二十五岁就能拥有襄城伯的爵位和兵部侍郎的官职,简直就是开挂般的人生,这如何不让李国桢欣喜若狂?

吴三桂在一旁听到这个封赏之中,嘴角也是一阵抽搐,心中有点发酸。

我老吴军功世家,为大明出生入死,二十五岁的时候才是个参将,居然比不上李国桢这个抱太子殿下大腿混功劳的家伙升官更快?

接下来宣布的,是朱慈烺的封赏。

朱慈烺自己都有些好奇,这一次崇祯这个便宜老爹会给出怎么样的赏赐呢?

王承恩清了清嗓子,高声念道:“兹太子慈烺,为国征战屡立战功,朕心甚慰。特赐其开府,大学士范景文任太子太师,英国公张世泽任太子太傅,大学士李邦华任太子少师,兵部侍郎李国桢任太子少保,另有太子府属官若干,由太子和诸师傅商议后自行任命。太子亲兵编制三千人,由太子自行组建,内帑拨款两百万两,钦此!”

王承恩念完之后,所有人都震惊了。

吴三桂张大了嘴巴,半晌都没有合拢上。

有人可能就要说了,不就是太子正式开府吗,有什么好震惊的?

这是因为大明的太子开府,和其他朝代是不一样的。

纵观大明历代皇帝,就会发现大部分时间里皇位的传承都是非常稳定的,只有在皇帝突然接连暴毙或者是断绝子嗣需要另选他人的时候才会出现动乱。

这其实就是大明太子开府制度的功劳。

像这些任命的太傅、太师、少师等等,都是一些荣誉职位,实际上并不在太子府之中做事。

但他们都是大明朝廷的重臣,同时在名义上也是太子府的属官,当他们在内阁之中和皇帝陛下开完会之后,下了朝还会定期去太子府那边向太子汇报情况。

有了这批大明重臣的耳提面命,大明的太子们自然就会慢慢的知道整个大明是怎么运转的,军国大事是怎么商议的,又是怎么确保执行的。

年轻的太子们经过这样的磨砺,等于是有了一群名师在辅导他怎么去当一个实。一旦在任皇帝驾崩,那么已经实习了多年的太子自然就能够立刻顺理成章的接任,在能力上基本是没问题了。

不仅如此,由于这些重臣们都已经是太子府属官,天然打上了太子的烙印并和太子有了很深的感情,所以在皇位交接的时候必然会毫无保留的站在太子一边,得到这些重臣支持的太子继位自然也就是稳如泰山了。

甚至都不需要皇位交接,但凡皇帝想要废掉太子,这些重臣们都会全力反对,联手起来的势力之强甚至能让皇帝都无可奈何。

就比如明成祖朱棣一度想要废掉长子朱高炽改立汉王朱高煦为太子,却被当时的太子府众臣反对而未能实现。

后来朱高炽的儿子明宣宗朱瞻基成长起来,太子府众臣又劝说朱棣将朱瞻基立为皇太孙,彻底断绝了朱高煦的登基之路。

朱高煦后来愤而造反,更是被这些重臣们联手给朱瞻基保驾护航,瞬间平定。

如果说南京那边的六部相当于是大明的影子朝廷,那么大明的太子府其实就相当于是一个“影子内阁”,只要现任皇帝一死,这个影子内阁立刻就能走向台前成为太子这个新皇的内阁,熟门熟路的掌控大明最高权力。

朱慈烺能够获准被开府,并且一口气将包括内阁首辅范景文、勋贵首领英国公张世泽在内的几名重臣全部纳入太子府中,就等于是完全宣告天下,这皇位将来必然由朱慈烺来继承!

朱慈烺现在才十五岁,而正常来说太子成人开府的年纪都在“及冠”之年,也就是二十岁,提前了整整五年!

先是让朱慈烺参议内阁军国大事,如今又让朱慈烺提前开府,甚至还给了朱慈烺一支三千人的太子亲卫军名额,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人能够直观的感受到,崇祯对于自己的这个儿子究竟是多么的信赖和倚重!

从今往后,朱慈烺甚至都能够通过影响他的这些师傅们,来获得对大明军国大事真正意义上的决定权!

太子如此得势,那和太子摆明了不对付的吴三桂怎么办?

这让吴三桂的心情非常非常的复杂,尤其是在他听到了崇祯对他的封赏过后更是如此。

“蓟辽总督吴三桂,作战有功,赏白银十万两,丝绸百匹!”

吴三桂一脸茫然的跪下接旨,过了好几秒钟之后才确定,确实是没有其他封赏了。

吴三桂:“…”

就这?

没了?

这一刻,吴三桂的内心之中充满了羡慕、嫉妒,还有恨!

这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