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兵临 观阵(1 / 1)

但很多一部分人心中都会有,若不是老子立功,岂会有你称王上位的想法。表现在外面,便是他们在朱元璋面前毫不掩饰,表现出自己的粗豪和暴戾。

而淮军的众多武将。

在王景面前显得十分平和,嗯,也不是平和,而是对王景打心眼里的服从…

“王上驾驭众将,手段更类唐太宗、光武帝啊!唯有信心十足,有把握把所有臣子压制的信心,才能有这样的底气!”

李善长心中暗自想着。

李世民少年入军,先是率领骑兵冲锋陷阵,所向无敌,后来手中兵马增多,开始以大将、元帅的身份驾驭武将东征西讨。

无论是能在万军丛中刺敌将如草芥的秦琼,还是性格暴烈如火的尉迟恭,亦或者是外粗内滑的程咬金…

这些历史有名的一流猛将、顶尖大将,无不对李世民佩服的五体投地。

为什么?因为李世民的能力强!他们自认根本比不过。

自古以来,军队便对于强者,对于能带领他们打胜仗的将军、元帅,很容易产生敬畏和服从之心。

猛将和大将,也很容易在军中汇聚军心,赢取威望。

只要是人,就不想死,而军中的士卒,身处立尸场,肯定愿意追随能带领他们打生长,能在战场上活下去的人。

像是白起、李靖这种从无败绩的顶尖名将,能轻易的得到很多武将、将校的追随。而这样的人,也最容易遭到君主的猜忌。

白起在秦国,百战百胜,成为战神,在军中威望仅次于秦王,秦王就算再英明神武,心中也不免升起警惕之心,这是君王的本能。

所以白起一旦抗命不从,不听昭襄王的调遣,在秦王眼中便是心有怨望的表现,距离起兵反叛也就只差一步。

为了扼杀这种可能,秦王便直接派人赐死…像是白起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并不少见。

不过。

这也和君主没有信心,感觉自己没办法压制臣子有关,昭襄王肯定不如白起,刘邦也绝对不是韩信的对手。

所以一旦指挥不动大将,他们就立刻抢先下手。

而刘秀、李世民,从来没有这样的担忧。

因为辅佐刘秀建立东汉的云台二十八将,他们的领兵能力、内政能力,还有军中的威望,都远远无法和刘秀相比。

刘秀本人才是东汉王朝的第一统帅。

李世民也是如此,他本人才是唐朝最厉害的大将、元帅,即便是号称孙吴韩白、卫霍李岳的李靖,差不多和李世民持平。

李靖若是反叛,李世民有充足的信心,亲自上阵将之击败。

在淮军中。

王景的统兵能力日渐上升,已经能指挥十余万大军,在淮军崛起的屡次大战中,也都是王景亲自领兵。

之前的南征,王景指挥大军,横扫众多诸侯如同席卷,傅友德、羊侃等大将的表现虽然出众,但他们更多是听从王景的指挥。

再加上王景展现出来的强横实力…就算是傅友德、羊侃,也没有把握和王景对阵取胜。

军中,强者为尊。

王景便是这样的强者,只要王景以后表现不拉跨,任谁也取代不了他在军中的地位。

王景和众将没有在睢宁停留太长时间。

从张璘口中问清楚慕容氏的情况后。

王景便一声令下,水军战船驶出大营,把十余万大军分别运到河水北岸。

然后王景让王弼、沈光、陆仲亨分别率领一万兵马,攻取被慕容德收服的北岸各地城池。

王景亲自率领中军,直插慕容德的老巢安城。

大军所过之处,马蹄滚滚,声势浩荡,似乎赤色的洪流,能席卷一切。

这样的动静,自然瞒不过慕容氏的探子。

慕容德在慕容氏的兄弟之中,能力比较一般,但他降临的时候,继承了慕容氏的一部分精锐,其中便有慕容氏的铁骑。

这些骑兵,他即便是在北征邳州的时候也没有舍得派上阵。

如今在慕容绍宗的指挥下,从这些骑兵中选取了一部分充当探子,洒在广阔的原野,淮军刚刚渡河,探子已经打探到。

慕容德的地盘,夹在运河和睢水之间,土地肥沃,他收拢了许多从北方流散而来的流民,全盛时候,有兵马二十余万,军民两百多万。

而现在,他的二十万大军只剩下少部分。

十分的凄惨。

安城城内。

慕容德在收到淮军北上的消息后,急匆匆的找到慕容绍宗,“将军,果然如你所料,王景小儿亲自领兵北上,如今淮军已经度过睢水…这该如何应对?”

慕容绍宗气度儒雅,正在殿内观看地图。

看到慕容德匆忙而来,劈头就问,也没有露出异色。

“王景亲自领兵…”

慕容绍宗喃喃自语,心中叹了一口气。

如今的情况,他心中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不是他无能,而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他是名将不错,在历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甚至名列武庙七十二将之一,配享北齐庙廷。

但他不是神。

以南燕现在的形势,别说是他,就算是白起来了,也没有办法。

只能依靠城池坚守,希望能取得历史上玉璧之战的奇迹。

其实,在他击败张璘之后,他就对慕容德提出了建议,让他放弃安城,拣选精锐北上,前往青州重新开始…

江淮之地,淮军已经是实际上的霸主,徐州、邳州也有强敌,唯有青州的势力没有那么强,还有生存扩张的几率。

不过,慕容德显然没有听从他的意见。

不是什么人都有壮士断腕的果决之心的,并且若是按照他的建议,慕容德可不是断腕、断尾,而是直接把脖子以下的部位全部舍弃…只留下核心。

犹豫之中,王景直接率军北上,这时候,也不用慕容德考虑了。

“我也没有其他办法,眼下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慕容绍宗叹道。

慕容德闻言有些失望,不过他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只能再次把城内的兵马,交到了慕容绍宗手中。

数日后。

随着一个个探子不断返回,带来了淮军不断靠近的消息。

终于,伴随着城外冲霄的号角声。

恍如洪流的淮军,终于到了。

慕容绍宗、慕容德等人早已来到城墙上,看着远处浮现的一条黑线,迅速的变成淹没一切的赤色洪流。

仿佛能颠覆天地的淮军骑兵,践踏大地,轰然而至,在城外一里外来回奔驰,迅速把城池隔断。

慕容绍宗留在城外和城池相互接应的军寨,也被围了起来。

守城必守野。

即便是大军压境,也不能放弃野外的据点,必须要和外界保持消息通道,不然就成了睁眼瞎,这样的话,城池再坚固,也早晚被破。

慕容绍宗这样的布置,没有任何失误,应该说不愧是名将。

只是…面对十余万大军的包围,这些布置能起到什么作用,只能看天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