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香港(1 / 1)

明天子 名剑山庄 3092 字 3个月前

第十五章  朱祁镇还是等到了王振。

朱祁镇问道“内库还有多少银子?”

王振说道“去年金花银免除了。宫中虽然各种进项,但是依然入不敷出,而今只有二千九百三十万两了。”

朱祁镇默默一算,各种赏赐,宫中的消耗。特别是三大殿修建。

朱祁镇刚刚亲政,自然是要拉拢人心。

怎么拉拢,空口干说,是没有用处的。自然是要真金白银的,别的不说,对征麓川将士的赏赐,就是好大一笔钱。

可见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库的钱,只能见少,不会见多了。

朱祁镇一时间愣住了。王振小心翼翼的问道“皇爷,可有什么事情吗?”

朱祁镇似乎忽然惊醒过来,说道“今后户部的奏折,一律直入乾清宫。”

王振立即说道“奴婢遵旨。”

朱祁镇决定将提高关于财政问题的重要性。

他心中细细揣摩解决现在的粮食危机的办法,他心中首先想到的是海外的粮食。于是问王振道“王景弘还在吗?”

王振说道“陛下,王公公去岁下半年已经去了。”

朱祁镇听了,心中一叹。暗道“跟随郑和出海的老人又少了一个。”继续问道“王景弘可有什么儿子,义子之类的?”

王振说道“王景弘公公是有过继的儿子,只是似乎已经去了,只有一个孙儿刚刚担任锦衣卫千户。就在南京。”

朱祁镇说道“让他上京一趟。”

朱祁镇又问道“李时勉到京师没有?”

王振听了嘴角微微一抖,但是声音不变说道“已经到了十几日了。”

朱祁镇听了,厉声说道“何不早言之。”随即他想起了王振与李时勉之间的过节,王振压一压李时勉的奏疏,也就太简单不过了。

反正李时勉到京,也不算是重,急之务,说不得几天李时勉已经上任了,朱祁镇还没有得到消息了。

朱祁镇心中虽然有些不舒服,但是也没有怎么怪王振。令王振立即去请李时勉进宫。

王振有些难色,说道“陛下,天色已经很晚了。”

而今已经将近傍晚时分了。

朱祁镇每日早上上朝,速度很快,不过例行公事,上午就开始批阅奏折,同时召见大臣。

这个时候召见的大臣都是小官。

大部分知县知府上任之前,都会几个人,或者十几个人一起,接受朱祁镇的召见。

样的情况之下,朱祁镇也不过说几句,勤政爱民或者说民心难欺的话,就让他们下去了。当然了,如果有人敢在这个时候,向朱祁镇告发谁,朱祁镇也会细细查的。

只是这大半年,没有这种愣头青。

到了下午就是接见大臣的时间。

有很多问题,朱祁镇单看奏折,弄不清楚,就要请与之相关的大臣过来了。

不过,这几天朱祁镇主要是与内阁中的人详谈。

王直所言的财政危机,太过恐怖,朱祁镇与他谈论时间都超长了。现在请李时勉过来,也是需要时间的。

估计李时勉过来之后,就到了晚膳时间了。

朱祁镇说道“让你去,你就去。”

王振这才急匆匆的出去了。

固然当天擦黑的时候,李时勉到了。

朱祁镇一见李时勉,就说道“先生见老了。”

李时勉在岭南数年,似乎见老的特别快,头发都白光了。脸色也变黑多了,连当初刚强的硬脾气也软了下来。行动之中也无力不少。

李时勉行礼说道“秉陛下,老臣老了。今年六十有六。已经不堪朝廷驱使了。”

朱祁镇听了,说道“先生是要弃朕而去吗?朕年幼,正需要先生这样的人辅佐。先生即便舍得朕,也要看在太宗,仁宗,宣宗的面子上。”

李时勉听了,说道“陛下之意,臣知道了,请陛下放心,臣从今之后,再也不提致仕之事。”

朱祁镇这才松了一口气,请李时勉坐下,说道“先生从新安来,新安近况如何?”

提起新安,李时勉表情复杂,似乎有些高兴又有些无奈,说道“陛下下令在新安开海之后,从旧港来的南洋船只,一日多过一日,特别是季风时节,一日数百艘,几乎要堵塞江面。而且南洋来的人,各色人员混杂之极,有作奸犯科之辈,混迹其中,甚至有本朝致仕士绅为盗贼所持。实在是孰可忍孰不可忍!”

“臣以为整顿新安港,已经刻不容缓了。”

“陛下即便不召见臣,臣有些话也是要说的,屯门港已经不堪重负,而且与新安太近,甚至有百姓混迹在船只之中,逃亡南洋。”

“臣以为当在偏远之地,另择新港,与百姓隔开。以塞百姓逃亡之途。”

朱祁镇一听,还以为新安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不过是治安混乱。朱祁镇想想就知道,新安县的人口,一时间增加了数万。

这么多人员聚集,以这个时代管理水平,出事才是正常的,不出事才不正常。

朱祁镇虽然对这一件事情并不是太在意。

他并不在乎所谓的百姓逃亡海外。

毕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海吃海,既然海上能带来财物,那么百姓对大海的向往是抵挡不住的。

但是对李时勉这些人来说,却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太祖皇帝构建就是一个稳定农业国,所以开海弄得这么多钱粮,在李时勉看来,还不如新安县百姓逃亡之事重要。

朱祁镇也不好否认。

因为不仅仅是李时勉的观点,还是大部分保守文官的观点,而这大部分保守的文官,却是大明皇朝的死忠。

比如这位,历史他已经告老还乡。但是听说土木堡之变后,还派儿子向朝廷上书,请求选兵择将,出征瓦刺,迎回皇帝。甚至悲伤过度,没有几天就去世了。

朱祁镇只能顺着他说道“却不知道先生选了何地?”

李时勉说道“新安县南有小岛,名为香港,因为产出香木而得名,臣上岛看过,岛屿不小,而且有天然良港,臣以为让客商在岛上交易在,来往就要用船。既方便征税,也能阻止百姓出海。”

朱祁镇万万没有想到,香港这么名字,居然在这个时代由别人告诉了他。

不过细细想想也是自然。

因为新安距离香港太近了。在新安县范围之内,另外选择港口,李时勉的选择范围本来就不大。

选中香港,自然也是大概率时间。

或者这一件事情的本因也在于朱祁镇。

如果朱祁镇当初不选新安,而是其他县,估计而今报上来的,一定不是香港。

“也算是缘分了,反正这一辈子决计不会有什么维多利亚湾了。”朱祁镇说道“既然先生想如此,朕哪里有不准的。”

这本就不是什么大事。

不上奏其实也没有什么问题,不过新安海关毕竟与中央挂着勾,总要向上禀报一声。

朱祁镇说道“却不知道新安市井如何,朕可是听说,而今新安有小广州之称。”

李时勉不得不承认道“新安百业旺盛,每到南风来后,城中数日之内,集结数万人,新安城几乎不堪重负,已经准备另建新城了。每年关税都在五十多万两之上。以臣之见,这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假以时日,新安海关银过百万两,也不足为怪,堪称天子南库。而今臣来之前,新安库存银两,已经有百万之多了。只是臣以为天子富有四海,不当与朝廷争利,海关当归为朝廷户部。”

请记住本书域名:

笔趣阁手机版:m.cc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