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王者之心(1 / 1)

明天子 名剑山庄 3149 字 3个月前

第七十八章王者之心  如果说拉登巴达是一个庸碌之主,不明白天下大势,不知道大明的实力到底是什么样子,他反而敢轻易下决定。

因为同样的朝贡贸易,在两方看来是不一样的。

前文说过,大明一方面将这些国家视为臣属,一方面在朝贡贸易内里其实比较公平的。

但是在南洋诸国之中,却是将大明视为一个平等的国家,至于朝贡文书之中那些肉麻的词汇,却是通事如大明文臣粉饰的结果。

如果秉笔直书,恐怕朝廷的面子挂不住。

当然了,内里庆幸,如果说朝廷一点也不知道,也是未必,就好像安南很长时间之内,都是对大明称臣,在内自己称皇帝。

一连好些年,大明朝廷再迟钝,也不会不知道。

只是追究的成本太大了而已。

当然了,不是没有真心臣服大明的国家,比如琉球,占城,几个靠近大明需要大明保护的小国。

拿马六甲,也就是满刺加举例。

满刺加的独立,有赖于郑和船队的影响。

但是满刺加史书之中是怎么写中国的?

满刺加的史书《马来纪年》之中写了一则故事。就是大明皇帝得知。满刺加称臣,大喜之后,得了褐黄斑皮肤病。只能按照医嘱去向满刺加国王求取洗脚水,喝掉洗脚水,并用之洗澡,才康复了。并发誓永远不让满刺加称臣。

让满刺加称臣的皇帝乃是永乐。

却不知道永乐知道这些话,会是一个什么反应。

这一点就反应出了南洋各国对大明的真实态度,是一个远方的大国。与中国做生意有利益,至于更多的。

那就呵呵了。

这一类的国王并不在少数,并不是每一个国王都是英明睿智的。

但是拉登巴达却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苏丹,他虽然没有去过中国,但是见识旧港的军队,也与很多中国人有交情。

对中国的情况是比较了解的。更不要说在战场之上,与大明的军队交过几次手,这种对手的经历,更让他了解大明是一个怎么样的国家。

其实,以他的本意不想立即灭了满者伯夷,只需要满者伯夷称臣。从而和平的取得满者伯夷的财富。

毕竟满者伯夷称霸南洋两百多年,这底蕴不是白给的。

只是大战连连,双方仇深如海,已经不容留手。但是他依旧在做了这一件事情之后,立即向大明称臣,想要善后这一件事情。

而今却面临这个局面。

如果寻常的人面临  这个局面,或许就惧怕了,但是拉登巴达却没有。甚至更激发了他的雄心壮志。

什么雄心壮志。就是效仿满者伯夷的开国之主,击败蒙古人立威。他也要让大明折戟海上,踏在大明远征军的尸体之上,重新成为南洋霸主。

拉登巴达下定决心与大明在海上一较高下。却也没有轻敌大意,他一方面整兵经武,提高军队战斗力。

另外一方面更是写出一封封的书信,联络各方,所谓上兵伐谋。

于是大明对淡目的攻伐还没有开始,外交战却先开始了。

旧港就不用说了。

旧港施家是大明忠实的支持着,没有大明的支持就没有旧港的今天。但是淡目在南洋并非没有盟友的。

他首先的盟友就是亚齐。然后满刺加,渤泥,苏禄,等大小国家。

这些都是回回教国家。

回回教在东南亚的传播,就是一部印度教的衰退史。

历史上在满者伯夷之前的南洋霸主三佛齐就是印度教国家。但是随着三佛齐衰败,满者伯夷称霸之后,重心东移。

就没有抵挡回回教东进国家。

于是,从西到东一个个国家变成了回回教国家,这固然有商业利益诱惑,还不乏杀伐与阴谋。

但是为什么印度教败得这么惨?

这固然与满者伯夷这个最大的印度教国家自己衰败有关系的。但也要从根本上去找,就是印度教的种姓制度比起回回教设计的制度差太多了。

这就是为什么回回教一路东进。而这一带国家纷纷改易,似乎不可抵挡,就是回回教的制度应和底层百姓的期望。

但是拉登巴达最看重的就是满刺加。

其实淡目与满刺加之间并没有太多的关系,甚至如果要争夺南洋霸主,满刺加就是最大的敌人。

在历史上淡目国全盛的时候,也是大举西进想要攻下满刺加。

只是哪个是时候,葡萄牙人已经来了。

淡目的霸业就这样戛然而止。

但是此刻,谁最能帮助到淡目了,那就是满刺加苏丹了。

满刺加乃是南洋的贸易中心,这一点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代替,这也是满刺加特色的地理位置决定的。

即便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在海外设立了四处官场,其中有一处就是满刺加。

另外一个关键原因,就是满刺加与渤泥两国世代联姻,也就是说,拉登巴达只要拉拢了满刺加,就不是拉拢了一个国家,而是两个国家。

而这个时候,更是满刺加全盛之时,占据整个马来半岛,甚  至在几十年前,与暹罗大战数场,最后达成和平。在苏门答腊岛上也有数块领地。

可以说,满者伯夷失去的霸权,一半都到了满刺加手中。

于是拉登巴达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亲笔信送到了满刺加苏丹手中。

而满刺加苏丹阿劳丁却是一个老者。

大把大把雪白的胡子,慈眉善目的,好像是一个圣诞老人一般。但是真正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老奸巨猾的掌舵者。

满刺加国内一直有两种意见,一种是倾向于回回教,一种反对回回教的。

看上去好像是因为回回传到满刺加才不过百余年而已,根基并不深厚。但是实际上却从来是阿劳丁的手段。

作为一个国王,他什么也不信奉。

他信奉的只有权力。也唯有权力。

他之所以这样安排,是他敏锐的感到了回回祭祀对国王权力的冲击。

阿劳丁需要回回教,因为回回教能给他带来贸易,带来财富,但有不想让回回教威胁到他的权力。

于是乎,他就给回回教找了一个对手。

本来,双方权力争斗,他在中间平衡。他设计的很好,但是这个战略随着汉人海商在南洋的兴旺,一点点的变质了。

反对回回教一派与汉人的利益慢慢的结合在一起了。

这让这他这个国王有一点控制不住了。

满刺加反而成为大明与回回教交手的一个次要战场。让他烦恼无比。

不过,阿劳丁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不是什么王霸之才,也去不想什么称王称霸,只想守住满刺加的一亩三分地。而且他不想得罪不起回回教,但也不想得罪大明。

毕竟作为南洋的贸易中心,最大的商人团体,就是回回教商人与汉人商人。

不过阿劳丁平衡之术,还是勉强能够平衡的。至于淡目与满者伯夷的争端,满刺加是一点也没有参与进去。

为什么?

什么回回教还是印度教,只要不耽搁满刺加赚钱,你爱谁谁。

下面的人信着个信那个是混了头,阿劳丁才不会的。正是因为他这个态度,大明从来没有想过满刺加会出什么事情。

只是这一次不是以前了。

阿劳丁感受到了切实的威胁。

中国人的舰队在几十年之后,要重返南洋了。更恐怖的是,他们这一次带来的不是和平而是战争。

阿拉丁不想参与其中争端,但是他也知道他是不可能不参与进去的。毕竟满刺加贸易中心的地位在。毕竟他名义上是信奉回回教的。

最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