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于公湖(1 / 1)

明天子 名剑山庄 3155 字 3个月前

第四十六章于公湖  三角淀北边的老龙王庙处,而今有达官贵人上香,却见百余彪形大汉,已经拦住了所有的香客。

让很多百姓怨声载道。却也没有办法,纷纷传闻这个上香的达官显贵之豪爽,一口气拿出来个五十两大元宝,几乎能比得上很多百姓一辈子赚得都多了。

庙祝见了此等豪客,自然知道得罪不起,就将百姓清空,只留豪客一个人参拜。

没错,这个豪客就是朱祁镇。

与很多人想的微服私访不一样。

微服私访的事情,朱祁镇敢想,丘浚也不敢让朱祁镇做。

所以朱祁镇出来,贴身侍卫从来没有少过一百人,每一个人外罩青衫,内穿甲胄,看上鼓鼓囊囊的,就是一个彪形大汉的形象。

而在朱祁镇为中心十里之内,定然有数百骑兵等候,只要花炮一响,片刻之内,就会有大队骑兵而来。甚至不止一队。

一旦出事,盏茶时分,就有一个哨的人马出现,一个时辰之内,就会有一个营五千人马出现。、

即便是在草原之上,只有一个哨五百人,具有有利地形,即便是瓦刺骑兵未必能在一个时辰之内吃掉。

更不要说,在大明境内。

朱祁镇的安全,可以说万无一失。

这一切都是石璟安排的。

朱祁镇对这个姐夫还是可以信任的。

不过,朱祁镇此刻没有心思想别的。他此刻又看见了于谦。

只是于谦已经是庙里面的泥塑了。

而做这个泥塑的人,一定是见过于谦的。这个泥塑体现出于谦七分相貌,只是更显得神圣多了,反而让朱祁镇有些陌生。

朱祁镇来这里并不是来看这个庙的,他是要看蒸汽机的运用。

三角淀的周围,乃是蒸汽机大规模运用的地方。在三角淀周围有好多渠道的源头都是用蒸汽机从三角淀之中提水。

有了蒸汽机后,周围百姓对三角淀之中水利用率大大提升了。

之前说过,很多时候旱灾,并不是河道里面一点水都没有,而是河道或者湖泊之中有水,但是并不能灌溉到田地之中。

这样的情况之下,有水与没有水并没有什么区别。

可以说蒸汽机的出现,对河北农业区产量增收是很大的助力,因为可利用的水源增加,就意味着,更多旱田可以改为水浇田了。

这是一种普遍的增长。

粮食是全靠水,特别是快要成熟的时候,有经验的农民都知道,这多浇一次水,就能多打几百斤粮食。

蒸汽机的运用对大明农业有多重要,根本不用多说了。朱祁镇又岂能不重视。而三角淀周围,也堪称是示范区了。

朱祁镇路过这里岂能不来看看。

只是他刚刚在三角淀哪里看过之后,远远的看见了这里,一问名字,就忍不住来了。

这里就是当初于谦南下的时候到过的龙王庙。

但是而今已经是老龙王庙了。此刻已经改为的于公祠堂了。

至于龙王庙已经搬迁到其他地方另造了。

朱祁镇站在于谦像前很久,早已白发苍苍的在他面前喋喋不休的说着于谦当初的故事,甚至有些颠三倒四了。

朱祁镇却也听着。

他很明显的听出了这些话语之中有些不尽不实的事情。毕竟民间传说就是这样一代接着一代传了下来。

朱祁镇也不在意。

他却深刻的感受到了这片土地上人民对于谦的眷恋。

朱祁镇此刻深刻理解了,什么叫做有些人死,他还活着,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朱祁镇心中暗道:“于先生,你在天之灵,也可以安慰,只是朕不知道,朕的身后名又是怎么样的?”

“明君,昏君?”

朱祁镇叹息一声,准备走。

这庙祝有些恼怒,重重的用拐杖砸在地面之上,说道:“这位老爷,你来于公祠,怎么能不上香就走,这太无礼了吧。”

朱祁镇听了,心中一动,暗道:“当了,这么多年皇帝?我都忘记了。”

朱祁镇刚刚登基的时候,还处处以皇帝的身份要求自己,可以说言必称朕。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朱祁镇已经不再言必称朕,以强调自己的皇帝身份。

但是已经将皇帝这个身份融入骨髓之中。

作为皇帝,他当初也跟随太皇太后上过香。他从来入庙不拜,入佛寺不上香,他除却祭拜天地祖宗之外,从不低头。

因为从儒家的法理上,天子乃是上天之子,位格在很多神仙之上。自然不能以上拜下,以尊拜贱。

朱祁镇说道:“我的确是忘记了。”随即拈香就准备下拜,石璟见了,说道:“老爷”

朱祁镇说道:“无妨,于公也是我的老师。”

朱祁镇上了香之后,随即就离去了。骑马回程,又远远的看见了波光粼粼的三角淀。朱祁镇叹息一声,说道:“此湖景色甚美,只是名字太过俗。传令下去,从今日起,这个湖就叫做于公湖吧。”

朱祁镇心中暗道:“于先生,这是我给你最后的礼物了。”

朱祁镇一声令  下,将三角淀改名,不过是朱祁镇南巡的一件插曲的,但是在这一代却成为了永恒的民间传说。

就这样,朱祁镇的车架以固定的速度南下,而朱祁镇却视沿途的情况,提前或者拖延一段时间,带着数千士卒的护持之下,去参观了很多地方。

这些地方大多都是重要的水利枢纽。

比如说山东张秋镇。

历史上山东张秋镇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水利枢纽,但是而今的张秋镇要比历史上要重要太多了。

因为而今的张秋镇就是黄河河道与运河河道相交的地方。

是一座非常繁杂的水上立交桥。

如果黄河水位固定,这里的闸门也就常年开启,但是很遗憾,黄河水位季节性是非常明显的,夏季与春冬时期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运河在这里,就要换船,换成在黄河里面航行的船只,到了对面之后,然后再换一次船。

于是南北客商就被迫在这里停留,或等船。很多人干脆将这里将货物发卖了。于是乎张秋镇就越发繁华起来。

成为运河经济带的一个重要节点。

一路上沿着运河南下,视察了运河沿岸大部分地区,这毕竟是大明最繁华的地带。虽然运河在大明官方运输的重要性大幅度下降,但是民间利用运河的商人却变得更多,似乎大明放弃漕运大部分走运河的行为,并不妨碍运河沿岸的繁华。

当然了,这也与驰道也是走这一条路的有着密切的原因。

不过,朱祁镇也发现一个问题。

大明行政区调整之上,也有一些滞后,特别运河沿岸很多镇,人口比一些偏远地方的县人口都多上不少。

但是每一个镇上的常驻管理人员并不多。

这还是好的。

这是因为吏员改革之后,府县的人手多了,这才是管理人员并不高,而不是根本没有人怎么管理,镇子上几个大家族,商议一下,就能将这一件事情给定下来。

所以,朱祁镇给韩雍写了一封书信,就是讨论一些地方的是不是要增设县数量。其实运河沿岸的情况,并不是单单是运河沿岸的问题,而是很多经济高速发展的地方都有这样的问题。

一条鞭法之后,土地对农民的束缚大大减轻,与此同时城市化自然会开启了。

当然了,这个时代城市化,与后世的城市化根本无法相比,但是道理却是一样,在江南,浙江北部很多小镇都有好几万人之多。

这些小镇该不该设县?

这个问题,朱祁镇一时间也没有答案。只能与韩雍商议。

最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