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门头沟至京城线(1 / 1)

明天子 名剑山庄 3036 字 3个月前

第七十二章门头沟至京城线  杨士奇所言倒不是全是假的,杨士奇对朝政并没有多少眷恋了,特别是皇帝渐渐长大,越来越有主见了。

杨士奇是何等聪明人,哪里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功成身退。他与皇帝之间的情分,会随着两人之间的政治摩擦一点一点消磨掉。

杨士奇活不了多久的人了,想得更多是给子孙留下一些政治资源。

而在大明最大政治资源是什么?是简在帝心。

杨士奇敏感感受到,随着朱祁镇手中权力的增长,他留得时间越长,就越讨不了好,甚至还会遗祸子孙。

自然有求去之意。

但是想求去,却不是轻易能走的。最少太皇太后不会轻易放行,朝中的事情也是一件接着一件来。

哪里是说走就能走的。

正因为如此,杨士奇这一招以退为进,让朱祁镇抓瞎了。

朱祁镇越发明白,其实对付一个人比对付满朝文武轻松,对付一个没有野心的老人,比对付一个揣摩不清楚的新首辅轻松。

更不要说杨士奇虽然老,但是在主持政务上,满朝文武估计没有几个人能胜得了。

所以朱祁镇对杨士奇的态度,从刚刚登基的敌视,甚至想要掀翻,发展到现在,想将杨士奇用到老。

杨士奇还是能够压服百官的。

朱祁镇立即说道:“先生,错会朕意。朕的意思是,朕虽然有这个计划,但是先生乃老臣,数次跟随太宗北伐,熟悉塞外山川走势,却不知道朕这个计划行不行?”

杨士奇说道:“陛下,臣只看了一眼,哪里能看出来多少端倪,不过陛下如果愿意试一试,就试一试吧,不过,这路线却不许太长,最多不过百里。只是户部钱粮不足,听说门头沟煤监每岁钱粮近十万两,莫不如”

杨士奇其实并非看不来这驰道的好处。

古代运粮都是怎么运的,虽然有马车,但是那马车一般都是跑不起来的,因为道路并不允许,古代大部分道路的通行能力,都不是太行的。

这种运输能力的提高,不管是对军事上,还是对内政上都有极大的好处,别的不说,单单是每年节省的运费,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所以,杨士奇纵然并不是多信任,眼前这个驰道体系的,但是也愿意尝试一二。

朱祁镇听杨士奇如此说,就知道站不到什么便宜了。说道:“好,既然如此,朕就令曹吉祥负责此事了。”

杨士奇说道:“陛下何须如此?老臣已经见到了刘定之在此处,陛下之意莫不是用刘定之,臣也觉得极好,刘定之是陛下亲点的状元,将来定然有入阁的那一天,正是要多加锻炼,以备来日,此事还是让刘定之负责吧。”

朱祁镇心中有些气闷。心中一个劲觉得自己沉不住气。又着了老狐狸的道。

是的,朱祁镇将杨士奇叫过来的本意,就是想让这已经成型的驰道,有一个试验的机会,毕竟,这驰道乃是一个体系。不仅仅是几辆车,两根木轨的事情,很多事情都只能在使用之中发现问题。

朱祁镇将刘定之叫过来,自然也有让刘定之负责的意思。

正如杨士奇所言,刘定之乃是朱祁镇亲手点的第一个状元,是天子门生,如果非要再加一个形容词的话,那就是天子门生之中的大师兄,苗根正红,对朱祁镇忠心耿耿,朱祁镇一开始就对刘定之很看重,看刘定之的履历就可以看出来。

是从一个养马小官,一步步走了上来。

可以说对地方情弊,了如指掌。

也许别人不懂朱祁镇的心思,觉得朱祁镇薄待刘定之,但是杨士奇哪里看不明白,这哪里是薄待,根本就是培养宰辅。

状元授官一般就是六品,但是刘定之却是军中,马场来回打转,哪里有苦,却哪里,混了两三年,才混到了六品大兴知县。但是履历扎实之极,将来内阁有望,绝不是说说。

朱祁镇让刘定之来,其实有三个意思,一是想让顺天府出钱,因为顺天府在于谦进行过改革之后,也算是一个有钱的衙门了。二来,就是想让刘定之负责这一件事情,因为驰道算不了与马打交道。

朝廷其实并不缺马,但缺的是战马。

北直隶,山东,河南,等地朝廷寄养在百姓家中的马匹有数十万匹之多。大多不堪征战之用,但是如果用来拉车,想来是不错的。

而刘定之之前在太仆寺待过,熟悉养马,用来负责这一件事情,再好不过了。

其三,就是想让刘定之在杨士奇面前露一下脸。

毕竟朱祁镇的计划之中,杨士奇最少还要在内阁首辅位置上待上几年,刘定之遇见一些事,也不能直接来找朱祁镇。

这不合适。

所以朱祁镇引荐给杨士奇,想来杨士奇人老成精,定然会照顾一二。

只是万万没有想到,却在杨士奇这边吃了这么大一个大亏。

白白出了银子不说,朱祁镇计划之中,是想修门头沟到北京,还要修北京到通州的路线,因为运往京师的粮食,要在通州下船,下船只后,就要转为陆运。

正需要驰道的地方。

但是而今朱祁镇全部失算了。

“罢罢罢,有杨士奇点头,想来朝中也不太反对了。”朱祁镇心中暗道:“慢一点就慢一点吧。”

朱祁镇说道:“好,就按先生之意。”随即朱祁镇一招手,将刘定之叫过来,说道:“从门头沟到京城的驰道可以开工,有事情,你可以向杨首辅禀报。”

杨士奇对刘定之说道:“主静,你我也算是同乡,本来以我之见,如此重要之事,自然要找一个老成人来主持,只是陛下看重了你,我也无法,你须好好做事,不可辜负了陛下隆恩。”

刘定之字主静,也是江西人。

他此刻感动非常,说道:“请大学士放心,这一件事情,下官一定做好。”随即向朱祁镇行礼道:“臣决计不会辜负陛下厚爱。”

朱祁镇说道:“你好生做事便是了,等你这一件事情做好了,朕调你进兵部,负责驿站之事。”朱祁镇话虽然对刘定之说的,但是朱祁镇眼睛却是看向杨士奇。

杨士奇听了,知道听出了朱祁镇的弦外之音。

驿站与驰道相结合,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杨士奇以丰富的政治经验,心中忽然想到:“恐怕各省三司,又要变成四司了,就是转运司了。却是我大概看不见了。”

驿站与驰道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各地的钱粮就不用粮长运输了,只需这个体系转运了。这个体系的重要性一下子上升起来,由布政使,还是按察使负责都不合适,另设一官管理也就是理所应当了。手机\端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想来用宋代转运使的旧名最好不过了。

杨士奇算算时间,即便这工程不大,门头沟到京师,不过百余里。但是想要将他推行天下,、非数年不可。

这不仅仅要对驰道反复测试,还有等朝廷的财力恢复。

毕竟朱祁镇一心想要治理河北水利,非数年,甚至十年也未必能全部完工。真正到推行驰道的时候,并覆盖一省的时候,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第一次,杨士奇嘴里不说,但是心中对朱祁镇描述的未来有了一丝期待之感。感叹自己老之将至,大概不看见那一天了。

不过,杨士奇对朱祁镇的担心,也完全消散了。

很多儒臣都希望皇帝垂拱而治天下,按着礼仪来就行了,但是杨士奇等人还有着明初之风,什么理学,都是口中说说,他们真正看重却是功名王霸之道。